来西安革命公园体验中国式相亲


西安革命公园创建于1929年,为纪念北伐战争前夕,陕西国民军坚守西安死难的军民而建,现如今已演变成西安人的相亲角。穿过革命公园进门处的小广场,向右手边稍微一走就来到了相亲角,如果你有缘尘世走一遭,又不幸去过革命公园的相亲角,那你对人生的领悟,想必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星期天是相亲角的开放日,周末的西安革命公园,广场舞和相亲角各占半壁江山。革命公园相亲角经过八九年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西安一个很有影响的相亲平台,也被市民称为西安的“单身超市”。

由于征婚告示实在太多,替儿女相亲的父母们为了找个醒目的好位置,自发组团轮流挂告示抢位置。来迟的人只好将征婚告示放在地上或者绿化带上,去晚了还没位置了。

行人如织,热闹非凡,巧手的相亲角摊主,把征婚的资料全都塑封之后穿了起来,按照民族、学历、婚否、年龄、职业、国籍……将相亲的信息分门别类。

来这里的人多以中老年人为主,每个走进相亲角的人,都认认真真地看着树上挂着的一份份“简历”,生怕错过一个合适的对象。

满脸焦急期待的老人们不惧酷暑,穿梭其中或相互打探或抄抄写写,不断扫视着眼前的一份份婚恋简介。

周围不乏有热衷婚嫁的大爷大妈津津乐道的交流嫁娶心得,彼此看似聊天,实则试探。

对于“爱情”抱着美好憧憬的我们来讲,这样的相亲角,更像是一个集市,只不过贩卖的不是物品,而是自己的儿女或者自己。

相亲市场永远人来人往,就跟菜市场一样,大家穿梭其中都只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棵大白菜。殊不知,自己也只是众多平凡的白菜中的一棵,等待着被别人挑挑拣拣。

一张张挂在树枝上、随风飘荡的相亲简历,上面写了各自的年龄、性别、收入、身高、工作等基本信息,当然有特殊要求的可能还要写点别的,等待着别人的父母来翻看。

一张A4纸上透露出来的信息,你就可以明显看到父母辈的人和80、90后一代人的思想观差别是如此之大。这一张张商品说明书浓缩着一个人的样貌、年龄、收入、地位,并且商品卖点都会被着重标注。

现代年轻人的状况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这个婚姻并不是刚需的时代,我们可以为爱情去等待,但父母不行,相亲角是他们憧憬你婚姻梦开始的地方,有他们的期待,这就是中国式相亲。

相亲角里树与树之间系上一根绳子,牵起来的,也许是父母的关爱,又或是子女的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