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的日常,也许就是你的日常

社交恐惧症的日常,也许就是你的日常

最近,网上有一个热搜话题叫作:社交恐惧症有哪些最开心的瞬间。

是“对方主动取消了你一直想找借口取消的约会”?还是“当一件事情可以线上解决的时候”?

很多人看完都觉得深有同感,我们先来看看大家的回答。

我家猫怀孕,又有理由可以不出门了

电话铃响,心头一紧,拿起来一看,已经被app识别为骚扰电话。顿时松了口气,挂掉。

路上遇到熟人但是他没看到我

剪头发是理发师只是在默默地剪没有和我说话

眼看要相遇了,路过一个洗手间

任何闲着的时候都在玩手机,只是想营造一种“我在认真玩手机”的气氛。果然没人来我和讲话,偷偷松了一口气。

电梯到了发现里面没人

坐地铁的时候没人坐我旁边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走路喜欢独自一人走边边角角的位置,会低头数砖块,这样就不用跟任何人有眼神接触。

需要朋友但又害怕交朋友,每天都在这样的心理中轮轴煎熬着。也许,你也是一位“社恐”。

社交恐惧症的日常,也许就是你的日常

社交恐惧症的日常,也许就是你的日常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呢?

-完美主义,社交焦虑

活在自己的内心里,对外面的世界漠不关心,却又时时关注别人的反应,以为每个人都在关注自己。

社交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和童年的关系非常大。就像大家所说的,社交恐惧症来源于自卑,而自卑可能是由于小时候父母一味地否定孩子所造成的。

让社恐的人去突破自己,这就好比真心话大冒险的大冒险一般。

社交恐惧症的日常,也许就是你的日常

对于社恐们来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件很舒服的事。和别人交流是一种心理负担,因为觉得没有人能够懂自己,因此也会给别人造成这个人很难相处的感觉。

“算了,我为什么不让自己开心点,做自己啊。”

“可这个社会就需要活泼开朗的人,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会有人喜欢文静内向的人吧,上网搜索一下。”

“有回答说就喜欢安静内向的诶,好开心。”

“嗯,内向的人也有很多优势。”

喝了好多鸡汤,心情终于好一些了。

“又要去上班了,好可怕,不想和同事打交道。”

“可是没办法啊,又不能不去。”

“不想工作了,要不做家庭主妇吧。”

“算了,应该不可能。”

“加油,马上就能回家了。”

这样的自我安慰几乎每天都会在社恐们的脑海中进行。

在这个网络通信很发达的时代,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

有一些人希望自己能够合群。喝过很多鸡汤都没用。试着读过不少文章,也自我反省过很多次,但都没有什么成效。

“你说的都对,但我做不到。”

“道理我都懂,但我做不到。”

也有一部分人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会选择性地回避或隐藏自己的性格,不想让人了解。就像刺猬一般用刺垒起自己的城堡,自己其实过得也很自在。

正如电影《刺猬的优雅》的女主荷妮一样。

社交恐惧症的日常,也许就是你的日常

荷妮也是一个社交恐惧者。在住满达官贵族,精英人士的高级公寓里,过着隐形人般的生活。

社交恐惧症的日常,也许就是你的日常

装傻,耍笨,耍粗俗,过着隐形人般的生活。小心翼翼地维持着门房粗俗的形象,为自己在密室内构建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

在别人不知道的背后,她的心灵中装满了胡塞尔现象学、弗洛伊德、中世纪哲学……

但这一切,还是被一个小女孩给看破了。

社交恐惧症的日常,也许就是你的日常

隐藏到最后,遇到了一个最懂自己的人。

还未张口,他便知道你想要讲什么的人。

小孩和老女人,都有不被世俗理解的精神世界。内心渴望温暖,但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孤独中。

电影的结局没有那么美满,荷妮死在了突如其来的车祸中。

相比小女孩,荷妮已经学会了如何在这个社会安全地生活。

社交恐惧症的日常,也许就是你的日常

电影也抛给观众一个哲理意味很重的问题:是做美丽的金鱼亦或是优雅的刺猬。

社交恐惧症的日常,也许就是你的日常

社交恐惧症的日常,也许就是你的日常

一边害怕着孤独,一边又抗拒着社交。

渴望有人能懂自己,却又害怕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

这应该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纠结的事情了,这种心理真的普遍存在。

也不是社交技能为0,话还是会说,沟通还是很顺畅,与人相处没有矛盾,各种各样的社交技巧和套路都懂,就是

不想去社交

生怕别人闯进自己像一潭死水的生活。

社交恐惧症的日常,也许就是你的日常

也许是社会变化太快,社交成本太低,太过容易。曾经需要通过书信一年甚至几年,几十年才能建立的感情,说的话,现在只需要点开微信,一个小时之内就能够和对方打得火热。

过于饱和的社交让我们对社交本身失去了兴趣

但如果没有社交,就会感到孤独。于是,我们又开始刷微博,朋友圈,抖音...在如此轮轴转的循环中,我们感受到了感受到了深深的不安全感。

社交恐惧症的日常,也许就是你的日常

其实,不管是金鱼还是刺猬,我们都是渴望被理解的。可有些人就是很傲娇,憋在心里不说,害怕关注又期待被关注。

如果有人能够识破你的外表,走进你的内心时,你或许可以和他聊聊。不过,在还没遇到这个人时,也不用着急。

毕竟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喜欢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如果一定要说社交自如的人的生活方式比社交恐惧的人的生活方式优越,那只能说明两个人的价值观不同。

不想融入你嫌弃的世界,那就守护好自己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