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大寶寶在家中溺水而亡,這些危險就在室內!

無論何時,寶寶在家還是室外,看護最重要。要知道,悲劇往往在不經意間發生。

近日,深圳一寶媽在廚房炒菜時,不到1歲的兒子不小心栽入水桶溺亡。

11月大寶寶在家中溺水而亡,這些危險就在室內!

離開寶媽視線僅10多分鐘,11月大男嬰被發現時倒栽在水桶裡,一動不動。寶媽急忙把兒子抱起來,發現他臉色無情,已經沒有呼吸。

被急救送醫後,儘管醫護人員全力搶救,孩子恢復心跳但陷入深度昏迷再也沒有醒來。

幾天後,由於缺氧損傷導致多器官衰竭,他幼小的生命最終還是沒能挽回。

兒童室內溺亡悲劇頻發

無獨有偶,近年來新聞已多次曝出此類悲劇,請各位家長務必吸取教訓,讓悲劇不再重演!

2013年2月,深圳一寶媽帶孩子到隔壁鄰居家打麻將。2歲女兒獨自跑到衛生間玩耍,不幸載入水桶裡溺亡。

2016年3月,湖南株洲一名1歲多幼童不慎栽進家中的水桶,將搶救無效死亡。而事發時寶媽正在做早飯。

2018年1月,廣東順德一名1歲多幼童偷溜進衛生間玩耍,不小心載入水桶裡,被家人發現時已經臉色發黑,全身僵硬。

……

11月大寶寶在家中溺水而亡,這些危險就在室內!

預防家中溺水有效辦法

據瞭解,溺水等兒童意外傷害近半發生在室內,所以千萬別以為孩子在家中就是安全的,進而忽視對孩子的看護。

為了孩子安全,呼籲家長們必須給孩子編織一個防溺水的安全網。

1. 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特別是年幼的寶寶!一分鐘幾十秒都不行,因為危險常在瞬間發生!

2. 儘量隨手關上衛生間的門,最好使用安全鎖鎖上。

3. 家裡不蓄水!不管是浴缸、浴盆、水桶還是臉盆等比較深的容器通通不要蓄水。還有,水桶類、臉盆等容器不用時最好倒扣放置。

如果必須儲水,應將儲水的容器放置於孩子難無法到達或接近的地方,比如放在上鎖孩子無法打開的房間內等。

4. 蓋好馬桶蓋!小孩子的腦袋比較重,存在載進去的風險。即便馬桶裡只有一點點水,也足以讓他溺水。

5. 給寶寶洗澡時,不要離開把孩子獨自在留在浴缸或浴盆裡,一秒也不行!

其實,很多時候,只要家長足夠警惕、小心,杜絕各種潛在的危險因素,很多悲劇完全可以避免,希望大家能謹記!

11月大寶寶在家中溺水而亡,這些危險就在室內!

溺水後急救爭分奪秒

儘快將孩子脫離水源,判斷其是否有意識、呼吸和脈搏。正確做法是拍打呼喚寶寶的名字,切勿搖晃,並在5—10秒內同時檢查呼吸和脈搏。

如果確定孩子溺水後無反應無呼吸,面色青紫,也就說其心在即將或已經停止,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撥打120,並同時自救即立刻做心肺復甦。

孩子發生溺水後,應在4分鐘的“黃金時間”內對其及時進行心肺復甦按壓。一旦超過這個時候,孩子的腦細胞就會發生不可逆轉的損傷,且時間越長損傷越嚴重。

  • 未滿1歲寶寶

讓嬰兒平躺在地板或硬質材質平面上,施救者食指、中指併攏採用雙指法或雙手環抱雙拇指法,用力快速按壓寶寶兩乳頭連線中點正下方30次。按壓頻率≥100—120次/分鐘,按壓深度大概4釐米。每次按壓後要確保寶寶胸廓充分回彈,再進行下一次按壓。

30次按壓完成後,施救者立即一手按壓其前額,另一手抬起下巴頦,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如果寶寶還無反應無呼吸,接著重複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

11月大寶寶在家中溺水而亡,這些危險就在室內!

  • 超過1歲寶寶

幼兒建議採用單掌法,較大兒童建議採用雙手掌重疊法。

施救者按壓寶寶心臟,按壓深度大概5釐米,按壓次數及頻率還有口對口呼吸比例和未滿1歲寶寶相同。如果無法做口對口人工呼吸,那麼就只做心臟按壓。

以上急救措施應做到寶寶面色好轉,恢復自主呼吸,或120急救人員到場才能停止。

如果寶寶有反應和呼吸,有脈搏(嬰幼兒60次/分鐘),意味著其有生命體徵存在,可等待120急救人員到來,同時還應注意保持保暖。

11月大寶寶在家中溺水而亡,這些危險就在室內!

此外,兒童常見意外傷害還有窒息、跌落傷、燒燙傷、觸電、交通意外、蜂蟄咬傷、誤食藥品等,也應警惕。

最後再次提醒,不少悲劇的發生恰恰就在室內發生,希望大家日常能提高警惕,小心看護孩子,避免釀成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