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的故事」1987年森林大火,无法磨灭的部队情怀

「当兵的故事」1987年森林大火,无法磨灭的部队情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八一节,往日我们只知道谁当过兵,却不知这些“兵哥哥”们都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今天,小编就带你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梨树法院的“兵哥哥”们的那些“当兵的故事”吧!~

「当兵的故事」1987年森林大火,无法磨灭的部队情怀

1987年森林大火,

无法磨灭的部队情怀

「当兵的故事」1987年森林大火,无法磨灭的部队情怀

姓名:王学良

军龄:4年

你知道部队两件神器吗?对了,就是哨子、秒表!是不是也给你留下了许多回忆?那里有我们兵之初的青涩记忆,而那些年的那些事就像年轮一样,深深地刻进我的脑海里。

为何要选当兵的路?我无数次问自己。一个兵在他穿上军装的那刻,他就注定无畏。这个世界有花香也有战火,因为我们愿意为光荣的事业献上自己的一切,哪怕是仅有一次的生命。我们只记得: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

想起1986年10月参军,第一次离家过年的滋味真的是很心酸,看着电视里面的春节联欢晚会,我的脑子就像是在过电影一样,回忆着自己和父母往年过年的样子。当主持人问到,“都到家了吗?”内心的酸楚,只有自己能体会。

「当兵的故事」1987年森林大火,无法磨灭的部队情怀

王学良现工作照

那是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图强、阿尔木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起火,引起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大火持续燃烧了28天,过火面积达101万公顷,烧毁房舍61.4万平方米。死亡达210人,烧伤者达266人、1万余户、5万余人流离失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在当时防火措施不先进的条件下,这场大火是如何扑灭的?有人想过这个问题吗?

当天晚上,军区领导向我们传达了国务院领导“死保塔河,不让大火向大兴安岭南麓蔓延”的指示。在决定塔河命运的关键时刻,全师4个团和兄弟师的一个团以及千余名群众,很快集中到距塔河23公里处,摆开了十几公里的人墙,于10日凌晨打响了保卫塔河的第一仗。人墙,是用血肉之躯筑起的一道屏障!

「当兵的故事」1987年森林大火,无法磨灭的部队情怀

山火和绣峰之间的唯一屏障就是一条公路和铁路,外加一条小河,当时火势直逼公路,一旦大火越过公路,整个绣峰林业公司将化为灰烬。为了遏制大火向前推进,我们决定以火攻火。就是先打出80至100米宽的防火隔离带,再以道路、河流为依托,主动点燃可燃物,顶住烧来的火头,减弱火势。

在这次灭火任务期间,好多战友都连续鏖战4、5个昼夜,身体严重吃不消,可是我们不敢退缩,也不能退缩。磨出血的双手、泡得溃烂的脚掌、被烟熏红的眼睛、满是黑灰的脸颊……这是每支扑火队伍的标准形象。山林之中,荆棘密布。由于脚下不平,走起路来毫无安全感,感觉随时可能扭伤脚踝。在这种条件下,每小时只能走1公里左右,扑火人员要携带各种设备,林中行走更为辛苦。

5月10日,我和我的很多战友陆续转送各地医院。由于交通不便,转送时间长,很多战友伤口发生感染,又给治疗带来困难。我是幸运的,仅仅是烧伤,可是我的一名战友,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这场28天的森林大火,五万余军民围剿25个昼夜,终于在1987年6月2日被扑灭了。

当兵的日子,就是在一天天的训练,一天天的任务中度过的。也想着,当兵苦、当兵累,可是真的临近退伍的时候,内心却又十分不舍!部队很艰苦,部队也很美丽,艰苦的是一次次在挑战自己,而美却是美在回忆里,美在那些年和战友们共同吃苦共同奋斗的经历,美在我曾经是一个兵。

那些年,那些事你都还记得吗?

「当兵的故事」1987年森林大火,无法磨灭的部队情怀「当兵的故事」1987年森林大火,无法磨灭的部队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