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胸部CT出来,放射科大夫看着“冰冻”的纵隔,烈日下却感到寒意

老李是一名烟民,二十余年烟龄,日均1包,几个月前,莫名的开始咳嗽、咳痰,稍微有点胸闷、乏力,还不想吃饭,一开始以为感冒了,没太注意,但是痰上几缕鲜血丝让她决定去医院查查。

于是老李便来到了当地医院就诊,做了胸部CT检查,报告显示肺内占位,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检查,而老李并没有重视及进一步诊治。这一耽搁就是大半年,老李明显觉得之前轻微的症状非但没有好转,甚至越发加重了,这才又想起来上次的胸部CT检查结果,老李决定来北京彻底查查。

来北京后又做了一次胸部CT,这一次直接做了增强扫描,图像如下所示:

当胸部CT出来,放射科大夫看着“冰冻”的纵隔,烈日下却感到寒意

我们发现本次CT扫描图像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1、左肺门团块与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团,占据纵隔大部分脂肪间隙,包绕血管,使纵隔固定,呈冰冻状,形成所谓的“冰冻纵隔征”。

当胸部CT出来,放射科大夫看着“冰冻”的纵隔,烈日下却感到寒意

2、受累血管只是包绕变细,未见明显截断征象,形成所谓的“血管包埋征”。

3、肺内阻塞症状并不重,支气管管腔变窄,未见支气管闭塞。

当胸部CT出来,放射科大夫看着“冰冻”的纵隔,烈日下却感到寒意

4、胸水较少,边缘比较光滑,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似可随体位移动而移动

5、增强扫描可见病变坏死不彻底,边缘不清楚,成散在小片状,即“沼泽地样”强化。

当胸部CT出来,放射科大夫看着“冰冻”的纵隔,烈日下却感到寒意

综上影像所见,没错,很像小细胞肺癌了。

随后亦立即做了支气管镜取活检,病理提示:小细胞癌。

近年来,肺癌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增加,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癌症。小细胞肺癌约占原发肺癌的15%。肺小细胞肺癌占全球每年新诊断肺癌总数的13%,全球每年有超过80 000 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超过90%的小细胞肺癌是现在或曾经是吸烟者,但是,仍有少数患者是从未吸过烟者。肺小细胞肺癌对比于肺非小细胞肺癌来说,它不与特定的体细胞突变有关。发达国家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在最近30 年内都有下降,可能是因为吸烟者减少有关,也可能是与WHO 分类标准的变化有关,以前一些临界可诊断为小细胞肺癌的病例被定义为肺非小细胞肺癌。然而,它的发病率在一些吸烟率很高的国家仍不降低,例如东欧和亚洲。

肺小细胞肺癌生长很快,可早期转移到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典型的表现为70 岁以上男性吸烟患者出现咳嗽或咯血等表现从而入院进行检查时明确该疾病,如果肿瘤累及邻近结构可造成吞咽困难、声嘶和上腔静脉综合征。

当胸部CT出来,放射科大夫看着“冰冻”的纵隔,烈日下却感到寒意

戒烟是小细胞肺癌患者第一需要做的治疗,如果患者不能自己戒烟,可进入医院戒烟部门寻求帮助,并且小细胞肺癌对化疗和放疗敏感,早诊断、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除了本病例所见的表现,小细胞肺癌仍可表现为:多发结节或蠕虫样改变,病灶与支气管长径平行,考虑为肿瘤沿支气管黏膜下淋巴组织、支气管旁淋巴管向肺门蔓延所致…”,放射科小孙博士一遍敲打着键盘,一遍给坐在旁边的实习生讲解到。

“在这个热到变形的夏天里,学习了这个”冰冻纵膈”后,我怎么一点也不觉得热了呢?”一旁的实习生默默合上了手里的影像诊断书回应道。

参考文献:廖嘉煦等. 《肺小细胞肺癌: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基因、影像学表现及治疗进展》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3 年10 月第7 卷第19 期

(文 包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