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人快看!你的社保又有大變化,影響你的錢包

結束社保費“分徵”局面

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2019年起,你的社保將有一個大變化,那就是社保費將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對你有什麼影響?

通俗來說就是,目前有的企業不給員工上社保,更為常見的是不給員工全額上社保。而社保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後,這種情況有望得到改變。這樣一來,雖然你和企業當期繳納的社保費會變多,拿到手的工資會變少,但長遠來看是划算的,這將大大增加你的社保權益

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認為,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社保費後,權責更加統一,依靠稅務部門長期形成的經驗豐富、強有力的徵收隊伍和系統,社保費徵收將更加規範化,也將保證社保基金的及時入庫,有效保護參保人的權益,同時也會減少甚至杜絕少繳社保的問題。

新政出臺

傳言社保斷繳3個月會清零?

新政策出來,各種謠言四起,比如:社保斷繳3個月就會清零!繳滿15年社保,退休後還是拿不到養老金?

斷繳三個月“清零”的說法是對政策的誤讀!

其實並無“清零”這一說法!參保人在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中斷參保超過3個月的,重新計算。一檔個人賬戶餘額不會清零。個人賬戶的錢仍在賬戶裡,一分錢也不會少,個人賬戶裡的錢可繼續在門診使用。

醫療保險二檔及三檔採取門診統籌的方式看門診,沒有建立個人賬戶,因此也不存在個人賬戶清零的問題。

放心,不會清零!

醫保個人賬戶餘額不會清零,可繼續用;

醫保繳費年限可以累計計算,以前繳的醫保不會白繳。

養老保險應該怎麼繳?

現在跨省換工作挺普遍的。尤其是年輕人,一言不合就辭職,二話不說換城市。但是很多人在換工作時並沒有考慮到社保的問題。

但受換城市工作影響最大的就是養老保險。養老金不是你想在哪領就能在哪領的。

在不同城市,領的養老金有很大區別,因為: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部分。2016年北京的社會平均工資是7706元,天津是5265元,而河北只有4367元,高下立現。

“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按照從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從一個城市到另外一個城市,你的個人養老金可以全部轉走,單位為你繳納的20%養老金卻只可以轉走12%。

工資和社保聯查或將成為趨勢

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這對於很多社保繳費不規範的企業來說,將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同時,也將有力地促進企業規範繳納。

一家新三板公司最近公佈的被稽查案例顯示:

子公司2011年賬列應付工資科目為5,013,120.00元,其中列支永新工作人員2,779,470.00元,銷售及相關人員工資714,500.00元,外勤人員工資1,519,150.00元。檢查發現賬列外勤人員發放的工資其中有1,211,400.00元無簽字記錄、轉賬憑證或收據有效發放依據。對於無有效發放依據的工資屬多列工資1,211,400.00元,應補繳企業所得稅302,850.00元。

由此可見,稅務稽查的時候不僅稽查了工資表,還核查了其他更為細緻的內容,包括銀行轉賬、收據等。

新規一旦實施

企業便不能再

不給員工上社保、不上全額社保

大家的社保權益將得到保障!

怎樣繳社保能多受益?

關注社保繳費基數

根據相關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職工按照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確定繳費基數。一般來說,工資越高、社保的繳費基數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但繳費基數是存在上限和下限的。

目前,已有多地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標準的上、下限。其中,天津市社保繳費基數最低標準從去年的3159元提高至3364元,最高標準由去年的15795元提高至16821元。上海市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分別調整為21396元和4279元。

繳費基數高低會直接影響基礎養老金高低。此外,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完全由個人繳費形成,繳費基數越低,個人賬戶累積儲存額越低,最後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越少。

如果繳費基數低,劃入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金額就少,就會影響職工待遇。失業保險金標準與個人繳費基數相掛鉤。社保繳費基數也直接影響到工傷職工的傷殘補助待遇和生育保險待遇等。

養老金待遇與哪些因素有關

繳費年限長短:繳費滿15年只是享受養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繳費15年還是30年,會直接影響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

繳費水平高低:繳費水平的高低也會直接影響到退休以後的養老金待遇。

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社會平均工資指的是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

受退休年齡影響:你是55歲退休還是60歲退休,在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時候,所除的計發月數是不同的。退休年齡越後,計發月數越小,個人賬戶養老金可能算起來會略高一些。

吉安人快看!你的社保又有大變化,影響你的錢包

及時參加醫保很重要

參保人員應該按規定及時足額繳納醫療保險費用,這關係著待遇享受。

在多地,如果醫保欠費,從欠費次月起,醫保待遇會停止;欠費超過3個月,即便接續補繳,欠費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也不能報銷。

按照相關規定,連續參加基本醫療保險1年以上的參保人,因工作變動,在1個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中斷參保不超過3個月的,重新繳費後其中斷前後的連續參保年限可合併計算,並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在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中斷參保超過3個月的重新計算參保年限。

如果連續繳費年限重新計算,可能會影響下一年度的醫保待遇,也就是醫保報銷比例。

因此,如果想要正常享受醫保待遇,報銷醫療費用,及時參保很重要!

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個人不繳費

注意:並非每項社會保險都需要個人繳費。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費,個人無需繳費即可享受相關保險待遇。

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用包括:生育的醫療費用、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項目費用。生育津貼按照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

很多男職工也繳納了生育保險,有些人會問有用嗎?當然有!享受生育保險待遇人員除參保職工以外,其未就業配偶的生育醫療費用也納入支付範圍。也就是說,參保的男職工不繳費也能讓妻子享受福利。

數據顯示,2016年生育保險生育待遇水平已達到15385元,比2012年增加了4098元。

在工傷保險方面,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項目共有13項,包括治(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康復治療費、輔助器具費、停工留薪期工資、生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關鍵時候,工傷待遇將是一筆“救命錢”。

失業保險與累計繳費時間密切相關

失業保險與繳費累計時間密切相關,關鍵時候可保障基本生活。

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

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

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

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可以與前次失業應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併計算,但是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

此外,參保職工如果失業了,除了領取失業保險金外,還可以享受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補貼等多項待遇。

吉安人快看!你的社保又有大變化,影響你的錢包

留意!社保繳費裡暗藏貓膩

1、不繳社保

社保是國家強制保險,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現實中,有些公司會在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要求員工出具一份書面承諾,稱自願放棄該公司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實際上,這是沒有法律效力的。此外,還有單位不給員工繳納社保,用現金代替社保繳納。這也是不可取的。

2、低繳社保

每年社保機構都會在固定的時間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但現實中,有些單位為了節省用工成本,按最低工資或者低於員工實際工資的數字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費,這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

3、不及時繳納社保

《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一些單位不及時為員工繳納社保,將影響員工養老金、醫保報銷等相關待遇的享受。

4、違規補繳社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