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學習的動力是什麼?

一般成人語後聾或者成人做耳蝸後,能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我想要交朋友,我想要工作等)。但是小孩子不懂,甚至在做耳蝸或佩戴助聽器前他們都沒有感受到過聲音,那家長們要怎麼吸引孩子來學習呢?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小孩子,就是需要好奇心來推動他來配合你學習,學習聽,學習說,學習任何東西。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我們怎麼教,怎樣做榜樣,他就是什麼樣的。

好奇心驅使的動力要怎麼來做,我剛開始做康復老師時,好多家長就告訴我說孩子不會做聽聲放物,也就不能進行調機,沒辦法把助聽器和耳蝸調到最佳狀態。

怎麼來做林氏六音?我就說,你就是做一些很平常的動作,把東西放在那裡就開始教,可是孩子都是在玩,根本不會配合你做這些,那我就說,你是不是能想一些別出心裁的方法來呢?比如說:家長可以自己拿著筆和紙畫一片草地,一邊畫一邊形容,然後叫孩子‘寶寶,咱倆一塊兒玩吧,咱們來摘些小花吧,然後在小花上面寫上林氏六音,然後可以念林氏六音來摘小花,這樣的話孩子就可以提起興趣了,那等再去調機測試林氏六音時,孩子便會配合了,就能解決一部分聽的問題。遊戲不限於這些,家長都可以展開想象,小花、小蘿蔔......凡是孩子感興趣的東西都可以是利用起來。

接著是知識的問題,主要也是通過一些遊戲,家長可以在生活中,隨機的製造遊戲、改變遊戲、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通過孩子興趣的轉變來進行教學,孩子配合度越好學習的認知也就更高。

小孩子學習的動力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