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備課?北大青鳥教學「老司機」爲你指點迷津

在學習當中,為了能夠更好的學習掌握課堂知識,老師們都會安排學生“預習”環節,其實老師們課前為了能夠教好本堂課,同樣會進行“備課”。那麼,是“備課”還是“背課”讓很多人犯了難?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把每頁授課的 PPT 寫滿上百字的備註,似乎把內容都一字不差的“背”下來就萬事大吉,但現在教學的多元性,學生的發散思維不在僅僅停留在課本上,老師也開始從原來的“背”課慢慢過渡到“備”課,有準備的去設計課程。

那麼,教師到底該如何有效備課呢?

如何正確備課?北大青鳥教學“老司機”為你指點迷津

如果要問老師最好的備課是什麼?那肯定是讀書。北大青鳥王老師解釋:“讀書思考,能夠領略職業趣味。對教師而言,應當把閱讀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不僅在於教師比一般人善於學習,更在於教師比一般人能理解讀書的趣味。一個老師的專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他的專業閱讀史。而一名教師的教育視野,應當大於專業需求,這就需要有與本專業相關的閱讀愛好。並且,老師始終是學生參看的榜樣,教師愛讀書會讀書,變得有智慧、有趣味、有激情,學生觀察講臺前站立的這個人,也就可能對學習有更清晰的認識,領略到學習中的趣味。”

如何正確備課?北大青鳥教學“老司機”為你指點迷津

王老師說:“老師的成長,始終伴隨著‘四個不停’,不停地學習,不停地閱讀,不停地記錄,不停地思考。在北大青鳥教質部,每一名老師都熱愛閱讀。北大青鳥閱覽室裡《致教師》、《給教師的建議》、《我是這樣做班主任》、《另一種可能——一個特級教師的跨界成長》更是都被班主任老師們無數次借閱,這些專業書籍伴隨著他們的教育之路。他們的閱讀範圍不僅侷限在教育名著、教學專著、教育教學報刊等與教育教學相關的書,人物傳記、散文、小說、文摘同樣在閱讀範圍以內。用他們的感覺表示就是,教師如果沒有飽滿的靈魂,學生就不會有充實的精神世界。”

除了閱讀,還有哪些備課的技巧呢?北大青鳥王老師表示,主要還體現在準備學生和準備內容兩個方面。

‍準備學生‍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為了能更好的把控節奏、授業解惑,老師首先要充分了解你的學生,比如他的學習進度、學習習慣、學習方式、興趣愛好、家庭信息等;

其次,是增加課堂趣味性和知識性。這一點可參考網紅講師張雪峰,把考研這件枯燥的事,講的像單口相聲一樣幽默詼諧,充滿趣味性,任何課程都可實現這一點。在課前收集知識熱點、相關的小知識、相關的笑話/腦筋急轉彎、課前瀏覽一遍新聞首頁掌握實時熱點新聞,講課時把這些內容作為生活案例融入到課堂上,和學生產生共鳴。既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又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技能。

然後是教學反思。一節課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教師要對課堂問題進行歸納總結進行教學反思。看講解了多少內容,學生吸收了多少內容,並且記錄課堂常見問題,用於教師間經驗分享。

如何正確備課?北大青鳥教學“老司機”為你指點迷津

準備內容

一是準備重點、難點。

一堂課程知識點有很多,在課程開始前老師要提煉出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專注於這塊內容進行學習。重點是本節課程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點,難點則是大部分學生很容易遇到問題的地方。這裡除了要多次交互提問外,還要善於運用心理暗示。比如進教室門後對學生說:“今天的課程很重要,我有一個方法實踐過很多班級都分分鐘掌握,大家認真聽”。讓學生覺得課程很簡單,打破心裡的屏障。

如何正確備課?北大青鳥教學“老司機”為你指點迷津

二是準備交點。所謂交點即有交集的點,前後產生關聯的知識點。在講解本節知識點時,可將和這個知識點關聯的內容提前鋪墊給學生,對於已講解過的知識點可以進行復習的提問,讓學生產生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是準備疑點。課堂上要與學生交互,要設置懸念。懸念發佈後,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和點撥,讓學生自己解決或回答出問題,激發學生的自我成就感。老師要善於班級組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力性。

一堂完美的授課由很多方面構成,老師的“備”課、課堂管理、學員組織等等各個方面,但只要你的出發點永遠都是學生,那麼思考的方法肯定不會跑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