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60年」军人伉俪 扎根固原

「宁夏60年」军人伉俪 扎根固原

「宁夏60年」军人伉俪 扎根固原

天南地北支宁人

「宁夏60年」军人伉俪 扎根固原「宁夏60年」军人伉俪 扎根固原

刚来宁夏时的方锐、郝国珍夫妇

「宁夏60年」军人伉俪 扎根固原

响应号召 支援大西北

1966年方锐一家人还在新疆建设兵团开耕种地,当接到上面的命令要去支援宁夏建设时,撂下锄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支宁的火车。

方锐和郝国珍是一对夫妇。丈夫方锐是广东潮州人,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1953年,17岁的方锐参军,经兰州到达新疆建设兵团农七师。妻子郝国珍是山东烟台人,1954年响应国家政策也来到了农七师。1959年方锐和郝国珍结为夫妻。1966年,国家成立“黄河水土保持委员会”,中央决定要治理黄河,并号召新疆建设兵团要支持宁夏建设。在此背景下,方锐、郝国珍夫妇跟随“大部队”来到了宁夏固原,从此就扎根在了这里,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黄土高原。

“当时下车以后看到的城墙很完整,感觉像进了紫禁城。除了政府街是砂石路,其他街道都是‘土路’,汽车经过扬起的尘土,让人睁不开眼睛,街道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大家都穿着粗布衣服。”83岁的方锐说。来之前,固原这座遥远的北方县城在他的脑海里有过几个版本,但当自己真正站在这里的时候,还是被‘萧关要塞’的贫瘠震撼到了。

为了建设大西北,中央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林业建设兵团”,司令部设在西安,一师在陕西,二师在甘肃,三师在宁夏固原。因为是机械技术人员,方锐被分配到了当时的“林建三师”师部。

“经过师部领导调研,决定大面积种植柠条、黑刺、榆树等适合固原气候的耐旱性树种。结果6月份文革就开始了,这个宏伟的计划就夭折了。”说到这里,方锐至今还有些遗憾!随后,夫妻俩的工作都有了变动。1970年,方锐调到汽车连修理汽车,1972年8月份又调到了固原地区农机研究所,也就是现在的固原市农牧局,1992年退休时已是高级工程师、副站长。妻子郝国珍调到了大修厂,后来又去了固原汽车站行李大厅,1988年退休。

「宁夏60年」军人伉俪 扎根固原

方锐、郝国珍全家合影

“八十年代初,固原农民犁地用的是“二牛抬杠”,这种农耕的方法是比较落后的。当时领导指示我搞实验,要求研制出自动化播种机,接到任务后,我会同自治区农牧厅的同志一起搞起了机械试验,很快就研制出了适合固原地区的小型播种机。这种播种机简单、易操作、效率高,属于半自动化设备,到现在有的地方还在使用。”方锐说,这是他这一生对固原做出的最大的贡献。

调到农机研究所的方锐更忙了,每年都有新课题需要研究设计,经常去各县农机局、修造厂进行技术指导,讲授专业知识。“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去各县出差得自己搭乘‘班车’,到了县城以后再徒步走过去。有时候要去几个单位,来回跑几趟,满头大汗,然后用袖子擦擦,喝口凉水,继续工作。”那个时候大家都这样,也不觉得苦,反倒很开心,方锐说。

“刚到固原的时候,住在地区招待所,怀里抱着发高烧的儿子,我的心里焦急万分”“离这儿不远就是二医院,你们去那给孩子看病吧!”顺着招待所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郝国珍抱着只有两岁大的儿子,走了不到十分钟的路程就来到了医院门口。“那个时候看病不要钱,签个字就可以离开了,‘青霉素’刚开始使用,打了一针就好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已83岁高龄的退休职工郝国珍脸上依然洋溢着幸福。

「宁夏60年」军人伉俪 扎根固原

儿孙满堂

“当时固原的风沙特别大,住的房子又是土坯房,漏风,冬天可受罪了。喝的饮用水既咸又苦,水壶和暖瓶上都有水垢。”妻子郝国珍说,现在国家强大了,经济也发展了,固原的变化很大。引来的泾河水喝起来很甜,跟矿泉水一样。村村通的柏油路,大家住的小高楼,开的私家车,大人穿着很时髦,小孩子见人会问好,社会进步了。退耕还林让以前的荒山变成了旅游区,移民搬迁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问题,这些事情,以前想都不敢想。

“固原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人的付出啊!那个时候思想觉悟高,内心纯洁的就像‘清水河’的水,清澈见底,只要国家需要,让我们去哪里都可以,不怕苦,不怕累,有工作大家都抢着干。记得接到命令不到三天时间,我和老伴儿卖掉了家里唯一的一件家具‘自行车’,然后卷起铺盖坐上火车经过几千公里的颠簸,到达银川,之后换乘汽车抵达固原。”方锐说,当时给家里写信“只报喜不报忧”,父母也很支持他建设大西北,只是偶尔会想念自己的孩子,劝他回广东老家。“回去过很多次,老家太热,现在已经不适应了,家乡话也只能听懂一部分,跟亲戚交流只能用普通话,所以,待了一段时间就回来了。在固原生活已经习惯了,还是回来呆着舒服”方锐说。

「宁夏60年」军人伉俪 扎根固原

晚年的方锐、郝国珍夫妇

“自从踏上固原这片热土,我们就决定扎根在这里,再说孩子们都在这里上学就业了。大女儿毕业后去广东当了教师,二女儿从部队转业到了哈尔滨,儿子在自治区工商银行,小女儿在固原第一中学。孩子们都很优秀,是固原养育了他们。”妻子郝国珍说起自己的孩子很是欣慰。

“以前没想过要回老家,现在更不想回去了,孩子们也都支持我们的想法,我也从来没有后悔这辈子一直呆在固原。”方锐笑着说,我们两口子是伴随着新中国一路走来的,也见证了国家从百废待兴到强大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中央和自治区都很重视固原的发展,我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固原,很期望固原今后变得越来越美好。

「宁夏60年」军人伉俪 扎根固原

监制:郝彦晖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