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四年磨成的《邪不压正》里藏着美景与深情,你可看懂了么?


《邪不压正》姜文四年磨一剑的作品,同时也是他“民国三部曲”的收尾作。改编自张北海的小说《侠隐》。小说百分之八十的篇幅,都在描摹民国时的北平风貌:羊汤馆炸酱面跟咖啡馆是邻居,四合院装冲水马桶用黑胶唱机。

而《邪不压正》里的细节和视听都很讲究,北平风貌一览无余。火车在冰天雪地里驶过牌楼、街道。摩托车与红墙灰瓦构成了神奇的组合。姜文还在云南建的四万平的旧式屋顶。

《邪不压正》讲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37年,77事变前夕。李天然,天赐大恨,年幼时他曾目睹自己师父全家被杀。同时他还是个练武好苗子,侥幸逃脱后去了美国。在美训练十五年后,他既能飞檐走壁,又能拔枪开炮。

故事很简单,电影复杂在其中的人物与他们的行事动机。男主李天然被两个养父蓝青峰和亨德勒召回,重返北平开始复仇。复仇对象是根本一郎和朱潜龙,一个日本特务头子,一个北平警察局长。

但是,李天然平时上蹿下跳说着自己天赐大恨要复仇,却是光说不练。到了仇人根本一郎家,只把人家的刀和印章偷了出来。而他真正面对朱潜龙时,扔出去了暗器,却只打伤了对方的眼皮。他外表凶猛,看似英勇,实则内心懦弱。

但影片中的女性,却是能够坦诚面对自我并且做出行动的人。唐凤仪风情万种,为爱而生。开场不久,就去打不老针。女人怕老,是天性。唐凤仪更怕的是,没有未来。再没找到未来之前,她不能老。她是朱潜龙的姨太太,不是正房,朱潜龙做着皇帝梦,如果当不了正房,朱潜龙死了,她要陪葬。这是唐凤仪的恐惧。

唐凤仪喜欢上李天然身上的少年气,少年无知,在唐凤仪这样历经风霜的女人眼里,无知恰恰是魅力。李天然却心思不在这,他利用了唐凤仪的喜欢,偷了根本一郎的大印,印在唐凤仪的屁股上。屁股上被盖了章,给唐凤仪带来的麻烦,远不止六国饭店的一个耳光,甚至是可能是灭顶之灾。


这些,李天然没考虑过,或者莽撞的少年并不在意,少年只追求快意恩仇。唐凤仪没怪他,仍旧保护了他。唐凤仪在意的是她的“喜欢”有没有着落。李天然是她的“喜欢”。

巧红和李天然一样,身负血海深仇。同时,巧红成熟、独立,身上散发着母性光辉。正是因为她的开导,让李天然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仇人。而当李天然大仇得报后挽留自己时,她头也不回就奔赴去了自己的事业。她个性清冷,为了复仇隐忍许久。

影片中最神秘复杂的人,是李天然的幕后爸爸蓝青峰。他带家携口地参加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自己两个儿子却因此丧命。如今的他,与各地军阀、伪满皇帝溥仪、日本特务、美国方面都交往密切,有着说不清的关系。

最后,他还是李天然幕后真正的养父,一路引导李天然走向了复仇之路。蓝青峰说,他这局大棋下了二十年。什么大棋?先让李天然回到北平,成为朱潜龙的心病。再以李天然的行踪当作筹码,逼迫朱潜龙杀死根本一郎。

影片中的邪与正,屋檐之下,是「邪」。朱潜龙渴望自己登上帝位,意图复辟封建。还把自己的姓氏从李改成了朱,买了一幅朱元璋的画像,打起了“反清复明”的口号。

根本一郎是侵略中国的日本军人。他却沉迷中国文化,在北平开了一家书院念着论语。而日军兵临城下,国内的各方势力还在你死我活,勾心斗角。吹尽了“谋划20年”的牛逼,蓝青峰也只是个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同时,影片中还充斥着大量的隐喻。

梁启超被错割的肾脏被摆在协和医院供奉;操着北京话的美国人用护照抵挡坦克;女人丰腴的屁股上盖着印章……历史的宏大与肃穆,被消解的一干二净。屋檐之下的世界,是荒谬而可笑的。

而屋檐之上,是「正」。屋檐之上有什么呢?有影片中不断出现的,连绵不绝的屋顶。而屋顶上,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