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日本因深受中国影响,而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日式饮茶文化。宜兴紫砂输入日本,始于

江户时代(1603~1867)末期,名家茗壶特别受欢迎。

约在明治十年,常滑陶工鲤江高须,极为欣赏宜兴手工打片镶接成型的技艺,乃聘请紫砂高手金士恒和吴阿根,至日本传授紫砂制壶技艺。这是宜兴壶艺传入日本的开始,他们的作品迄今仍被珍藏于常滑陶器馆。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金士恒铭吉金乐石壶

铭文记叙了鲤江聘请金士恒授艺的情况

于1867年出版的《铁斋茶谱》一书收录了39件文化、文政年间输入日本的茶具,为日本最早的紫砂茶具图谱。另一册广为中国紫砂收藏家熟悉的是,著名陶艺鉴赏家奥玄宝集录的32件茗壶,于明治四年出版了《茗壶图录》

今天我们来看紫砂陶艺大师时大彬,流传日本的3把茗壶重器,再次感受时壶的夺人魅力。

1.高身圆筒壶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此壶式度雍容伟岸,造工精雅凝练。青灰砂为本胎,调以黄褐、乌黑诸色砂,砂粒毂皱隐现,古色苍然静穆。壶底以钢刀精刻“大彬”阴文楷书。

恰如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所载:“壶之土色,自供春而下,及时大彬初年,皆细土淡墨色,上有银沙闪点,迨碙砂和制,毂皱周身,珠粒隐隐,更自夺目。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此壶早年为东瀛某贵族庋藏,壶身包浆莹润,仅在壶嘴前端与壶把露出本胎,迥异于台湾或大陆传器的包浆样态,可知此壶为长期被供为,日本煎茶道中的“唐物”名器。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2.隐元禅师所用大圆壶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此壶丰硕高耸,包浆莹润,嵌盖严丝合缝,整器若一气呵成,气度不凡,为时大彬大壶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壶身铭“茶熟清香有,客到一可喜,时大彬仿古”。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隐元禅师(1592~1673),俗姓林,名隆琦,字曾昺。1654年隐元禅师应日本长崎唐人寺院之邀,东渡弘法,京都黄檗山万福禅寺由此而开,形成黄檗宗。是自鉴真东渡以来,中日宗教界的又一次大型文化交流活动。

清康熙十二年4月3日,82岁的隐元圆寂于京都黄檗山。与其相关的物事,被完整地保留了原貌,如其所用拄杖、坐椅、拂子、茶壶等。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隐元隆琦禅师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高振宇仿大彬大圆壶 高16cm

徐秀棠镌刻隐元禅师诗文

铭文:

门前一片荒芜境,特地辟除开坦平,唯植赵州真种子,以成黄檗旧家声,云来个个开心眼,话聚团团彻性情,一味清茶无量福,令人意豁亿千生。

庚寅秋月,录先贤隐元禅师种茶宇治诗于振宇所作大壶,秀棠书刻。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隐元禅师书法

隐元禅师生前所用的两件紫砂壶,就是其东渡时所携。其中一把是此件大彬款大圆壶,另一把为橄榄形砂壶,它们收藏于日本京都万福寺。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隐元禅师所用另一件橄榄形砂壶

3.朱泥扁圆壶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此壶色泽澄红,砂粒隐现,光华内蕴。壶身扁而不塌,壶口凸起一圈唇线,平弧盖嵌于其中,圈钮起颈、直流圈把,底足圈线与壶口唇线相呼应,整器简洁大方。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此壶为田能村直入(1814~1907)自用,田痴即田能村直入,是著名画家田能村竹田(1777—1835)的女婿。

翁婿二人不仅能诗善画,也是日本茶文化史上有影响的人物,都为推广煎茶文化作出了值得称道的贡献。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原盒盒盖题记“直入衜(道)人爱玩”

时大彬3把流传日本的重器

▲田能村直入旧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