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抗日烈士陵园里,还埋葬着一个日本战俘,年年受人祭拜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有一组名为抗日山的景区,景区上有一座全国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有人称之为“中国抗日第一山”的抗日烈士陵园。

这座独一无二的抗日烈士陵园,主要安葬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抗日烈士,不过,却还有外国的抗日烈士碑,而且这名烈士还是个日本人,当年一位被俘虏的日军战俘。

在这里埋葬着无数抗日烈士,在其中小沙东海烈士冢,埋葬着新四军三师团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和夫人陈洛莲,团政治处主任吴毅、张友来等16人,以及地方工作人员、船工等12人。此次小沙东海战还被新四军第3师伍瑞卿纪录在《海上血战》上。

彭雄,原本出生在江西永兴县的贫农家庭,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1932年入党。1941年皖南事变时,彭雄担任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协助师长指挥苏北抗日根据地。1943年赴延安学习时,与日军遭遇,不幸牺牲。时年29岁。

田守尧,安徽刘安县人,1931年参加工农红军,1932年入党。1941年皖南事变后,田守尧担任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旅长。1942年赴延安学习时,与日军遭遇,和参谋长彭雄一起牺牲。时年28岁。

在众多中国烈士冢,还有一个日本国友人金野搏的烈士碑。金野搏日本国本州秋田县人,1939年被征入伍,跟随部队侵华,后被八路军感化,毅然参加了八路军,担任反战同盟支部部长。1944年被日军逮捕,秘密杀害。

这个是符竹庭烈士的墓,符竹庭江西广昌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入党,参加了长征。1940年味115师教导2旅政委,指挥了青口战役等,1943年在反扫荡中牺牲。罗荣桓还亲自写挽词,表示哀悼。

这座墓为六角亭式建筑,由灰色花岗岩砌成。墓的南面镶着符竹庭的铜像,熔炼30余千克子弹壳铸成。1947年被国民党军队用机枪打坏,1955年重铸。

为纪念烈士,1945年11月-1950年1月,赣榆县还曾改名为竹庭县。

抗日山烈士陵园自建成七十多年来,党和人民政府怀着对革命先烈深切悼念之情,数次对陵园进行整修和扩建。抗日山烈士陵园还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十二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的“鲁苏皖红色旅游景区”,纳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2014年9月1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抗日山烈士陵园入选本次名录的抗战遗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