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亿汉人为何会被几十万满人打败?

费萧何


两亿汉人和几十万满人,不能简单的化为敌我两个阵营。

明末清初的形式,远远比这样简单归类复杂的多。



晚清的时候,革命党人陈天华曾经写过一首诗叫做《警世钟》,其中有这么一段:

“想当日,那金元,人数极少;合计算,数十万,有甚高强! 俺汉人,百敌一,都还有剩;为什么,寡胜众,反易天常? 只缘我,不晓得,种族主义;为他人,杀同胞,丧尽天良。 他们来,全不要,自己费力;只要我,中国人,自相残伤。 这满洲,灭我国,就是此策;吴三桂,孔有德,为虎作张。 那清初,所杀的,何止千万;那一个,不是我,自倒门墙……”

陈天华说的基本正确,元朝和满清占领中国,出力最多的是汉人。

南宋最后一战崖山之战时,元朝水军几乎都是投降过去的宋军。而满清入关后的江山,则几乎都是靠着旧明军队打下来的。

在1644年清军入关前,明朝已经在清朝和农民军之间两线作战了十几年。崇祯帝这边用海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放着满清军队,双方年年打仗,关满清入关就有三次。另一方面明朝还要镇压国内愈演愈烈的农民起义,农民军几乎流窜到了明朝的所有国土(除了贵州云南等偏远地区),两线作战掏空了明朝的所有实力。

最终,在两伙势力的联合打击之下,明朝终于兵穷财尽,彻底崩溃。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破北京,明朝灭亡。

直到崇祯十七年的阴历四月,清朝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一个配角地位。

然后发生了什么呢?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明朝最精锐且最重要的军队——关宁铁骑的统帅吴三桂,投降了清朝。关于这个原因有一个最著名的说法,就是那个“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三桂镇守了中原门户山海关,他本不打算降清,而是打算和清朝合作,奈何自己实力太弱。清朝的多尔衮也很鸡贼,他先让吴三桂跟李自成血拼,拼的差不多了再动手,吴三桂实力大损后,不得不降清。

李自成被吴三桂与清朝联军打败,一路败退陕西。这一路上,很多没节操的明朝降将就从李自成阵营投降了满清,包括明朝总兵唐通、姜镶等等,都是拥兵一方的实力派,他们在清朝追杀李自成的过程里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年后,李自成迅速败亡。中国大地上剩下了三支势力——满清,南明(明朝的残余势力)和大西(张献忠政权)。

在清军到来前,南明就已经陷入内战。实力派将领左良玉以“清君侧”之名威胁南京,让南明本就不堪一击的防御还要分出兵力来防他。最终在清朝南下时,负责防御的“江北四镇”中绝大多数都第一时间投降了,随机调转枪口充当了清军南下的马前卒。

南明的公认皇帝弘光帝投降后,南明又拥立了好几个皇帝。可是天下亲王众多,很多时候有同时拥立两个皇帝或监国的时候。结果南明的诸位亲王大臣们,居然置大敌当前于不顾,自相残杀,真让人觉得他们脑袋长在了屁股上。

南明的抵抗持续了十几年,后来于张献忠政权的残余合流,晚期几乎已经变成了民族主义战争了。在这个过程中,剿灭南明的总指挥是明朝降将洪承畴(明朝正一品太保,兵部尚书),前锋是明朝总兵吴三桂(明朝侯爵,山海关总兵),以及早期投降清朝的汉人孔有德、尚可喜等等。至于清朝军队,在里面出力甚至没有汉人多!

连南明最后的皇帝永历皇帝,都是被吴三桂勒死之后送到清廷的。

说到底,发生在明末清初的战争,只不过是清朝利用了汉人的内部矛盾,推力助力而已。当时的中原被清朝统治,根源还在汉人自己身上啊!


小约翰



明朝是败于汉人,并不是败于满人。

诚然,明朝确实为满清所取代,可是这并不是说两亿汉人败于几十万满人,当时汉人并没有两亿这么多,当然纠结于数字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汉人确实受满人统治268年。

我们知道明末时期的党争现象之严重堪比黄河决堤,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互相争斗攻讦,武将集团夹在中间始终像条夹着尾巴的狗,谁得势便听谁的,自宋以后这是武将集团最为无奈的地方。


明朝灭亡的最后两个关键时间段:

天启时,魏忠贤上位以后,无论是对于文官集团还是武将集团,只要不是他的派系,他皆会想方设法压制,可是对于武将集团他基本可以掌握尺度,在危急时刻仍会起用熊廷弼、孙承宗这些将领。魏忠贤之所以会杀熊廷弼,是因为集团高层王化贞牵涉其中并负主要责任,他只好不要脸地拿熊廷弼顶罪了。魏忠贤为人贪腐,心胸算不上宽厚,所思所虑也很少是出于为国家考虑的层面,他对朱由校倒是忠心的,也很少克扣守边将士的基本工资,这是魏忠贤当政时边事较崇祯时稳定的原因。同时,魏忠贤还狠狠地在士绅地主身上刮钱养自己、养集团、养军队、养国家。

朱由检即位以后迅速铲除魏忠贤,谁知文官集团难堪重任,致使朝政更加混乱和失稳。崇祯时,文官集团所做的两件对于明朝的危害性最重的事,一是急功近利地怂恿崇祯除掉魏忠贤,一是无知地处死袁崇焕。魏忠贤下台后,文官集团急忙忙找回以前被魏忠贤砸的场子,然后将怒气转移到百姓身上,继续搜刮民脂民膏。阉党和文官集团的连续作案,为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奠定了起义基础。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的负面影响更是宛如海啸,因为武将的政治地位本来便低,袁崇焕当时在军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许多百姓也将希望寄于袁崇焕,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的消息传到辽东,马上军心不稳,将领心中惶恐不安,谁也不知道哪天便会落得个和袁崇焕一般的下场。袁崇焕的被凌迟处死可以说为明朝将领降清提供了最为心安理得的理由,明末的将领最缺乏安全感,不是怕后金,而是怕明朝的文官。


我们看看降清的几个主要明朝将领:

祖大寿,在松锦会战中兵败,继续负死抵抗已经没有意义,即使有幸逃回明朝也会被问罪甚至处死,祖大寿最终选择了降清。祖大寿在降清以后,给吴三桂写过劝降信,吴三桂拒绝了,他降清后倒没做过什么了,基本处于养老状态。

洪承畴,因为松锦会战失败被俘,最终降清,洪承畴在投降前做足了“誓死不降”的忠臣模样,可是降清后的他可不老实,向多尔衮献计攻取中原,主动带兵南下攻打明朝,计取北京。

吴三桂,他算是最有名的了,在收到朱由检自杀的消息后,吴三桂曾经想接受李自成的招安,据说是因为李自成抢了陈圆圆而作罢,事实如何不得而知。吴三桂最终献上山海关降于清朝,吴三桂降清后作为攻打李自成的主力,在李自成被灭后,继续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政府,最后攻略西南。

除了上述三人,明朝降清将领,还有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孙可望等等几十位将领,他们很多人在降清以后作为统一中国的主力军,所以有人说那段时期汉人打汉人打得最为起劲。

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在抗清事业中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只是很可惜,因为手下将领诸如李定国之辈的叛变降清,最终被清军所杀。


败汉人者汉人也,非满人也。

明朝的灭亡是自己作的,清朝只是跟在后面捡了便宜。如果崇祯足够聪明,那么边事绝不会沦落至此,如果文官足够爱国并且懂事的话,武将也绝不至于接连降清,武将的降清绝对是崇祯和那帮被他视作救命稻草的文官所逼迫的,然后降清的武将反过来攻打明朝。

无论是将领还是兵力,女真绝不是汉人的对手,汉人占据绝对的优势。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上,可是崇祯这个窝囊废却任由那帮不知所谓的文官白白糟蹋完了明朝最后的家底和人心,最终将江山拱手相让给满清。崇祯和文官的无能是深入骨髓了的,即使崇祯死后,苟且偷生的南明小朝廷仍然死性不改,江山都快让人给抢完了,内部还在为了自己的丁点私利斗得你死我活,可悲可笑啊。

皇太极最为擅长的其实不是打战,他最擅长的是战略眼光,是忽悠,你在明朝待遇不好,跳槽到我这来,我给你高官厚禄!然后让汉人自己打自己,他跟在后面摘果实。

最终,汉人建立的明王朝被汉人打败,胜利的果实送给了满清。


吾与吾国


实际上没有几十万满人,只有十几万的军队。

清军入关时,多尔衮统帅12万八旗军入关,这12万人里头,其中满军不过7万,汉军2.6万,蒙军2.4万,再加上家眷、奴仆,总人口不超过100万人。

定都北京后,一年内即招降了各路明军约40多万,八旗兵在与李自成50万军队的消耗战中伤亡颇多,到多铎灭了弘光政权后,满军减员近2万,当时全国的满兵不过5万5千人(包括残废)。

此时八旗兵开始不再参与正面战场作战,满军的半数被布置在北京,称为驻京八旗,半数布置在各省的省会或战略要地,称为驻防八旗。

其中北京的满军为2万8千人左右,各地的满军为2万7千人左右。

由此可见,明朝的失败,主要原因还是要归咎于,以明朝皇权为主的中央政权与以文官集团为主导的新兴地主阶层斗争中败北,最终导致国家政权崩溃,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人民对政权的信心丧失。

此时的清军就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垂死的明政权。

有明一朝,贯穿王朝始终的有以下几个矛盾:

1、文官集团与武勋集团之间的制约失衡

有明一超,洪武皇帝朱元璋以武立国,后来为了防止麾下武将篡国,来了一个火烧庆功楼,将多年的功臣杀了个干净,甚至包括忠心耿耿的徐达都被赐死。

后来虽然厚待功臣勋贵后人,但也始终对这些勋贵后人加以堤防。紧接着就是燕王朱棣篡权,所以明朝自始至终都对武将保持着很强的警惕心,严厉的压制武将勋贵集团,使得勋贵们失去掌握军权的机会,只能获取一些富贵享受。

而文官此时开始逐渐掌握军权,到了明朝中后期,明军外出作战时,基本上都是由文官出任军事长官,以文御武,但是文官由于不懂得军事战略,最终导致军心涣散,对清军作战时屡屡失败。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萨尔浒之战”,由于明军辽东经略杨镐的错误指挥,导致明朝军队因为号令不一,兵力分散,上下相蒙,军无斗志而彻底失败,此战明朝文武将吏共阵亡三百余人,军士死四万五千八百余人,明朝精锐部队损失殆尽,为后来的清军入关埋下了伏笔。

到了明末辽东巡抚袁崇焕无辜诛杀武将毛文龙,使得明军军心涣散,毛文龙部将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全部降清,清军再无后顾之忧,全力攻明,最终导致了明政权的失败。

2、文官集团完胜皇权

明朝的文官集团,其政治势力发展到了极致,此时的国家政权结构模式已经开始接近现代社会的政治模式。

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内阁制度。即由皇帝掌握最高权力,内阁负责管理国家内的具体大小事务,然后上报皇帝,由皇帝决定批准。

但事实上,明朝的多任皇帝除了关心一些涉及皇权的重要事项,其他日常事务都会直接由内阁进行批准签发,内阁成为了国家的实际管理者。

历史上嘉靖年间,嘉靖帝20年不上朝,国家居然也被治理的很好,由此可见当时的政治制度的完善。

以文官集团为首的内阁掌握了国家管理的职能之后,国家权力开始向内阁集中,开始压迫皇权,逼迫皇帝使用太监插手政治借以平衡文官集团的势力。

但是,由于此时的文官集团已经掌握了国家从上到下所有的机构和舆论喉舌,使得皇权下的太监政治始终处于被压制的状态,等到崇祯皇帝一刀斩杀魏忠贤之后,太监政治轰然倒下,文官集团再也无人制约,很快明政权就因为文官集团的胡作非为灭亡了。

3、以文官为首的地主阶层严重侵蚀国家经济、土地兼并严重

有明一朝,为了尊崇读书人,规定只要考中举人就可免除差徭和免纳田粮。所以,地方上一旦有某人考中举人之后,附近的亲朋就会把自己的土地通过假合同转挂到该举人的名下,这样只需要向秀才家缴纳一笔较少的佃租,就可以避免向国家缴纳赋税,这种在明朝被称作“投效”。

但是,这样的行为严重侵蚀了国家财政安全,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使得国家能够收取赋税的田亩越来越少,无法应付自然灾害和外族入侵,只得不断的增加赋税,使得农民纷纷破产。

为了生存,这些失地农民不断的起义造反,最有名的就是陕西高迎祥和李自成的造反,严重的破坏了明朝的经济发展,最终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被迫在煤山吊死,明政权自此走向灭亡。

明朝的灭亡是自身内部利益集团相互斗争倾轧,导致国家内耗严重,并最终内部崩塌的结果。

中国历史上的宋、明两朝的灭亡基本上都是因为这个原因,都是被文官集团严重侵蚀了国家的经济,使得国家财政出现困难,无法应对国内出现的各类问题,使得国家出现不稳定状态,然后被北方游牧民族乘虚而入,灭亡中原政权。

虽然明政权在反省汉、唐灭亡原因之后,建立以文官为主体的国家政权,但是还是没有逃脱王朝灭亡的最终结局

这也是封建王朝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正视普通民众对于国家的作用,虽然在唐朝就有人喊出“民贵君轻”的口号,但是事实上这个口号始终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并没有哪一个王朝最终落实到了实处。

所以国家灭亡也就自然而然了。


有书共读


首先要说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大大的问题,打仗是论人多的吗?秦灭六国,你说是秦人多还是六国人多?

匈奴人打败刘邦,你说是匈奴人多还是西汉人多?

契丹人打败北宋,你说是契丹人多还是北宋人多?

女真人灭辽吞宋,你说女真人多还是北宋和辽加起来人更多?

蒙古灭了那么多国家,难道是蒙古人多?

事实上,历史上任何一场灭国战争,都不是以人多人少而决定的。不但中国如此,世界历史也是如此。而如果说明朝的正规军,顶峰时期也不过百余万人,明初之际,蓝玉以区区十万兵就能北上捕鱼儿海,一举终结蒙古黄金家族。永乐时期,明朝陆军能平北征南,海军能远涉西洋,直至非洲。此时的明军,无论是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可以说达到了巅峰。

但中后期,明军的人数是在持续减少的,土木堡之变发生的时代,明军全国军力不过70万,明英宗带去20万人,号称50万,结果在土木堡一触即溃。于谦守北京之际,拿农夫市井统统来凑数,才有了十万人。万历新政之后,明军恢复到90万左右,京师30万,辽东20万,其余40万。比较牛的主力部队,其实只剩两支:辽东部队和南方的戚家军。就在万历年间,明军依赖辽师和戚家军的合作,打败了日本对朝鲜的进攻。但此后这两支劲旅也走向末路,李成梁之子李如松与蒙古人血战而死,李如柏因讨伐后金战败而自责自杀,李成梁曾孙李懋祖居然降清,后来被百姓争食其肉而死;吴三桂更不必说了。

戚家军最后的余脉,此时也自请出关,浑河一战,以数千火枪兵击毙满清两白旗两黄旗精锐上万人,并在炮队轰击之下苦撑数日,最终弹尽粮绝,全军覆没。此一战,就连满清也称之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而在此之后,大明人口再多,具备战斗力的职业化军人其实已经来不及培养训练(准确讲其实是支撑国家的经济基础被腐败政治和腐败引发的内战耗尽了),义乌宁波等地男丁十去九八——虽然如此,满清入关之后,抵抗最强烈的依旧是南方人:包括在大多数人眼中最文弱的苏南浙北上海这一三角区域,是抵抗满清最顽强、也遭遇最大规模屠杀的地区,此外还有闽浙两广两湖等地,都是没有经历军事训练的大明平民百姓在抵抗全副武装的鞑子及其伪军。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说实在的,满人要想征服汉人还真有难度,z只是汉人自己不团结罢了!中国的改朝换代基本都是被自己人灭掉的,明朝也不例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也就是说,明朝是被李自成灭掉的,而非满人。假如吴三桂坚守三海关,不放满人入关,历史估计会被改写。当时明朝的主力都被吴三桂掌握着,如果李自成把兵权交给李自成,清军肯定入不了关。

吴三桂叛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真的太大了,满人本来战斗力就很强,再加上收编了明朝的正规军,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当时李自成占领北京乱作一团,没有很好的安抚明朝遗老,大肆屠杀明朝老臣,搞的人心惶惶。而此时的满人抓住机会,向明军抛出了橄榄枝,明朝的将领为了保命,肯定会临阵倒戈帮助满人。吴三桂也是这么想的,自己的老婆陈圆圆和家人都被李自成抓了,吴三桂估计也知道,自己回去肯定是死,所以干脆投降算了。投降后职位也不变,如果帮助满人杀掉李自成说不定还是工程,何乐而不为。为了保命,即便背负汉奸的罪名,他也在所不辞。毕竟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其它的都是浮云。

李自成在占领北京以后,估计还能与吴三桂的军队较量一番。但是,满人的军队掺和进来就改变了整个战局。所以,李自成的农民军面对的是两支强悍的军队,一支是明朝的正规军和北边的少数民族满人的军队,两军来个里应外合。别说李自成,换做朱元璋估计也抵挡不住?当时的明朝境内除了李自成,还有其他的杂牌军,互相打来打去,李自成根本应付不过来。当吴三桂投降以后,李自成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干不过满汉联军。所以,当时吴三桂就是引狼入室,落入满人手中,真的是历史的罪人。


孟子说史


这两个数字对比看起来让人匪夷所思,其实问题不是这么比对的,两亿汉人,看起来不少,有多少执干戈以为社稷的?又有多少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表示中立的?还有多少是早就厌倦了明朝,极力促成改朝换代的?(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因此,这问题看似问的机智,看似问的吓人,深究起来,漏洞百出,任何一个问题的成立,背后都有很多假设,很多可能,并不是拿来两个数字,简单一比,差别大引起的效果就大,也可能适得其反。

当年抵抗1满族入关的绝没有两亿汉人,这点不用抬杠,中国的老百姓,向来是你不动他的一亩三分地,改朝换代都是无感的。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说躲避先秦时的战乱,来到了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其实都不用世外桃源,对于普通的老百姓,“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都是常事,为什么?莫问国事、莫谈国事、莫想国事,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打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爱谁谁!


因此明末断然不可能出现两亿人抵抗满族的情况,真是那样的话,真的能一人一口唾沫淹死满族人。

不但没有两亿人帮助明朝打满清,甚至明朝本身面对的内外地人都比满清要多的多,满清在外,李自成的农民军在内,吴三桂更在明朝军队里面当卧底。

因此明朝面临的情况比满清要复杂的多,明朝是,满清是进攻者,主动者,这就证明他本身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甚至有余力向外扩张。


明朝是自顾不暇,不说抵御外侮,甚至自保都不可得,因此不用拿明朝的两亿人说事,满清的几十万人都是即时战斗力,明朝人不少,能用的却远没有几十万,这还不包括处理各种内部事物的情况。

两厢算下来,明朝才是弱势的一方!


历史三日谈


首先,汉人和满人并不能清晰划界,对立起来。满人本身就是东北多民族融合而来的产物,在文化、风俗甚至血脉与汉人多有相通。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之前,各女真部落都相互敌视,相互攻击。因此,努尔哈赤建立的满清并不排斥汉人,并且建立庞大的汉旗,任用大量的汉族官员。努尔哈赤曾经在李成梁的部队服役,对明军的情况了如指掌。

其次,明朝这边风雨飘摇,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已经是流民、饥民遍地,远远不如努尔哈赤治下的满清稳定。实际上明朝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明朝在一次次天灾人祸之中失去民心和统治力。

第三,努尔哈赤发布十大恨的目的,显然是为自己对抗明朝政府寻找借口,并未想要入主中原。无奈,明朝政府一系列错误的政策,让满清有可乘之机,让皇太极,多尔衮等看到了入主中原的希望。李自成、明朝军队实力派和满清已经使中国进入三国杀时代,明朝集团如袁绍集团,规模虽大,但没有凝聚力,并且是李自成集团努力攻击的对象。

第四,后期大量的明朝军队成建制投入满清怀抱。实际上,统一中国南方大部分战争行动都是汉军完成的。后期的清朝统治阶级基本上都汉化了,这也是其能统制各势力的基本条件,那时候并没有民族这一概念,识别不同族群的方法就是语言、地域和风俗,其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识别特征。操着汉语的天子自然成为“正统”,也很容易化解各种各样以此为借口的反清旗帜。只要威服地主士大夫阶层,普通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统治自然稳固。

第五,满清之所以能入主中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踩中了历史周期的节拍。在中国的历史周期中,从来都是从大乱到大治。明朝后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全国陷入大乱,加上与日本在朝鲜半岛的战争,明朝已经是纸老虎,混战的局面持续几十年,各方疲惫,此时,民心思安。此时,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逐渐强大起来,形成完整的军事、政治和经济综合体,正好踩中了这个节拍,加上入关后采取了恰当的政策,救济灾民,基本使各阶层安定,获取民心,可以说,满清入主中原是历史偶然中的必然,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鶇飞天


战争胜败跟一个国家的人口没有直接关系,像英国当年几万合法海盗就能打败四亿人口大清、印度,统治半个地球。

战争跟什么有关?战争意愿和战争成本,还有就是时势有关。

满清他们是侵略者,战争意愿强烈,战争成本低,又是新崛起的游牧民族,势如破竹很正常。

而大明日薄西山,行将就木的老牌帝国,战争意愿不高,各地武将都避战,想拥兵自重,以备天下大乱之时争夺天下,战争成本却居高不下,又是一个处于走下坡路的时期,战争失败就很正常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说南北宋弱,我不跟你争,大辽你敢说他弱吗?但当他没落时,完颜阿骨打率领几千人就能灭了辽国。金国你敢说他弱吗?但当他没落之时,新崛起的蒙古人照样消灭它,蒙古的元朝你说他弱吗?但当他没落之时,松散的农民军就能灭了他。

这是因为元末的汉人军队打仗厉害吗?时也势也,就像大英帝国当年统治半个地球,但当他没落时,打个马岛战争都够呛。

德国军队也厉害,席卷整个欧洲,几乎每场战争都是胜利,但当他失败之时,也是兵败如山倒,几乎每场战争都是失败。

每当一个帝国经历二三百年后,都会没落腐朽,这跟皇帝是谁无关,跟臣子贤愚无关,它受历史周期律的支配,这个时候军队久不识兵戈,国内天灾频繁,农民造反此起彼伏,外部这都会崛起新的强敌,内忧外患之下,帝国就垮台了。

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都是一样的模式,世界其他帝国也是如此。

这跟谁是皇帝无关,即使朱元璋、朱棣处在崇祯的位子上,也无济于事,

问题是,战争上,满清能打败明朝,这个很正常,但以满清的实力,想统治整个大明帝国疆域,不容易。

看看辽国打败了后晋,想着自己打下的天下,凭什么给别人,于是想自己统治,结果呢,被打回草原了,耶律德光也死了,金国打败了北宋,占领了宋国疆域,但也只能扶持傀儡政府,让伪齐统治,日本人打下东北,打下南京,也只能扶持傀儡政府,而不敢自己直接统治。

而满清打下每一块地方,都可以直接统治,最后席卷全国,完成统一。

这就是满清策略比李自成高明的地方了,

崇祯皇帝在自杀时,说过“满朝文武皆可杀”“我非亡国之君,你们都是亡国之臣。”,很多人认为是崇祯找的借口,笑话,无言给谁解释?

明朝的灭亡实际也是内部腐朽了,崇祯上台后,大臣都是非暴力不合作态度,因为既得利益集团都知道,大明要亡了,失去天下的是皇帝,无论哪个取得天下,都会拉拢官僚地主阶级,他们可以继续当他们的官,可以保持他们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不远迁都南京的原因了,因为迁都,利益集团的田产、房产、钱财,就都暴露和失去了。

所以李自成来了他们非常合作,但结果李自成却打击利益集团,直接把利益集团推到对立面,于是李自成失败了。

满清来了,武力上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但主要的,还是能拉拢既得利益集团,也就是官僚文人士大夫集团,商人、地主阶级。

为什么拉拢他们就能实现统治?因为他们本就是维持地方统治和收取税收的基石,其他穷人无论是谁统治,他们照样吃饭、工作、缴税,一样的被压迫被统治,只要拉拢统治阶级就可以了,

这也是在清朝升官的明朝官员基本有千人之多,为什么会拉拢如钱谦益等人。


南朝四百八十寺


首先,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满清八旗政权,在东北时代已经是个集合满汉蒙古以及其他东北少数民族的强大复合体,掌握的人口已经有几百万,并且控制相当大的疆域。随着时局的变化,明清双方的力量也是此消彼长。入关后的满清又跟北方汉族地主阶层合流,军事实力已经早超越因为内乱和多次入关劫掠而残破无比的北中国和缺乏国防力量的南中国。

不过满清政权作为一个征服者,为了要维持“小民族统治大民族”的态势,自然要营造出满清八旗都是人形高达的假想,从心理上压服被统治者。这也是为什么满清喜欢弄文字狱,以及在军事记载上故意扩大明军的数量与损失,缩小己方数量和损失,或者营造“骑射击败火枪火炮”的神话之类。

当然这么做的效果很好,所以现在还有人会问出“两亿汉人为何会被几十万满人打败?‘’

当然,军事问题还是要从军事角度进行解答。

先说,萨尔浒之战,明军相对于后金,可以说在“天时、地利、人和”均处于劣势。

首先,天时。当时明帝国的官僚体制已经进入末期,最大的弊端赏罚不公已经渗透入体制的方方面面。比如江西道御史薛贞曾说,“赏罚不明故人不效死”。而后金政权刚刚诞生,虽然有其野蛮落后的一面,但其高效和赏罚分明却远超明帝国。

其次,地利。出战明军步卒居多,机动性也相对较差,同时不熟悉地理,无法与作为土著的满洲人相比,而且后金前期的攻略,也具备了良好的战略态势。“清河在四山之中,地极孤悬,东距宽奠,南距叆阳,西距辽阳,北距沈阳。清河破则宽奠叆阳愈不可支。”

最后,人和。一方面明军求战之心不强,“杨镐中言调到援兵皆伏地哀号不愿出关”。同时,因为各种原因(主要是兵力不足)导致明军又不得不让一部分逃兵戴罪立功,使得明军死战之心更弱。另一方面,明军“勇者独进,怯者独退”情况很严重。比如朝鲜记载:“所经部落,尽为焚烧。略得斩馘,颇有贪功疾驱之意”。更比如,贪功冒进的杜松就遭遇了八旗三万骑兵的伏击。“伏夷突起,约三万余骑与我兵对敌。松率官兵奋战数十余阵,欲图聚占山头以高临下,不意树林复起伏兵对垒,鏖战天时昏暮彼此混杀。”更为严重的是,杜松的冒进而导致明军对骑兵的最强利器——车营落在了后面,并被浑河阻挡无法参战。“车营枪炮以浑河水势深急,拥渡不前”。待到战时不利之时,叶赫援军和李如柏的部队都选择了主动撤退。相比之下,八旗军八旗作为一只新部队正是锐意进取之时,在令行禁止方面做得非常好,其军士剽悍骁勇,部队建制严明战斗力标准相对统一,“奴之步兵极精,分合有法”。

可以说,明军主力就在准备完全不充分的情况下,前往辽东与八旗会战,而所有的不利因素都在明帝国上下只求速胜的心理下,被搁置在一边。

不过,“天时地利人和”也需要落实到具体士兵的血战当中。当时八旗军队也着实拥有强悍的战斗力,“若地广,则八固山并列,队伍整齐,中有节次。地狭,则八固山合一路而行,节次不乱。军士禁喧哗,行伍禁纷杂,当兵刃相接之际,披重凯执利刃者,令为前锋。披短甲(即两截甲也)善射者,自后冲击。”其中巴牙喇更起到督战队和生力军的作用,“精兵(巴牙喇)立于别地观望,勿令下马,势有不及处,即接应之”。直接结果便是“一闻攻战,无不欣然,攻则争先,战则奋勇,威如雷霆,势如风发,凡遇战阵,一鼓而胜。”

比如杜松军居高防守之时,八旗“仰攻,勇猛之前,冲杀入敌阵,刀劈箭射,少时尽戮之”。朝鲜方面则记载,朝鲜军队设置拒木拦截后金的骑兵冲击,“俄而虏大至,先犯左营,应和环设拒木于阵前,分队放炮,虏骑阻不能突”。不过八旗很快想到了应对方法,“骑随马后,以兵器驱马,马奔逸决拒马木,左营炮发,虏前者颠,后者蹂躏而进,左营兵单不能支,师遂乱。”

甚至,连运气都占在了后金八旗一方。在激战中,本来明朝联军通过火器上绝对的优势已经击退了后金,“抽发精锐,直犯其前,公以炮手,一时放丸,贼兵退却,如是者三”。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俄而大风忽起,烟尘四赛。炮矢不得发,贼乃并力冲突,我军立尽”。

不过要指出的是,虽然后金八旗军取得了萨尔浒之战的胜利,但其也暴露出缺乏优良骑兵和火器的短板。建州卫拥有优秀的重装步兵,但骑兵却是叶赫部最强。叶赫首领就层说过,“我畏奴步,奴畏我骑”。但萨尔浒之战中,拥有优良骑兵的叶赫部和李如柏部尚未交战便撤退了,使得后金方面原本的短板——骑兵反而具有了优势。

至于火器的缺乏则更为严重。面对具有防御工事的明军时,这个弱点尤为突出,后金往往只能以相当原始的办法强攻,“兵临城下,城内兵士,立城站板射之。英明汗之军士,先以重甲外披棉甲,盔外戴大厚棉帽者,在前执盾而进,立于山城之下。继之以所选携轻短甲善射之军上,随往放箭。”接近城墙后,“我军执盾登山,城内军士等放箭、掷巨石、滚掷木及向盾投火以战。我军并未因此而止,仍执盾而进,置盾于城下”,然后开始土木工程,“用斧掘其以明帝国之砖石所筑之城垣”。面对明军或朝鲜人的火器部队,后金八旗往往也只能凭借人数上的优势,以及善射的技能,依托盾车和重甲,用弓箭强行压制,这必然要付出相当的损失。

因此满清八旗之后注重于如何获得火器。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征服朝鲜,比如《南汉山城》和《最终兵器弓》里的情节。

之后皇太极以满人勋贵佟养性为指挥官,以汉人为兵丁组建炮兵营,并赏赐颇丰,“一等炮手赏银八十两,二等炮手赏银五十两”。要知道在明军的锋兵一月收入也不过二两银子。同时,清军大力仿制明军引进的西式火炮——红夷大炮,最终于天聪五年(1631年)正月仿制成八旗第一门红夷大炮。至此,八旗军的武备系统正式完备起来,重装步兵、骑兵,轻骑兵,轻重火器一应俱全。

而当时明帝国因为与清国的交战,导致大量的军费开支,崇祯皇帝不得不下令加税,结果导致各地百姓不堪重负纷纷起义。在清国依靠劫掠度过了小冰期难关之后,明帝国反而因为小冰河的打击进一步增加了税收,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财政压力。虽然当时八旗始终不敢真正入关和大一统的明帝国逐鹿中原,“虑明帝国,城池多,人民众,语言风俗不与我同”。但是八旗军采取了一种“小刀放血”的可怕战术。

以巴牙喇为核心的清军小部队甚至大部队,不断绕过山海关,自长城一线破口入关,掠夺明帝国。仅仅崇德元年,清军“转掠两千里”,劫掠“人畜四十六万两千三百有奇、黄金四千零三十九两白银九十七万七千四百六十两”。

贝勒阿济格曾纵横关内长达八个月,一共攻克三府,十八州,八十八座城镇,击败明军三十九处,获得黄金一万两千二百五十两,白银二百二十万五千二百七十两,珍珠四千四百四十两、各色缎共五万两千两百三十匹,缎衣与裘衣一万三千八百四十领,貂狐豹虎等皮五百余张、俘获人口三十六万九千人,驼、马、牛、驴、羊三十二万一千余头。

于是在八旗前后五次大规模和多次小规模入关掠夺的打击下,明帝国的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仅仅京郊和畿南一带,就曾遭到八旗四次袭扰,尤其以崇德三年和崇德七年两次最为严重。兵科给事中李永茂在巡查顺德府期间记录下了八旗大军过后各地的惨状。他出京至庆都、新乐、真定、栾城、伯乡、内丘、至顺德(邢台),“一望秋榛,四郊瓦砾,六十里荒草寒林,止有道路微迹,并无人踪行走。”而平乡“受患及惨,至今城内止余焦赤残垣,及堆积瓦砾。”整个“畿南郡邑,曾经戊寅(崇德三年崇祯十一年的入关)之惨,惊魂未定,兼以五载荒瘟,民亡十之九。”

最终,明帝国就是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之中轰然倒下了。而清军又于山海关之战击败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最终入主中原。

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就是如冷君开头所说的那些了。


冷兵器研究所


汉家王朝自秦以来,居于华夏正统,可谓千秋万代,然而在北方蒙古人到来后,华夏文明出现了第一次亡国。但,我大明太祖高皇帝手提三尺剑,将蒙古人赶出中原故地,收复北疆故土,奠基汉人最后一个王朝276年的国祚。关于为什么满鞑可以入主中原,我的观点是:坐收渔翁之利而已。

其一,明朝末年整体惨淡的局势。只要你翻看史书,无一例外可以发现,连年灾荒、农民造反、外国殖民者入侵(特指葡萄牙人与荷兰人)、倭寇进攻朝鲜,什么破事都出现,试问哪个王朝受得了?这种近乎四面楚歌的局面,朝廷又要镇压叛乱,又要恢复经济,又要抵抗入侵,国力怎能不受损。而满清就是看准这个机会,趁机攻占辽东,可谓狡猾至极。如果换做是满清你试试,信不信它连渣也没有。

其二,中央权力争斗。自从出了一个阉货“魏忠贤”后,一股里外乱搞,大明已经奄奄一息了!好不容易崇祯扳倒了他,谁知道又出现一堆只会整天嚷嚷的“东林党”,朝堂上说的一本正经,真正需要他们捐钱出力救国救民的时候,个个都是缩头乌龟。可以说,国内国外都已经疲惫不堪了,自己家里还内斗不断,没有哪个王朝这么倒霉的。

其三,汉人不团结。说句老实话,身为汉人,每每看到这段历史时,都是捶胸顿足。面对满清的野蛮入侵,无论是大明还好,还是大顺也罢,汉人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团结过,都是那零零散散几个“消防员”到处扑火,大部分人都是在旁边精神支持。我说这话可是有根据的。满清刚兴起攻占辽东时,明庭派遣了熊庭弼前往辽东抗击后金。熊庭弼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自己安抚流民,自己修城堡练军队,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反噬辽东沦陷区,收复辽东百里土地,满清怒称其为“熊蛮子”,可有无可奈何。但是呢?朝廷里言官骂声一片,说他通敌、怯敌、意图谋反,总之说什么的都有,硬是把这样一位有功之臣最后弄死才高兴,典型例子。再有,南明时期,四大总兵拥兵近百万,由以怀凉侯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可就是不愿意北上抗击清军,就连后来康熙帝在给郑成功题写挽联时都说“四镇多异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可见,我们汉人真的太不团结了!

其四,满清获得火器。要知道,满清以骑射引以为豪。在辽锦之战时,面对明军的高城大炮,后金军是伤亡惨重的。在一段时期内,满清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一支明军火器部队的叛变,给满清带去了火器技术,自此后金开始大规模制造火炮,从而扭转了战场局势。试想,要是人家没有叛变呢?满清很有可能就耗死在锦州城下了,顶多领土也就辽东地区。所以啊!归根结底还是不团结。

其实纵观中国历史,汉人真正能够拧成一股绳的,也就改朝换代或者面临亡国灭种的时候,其他大部分时期都是内斗。也是无奈╮(╯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