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堂堂东北王张作霖,结局却如此悲惨,四个致命错误要其性命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来投身当了土匪,势力发展之大,连当时的晚清政府都无力征剿,只能对其招安。张作霖曾经多次协助清朝剿灭土匪,后来又消除了蒙古的敌对势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屡建奇功,地位逐步提升,先后担任过奉天督军、东三省的巡阅使等,被称为“东北王”成为了北洋奉系军阀的首领,在位期间,曾多次拒绝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

民国堂堂东北王张作霖,结局却如此悲惨,四个致命错误要其性命

今天呢,我们就来谈一谈张作霖的四大错误。

第一、狂妄自大。

民国堂堂东北王张作霖,结局却如此悲惨,四个致命错误要其性命

张作霖进入北京后,趾高气扬,整个奉系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南方的直系让张作霖打的一点脾气也没有,一盘散沙,唯一有实力的齐燮元也被灭了,貌似奉军已经天下无敌了,连张作霖也这么认为。

不过,张作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战线拉得太长,奉系早已成为强弩之末。

奉军的主力在郭松龄的指挥下与冯玉祥的国军相对峙,无力南下,而李景林的部队留在了北京,为奉军看家,张宗昌因为没有得到江苏,挥师回山东,当他山东王。杨宇霆奉命接管江苏,可南下的奉军只有两个师,人数加起来也就一个师多一点。

孙传芳经过一年的修整,联合当地的地方派,发动了一场庞大的驱奉战役,直接导致郭松龄反叛。

第二、错用一个人

郭松龄是张学良的老师,情同手足。再加上郭松龄能征善战,有勇有谋,为奉系出生入死,血战几天几夜,立下了汗马功劳。

民国堂堂东北王张作霖,结局却如此悲惨,四个致命错误要其性命

但是张作霖对待郭松龄不太厚道,他什么也没有得到,只得到了一次去日本观看表演的机会,于是郭松龄的脾气上来了,辞职不干了,但是在张学良的安抚下,才留了下来。

其实,张作霖是想的在他这得不到重用,将来张学良继承了他的位置后,重用郭松龄,郭松龄必感恩戴德,加倍效忠于张学良。计策是好计策,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郭松龄造反了,带着奉系的精锐部队造反了,险些就成功了,奉系也遭到了严厉的打击。

民国堂堂东北王张作霖,结局却如此悲惨,四个致命错误要其性命

第三、面对两广的北伐军,大意了。

在张作霖手里,北伐军不过是十万,地盘也很小,根本不是自己几十万的对手,哪里是什么北伐军呀,其实就是一群小打小闹的跳梁小丑罢了,因为没有即时的支援,造成了奉系重大损失。

第四、对中国的计谋放在了日本身上

本来张作霖想着用“拖”字诀,一直拖着日本人,结果日本人根本没有给机会,就安排了皇姑屯事件,张作霖就这样消失在人世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