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词中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什么意思?

高山流水1928913140297


格律诗词中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什么意思?

一、格律诗中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一种简单的记忆方法

1、格律诗有四种基本的句式,例如五绝四种: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

又如七绝四种,七绝是在五绝前面加上两个相反平仄的字。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知识点:有时候平仄会用这种符号表示: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加【仄】、◎表示原来是仄,但是也可以平,【平】、⊙表示原来是平,但是也可以仄,这种可平可仄的字,有时候用“中”来表示。

2、二四六分明

句中有的位置是必须平,或者必须仄,一般是在二四六的位置,例如

红,南中。

平,◎平。

春事不因人事改,早寒天气古行宫。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大家看前两句,江红,南 。有下划线的字,对应的平仄,都是诗谱中必须平或者必须仄的。这叫做:二四六分明。

3、一三五不论

有的位置是平仄都可以,一般是在一三五的位置,

大家看第二句 , 雨中 ,◎仄平平◎仄平。一三五对映的字,是南、烟、细,诗谱中一、五南、国)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个字,烟,诗谱中是必须平的,这里就不能仄,所以说这个口诀不完全正确。

二、机械套用是错误的,不能完全

诗谱中的四种句式不完全符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1、有的句式“一三五不论” 是错误的

上面讲了“◎仄平平◎仄平”第三个字就必须是平,但是这种句式有一种变体,就是孤平救拗,“◎仄平平◎仄平”可以变成孤平救拗句式“◎仄⊙平平仄平”,这样三是可平可仄的,但是五是必须平的,因此这种句式“一三五不论” 是错误的。

同样另外2种:⊙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第五个字都是必须平,或者必须仄,是不能“一三五不论” 的。

注:还有最后一种 “⊙平◎仄⊙平仄”,第五个字如果是仄,叫做半拗体,是允许的。

2、有时候“二四六分明”也未必。

格律诗中有不少变格和拗体,

1)变格:例如◎仄⊙平平仄仄有一种变格是:◎仄⊙平仄平仄,就是第五和第六字的平仄颠倒,古人叫做鲤鱼翻波,

《寄令狐郎中》唐代: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第三句,休问梁园旧宾客,◎仄⊙平仄平仄。可见第六字是平,不是仄。如果按照基本句式◎仄⊙平平仄仄来说,第六个字“二四六分明” 未必。如果按照变格“◎仄⊙平仄平仄”来说,“二四六分明”也对。

2)拗句,另外还有拗体如唐代杜牧的《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三句,的基本句式是:“⊙平◎仄⊙平仄”,但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变成了“中平仄仄仄仄仄”,第六个字原来应该是平,结果是仄,所以说“二四六分明” 未必。

结语

格律诗中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一种不完全准确的记忆方法,因为格律诗比较严格,所以用这个口诀来写诗是万万不可的。

不过用来对对子,还是可以的,有些对联没有格律诗这么严格。 但是要注意的是,一般的五言和七言联也是按照格律诗严格来做的。比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的对联基本如此,下面这几幅对联中的五言七言就是格律诗的句式: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金圣叹)

直上青天揽明月; 欲倾东海洗乾坤。 --(徐悲鸿)

地出灵泉润海表 净地何须扫 天生石鼓镇闽中 空门不用关 --(福州鼓山)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回答过,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指格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就是说在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这个地方是可平可仄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这个地方平仄是固定的,不能互换。但是为了避免孤平,三平尾或三仄尾,还是要看具体情况而定。至于抝救另论。

比如:

离离原上草,

平平平仄仄

一岁一枯荣。

仄仄仄平平

野火烧不尽,

仄仄平仄仄

春风吹又生。

平平平仄平

这个按律第三句野火烧不尽犯孤平,不应该是平韵,但是用了仄韵,那么第四句就抝救过来了。吹应仄韵,但是为了救而用了平韵。

总之,学写格律诗应该尽量避免,俗话说,熟能生巧,时间长了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肖hang


简单回答:

格律诗中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表示:

第1、3、5个位置的字可平可仄;

第2、4、6个位置的字需要与上句的平仄相反。

也就是说,奇位字平仄要求宽容,偶位字平仄要求严格。

一般格律诗单句要求平仄两两交替,形如马蹄,如下格式: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仄。。。

但格律诗又要求不能三平尾(尾部连续三个字都是平)、三仄尾(连续三个字都是仄)。所以在尾部倒数第三个字并不能完全依照135不论。

那么有哪些可以不论的?以下举例五七字律诗的平仄格式,一三五不论处以“中”字替代。

五字诗句示例:

◆五绝一(首句仄起不入韵)

中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五绝二(首句平起入韵)

中平中仄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韵)。

◆五绝三(首句平起不入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韵)。

◆五绝四(首句仄起入韵)

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五律一(首句仄起不入韵)

中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五律二(首句平起入韵)

中平中仄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韵)。

◆五律三(首句平起不入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韵)。

◆五律四(首句仄起入韵)

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七字诗句示例:

◆七绝一(首句平起不入韵)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七绝二(首句仄起入韵)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七绝三(首句仄起不入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七绝四(首句入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七律一(首句平起不入韵)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七律二(首句仄起入韵)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七律三(首句仄起不入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七律四(首句平起入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以上是五、七字诗句的平仄格式,中表示第一三五位字,可平可仄。

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当尾部有连续两个平音,倒数第三个字必须是仄;当尾部有连续两个仄音,倒数第三个字最好为平。这里就不能不论了!

由于格式比较多,眼花缭乱,还请朋友们检查指正为盼,谢谢!🙏🙏🙏🌹🌹🌹

以下图片是以前的一个别人出句对联的上联,我当时以图片形式写的平仄格式。



新势力66286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细分,指的平仄交替,说的是一三五奇数位上的字不管平仄,二四六偶数位上的字要讲究平仄。若二位上的字平音,则四位上的字是仄音,六位上的字则又是平音,以平仄平仄循环,下句则反之。但是这其中能形成孤平,三平尾,三仄尾,还有一种特殊的格式拗救也被忽略。但这个指导思想对初学格律者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是初学者绕不开的!


胶州古典诗词培训班


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得把格律诗(无格律词一说)的知识全部说完才行。简单回答,二四六分明,指在第二四六字的位置的平仄必须符合正格。一三五不论,指在第一三五字的位置的平仄可以调整不完全符合正格,但也不是可以随意调整,有孤平、三平调等禁忌。如果不是非常喜爱建议不要学习格律诗写作。平仄容易学习,押韵就要下大功夫。


奋怒的老杨


记得,早在七八十年代,中央广播电台的阅读与欣赏节目当中,在律诗格律栏目里就专门阐述过这个问题。“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他是为便于记忆,而提出来的,简单可行的规律。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除韵脚外,都可以遵循这个规律。即,在律诗的一句当中,凡居一三五位置的平仄可以不拘。而在二四六位置的平仄则为固定的,「拗救」除外。


春草犹绿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明眼一看就知道是岀自一个受系统文化教育不高的人的口中。按照他(她)的意思,律诗句子中的第一三五三个字不论平仄随意可写,而二四六三个字要分明,至于要分明什么没交待清楚,估计是平仄吧。这个律规可笑,古时今世没见过也没听说。按照这个律规作律诗是作不好的,因为这个套路是无的放矢。(这句话是一顺口溜,根本毫无意义)律诗,短短的56个字要把一个意思表述清楚这就需要技巧,还有趣味性,流畅等。……


司浩中13579


各位大神们,古诗中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指的是第一、三、五句的最后面那字可以不用押韵,也就是不论押不押韵。第二、四、六句的最后那字必须押韵分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