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將至 新三板指數能否止跌?

今年以來,新三板兩大指數持續下跌,就在幾天前的7月23日,新三板成指收於999.80點,為2014年年末以來首次跌破千點關口,儘管隨後又小幅重回1000點以上,但其繼續下跌的整體態勢似乎難以阻擋。同期,新三板做市指數也呈現下跌態勢,尤其是今年二季度以來,累計跌幅已近3成。

目前正值新三板中報陸續披露時期,業內人士表示,在業績向好趨勢“初露頭角”的背景下,新調整後的新三板指數或將反映出市場的估值重構。

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數是反映新三板市場行情的重要“晴雨表”。截至7月27日收盤,三板做市指數報816.82點,過去一週累計下跌0.16%;三板成分指數收於1003.52點,一週內累計上漲0.25%。

今年以來,新三板兩大指數持續下跌,就在幾天前的7月23日,新三板成指收於999.80點,為2014年年末以來首次跌破千點關口,儘管隨後又小幅重回1000點以上,但其繼續下跌的整體態勢似乎難以阻擋。同期,新三板做市指數也呈現下跌態勢,尤其是今年二季度以來,累計跌幅已近3成。

目前正值新三板中報陸續披露時期,業內人士表示,在業績向好趨勢“初露頭角”的背景下,新調整後的新三板指數或將反映出市場的估值重構。

中報將至 新三板指數能否止跌?

退市及交易不活躍成調出主因

掛牌公司退市、交易不活躍或為新三板指數樣本股被調出的主要原因。

據今年6月全國股轉系統(以下簡稱“股轉系統”)公佈的新一期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樣本股調整名單,入選新三板成份股指數的樣本股共2276只,入選做市指數的樣本股556只,兩大指數均有約20%的成分股為新調入。

整體來看,此次兩大指數調整後創新層公司佔比進一步上升,三板成指中的創新層佔比從調整前的27.54%上升至31.85%,三板做市指數中的創新層佔比從53.27%上升至57.37%。調整後,三板成指中創新層公司數量達到725家,佔整個新三板創新層公司數量的77.21%。

從調整結果看,新三板兩大指數的變動受到掛牌企業數量下降的影響。據國盛證券統計,截至目前,新三板今年新增掛牌企業368家,摘牌企業886家。對於掛牌企業數量整體下降的原因,國盛證券分析師張俊認為,一方面,目前新三板改革制度還未落地,較難吸引優質企業;另一方面,由於上市成本較高,轉向其他交易所上市以及權利義務不匹配等因素,導致摘牌企業數量劇增。

但根據最近一段時間的情況,張俊表示,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有所回升,扭轉了前期低迷的掛牌境況,且今年新增掛牌企業平均淨利潤水平高於去年,掛牌企業整體質量有所提高。

從被調出的成分股市場動態來看,安信證券研究認為,三板成指此次有600家掛牌公司被調出,其中,94家在近三個月內退市,276家區間無交易,156家區間成交天數小於10天,還有74家可能由於市值較小被調出,其平均市值為2.62億元,顯著低於三板成指整體8.29億元的平均市值。

同時,新三板做市指數有104家公司被調出,其中,11家在近三個月內退市,15家區間無交易,37家區間成交天數小於10天,還有41家平均市值1.92億元,顯著低於三板做市整體7.38億元的平均市值,也可能因此被調出。

中報將至 新三板指數能否止跌?

兩大指數重合度保持穩定

回顧新三板兩大指數的調整歷史,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數自發布以來經歷了強相關、分離、分化和成指回歸的過程。

根據指數編制細則,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數的選樣方法都是“根據過去三個月日均成交金額和日均總市值進行排名,所得排名相加得到綜合排名,綜合排名降序排列,按照市值覆蓋樣本空間內掛牌公司總市值的85%來分別確定指數的樣本數量”。

安信證券分析師諸海濱表示,造成兩大指數第一階段粘合,後續逐漸分離的主要原因或為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數成分股的重合度在逐漸變化,目前兩大指數重合度趨於穩定,預計未來走勢將依然保持一致。

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數於2015年3月18日同時發佈,基點均為1000點,當時三板成指共有332只樣本股。據統計,分別從股票個數維度和流通股本維度考慮,兩大指數之間樣本股的重合度在2015年至2016年6月不斷提高,最高時重合度高達56%以上,高重合度導致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強。

2016年6月以後,由於市場迅速擴容和做市企業大量轉協議,兩者之間的重合度一路下降到25%,兩大指數也開始逐漸分離。截至最新一期指數調整後,兩大指數重合度保持穩定,新三板做市指數在新三板成指中的數量佔比為23%,流通股本佔比為27%。

中報將至 新三板指數能否止跌?

中報業績增長或助估值重構

2018年中報業績增速或成為短期內影響新三板市場估值的重要因素。

有觀點認為,新三板市場的定位是屬於PE一級市場和A股二級市場之間的類一級半市場,因此其估值也應該介於兩市場之間,在10倍至23倍的水平,而從目前來看,代表新三板整體的三板成指市盈率已經降至17.5倍,三板做市指數市盈率也降至17倍附近。分析人士表示,考慮到新三板做市指數中有六成屬於創新層,按照季度公告財務信息和經過審計的信息,其合理的市盈率估值中樞應該高於一級市場。

目前新三板板塊估值分化,據相關統計,截至6月30日,新三板整體估值為 20.35倍,與上月持平。做市和競價板塊的估值中樞為16.67倍和21.74倍,創新層和基礎層的估值中樞為18.08倍和20.89倍。做市和創新層板塊的估值中樞還在下探,但競價和基礎層的整體估值則有企穩跡象。

安信證券諸海濱認為,短期內影響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數調整的主要因素或為2018年中報業績增速。他表示,根據中報情況反映到2018全年業績表現來看,若2018年業績符合一致預期,淨利潤增速在20%左右,則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數的市盈率將調整到14.6倍和14倍附近;若2018年業績低於預期,淨利潤增速在10%左右,則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數對應的市盈率將為16倍和15倍上下。

近期,新三板中期業績披露正在拉開帷幕,據中金公司統計,截至7月25日,新三板共有46家掛牌公司披露了2018年中報,另有15家公司披露了業績預告。在46家披露中報業績的公司中,有34家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佔比71%;有12家公司歸母淨利潤增長率超過100%,其中西拓電氣歸母淨利潤增長率最高,達到1006%。在披露業績預告的15家公司中,有10家業績預增,4家扭虧,1家預減。業內人士認為,新三板半年報披露的節奏跟預期差不多,在市場挑戰大於機會的情況下,新三板企業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計會比往年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