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假期?我们到底应该让孩子学习什么?

前一段,一篇网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在朋友圈里热传:一个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出头,女儿在广州某外语学院附属名校读五年级,家里大头支出由老公搞定。生活应该来说并不拮据,但事实上,这位妈妈自己的东西都快不敢买了,而原因却是因为孩子放暑假了。

暑假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7月份钢琴考级,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200元一节,一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这几项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

这不由得让人唏嘘,孩子的教育真的花销很大,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到底要让孩子学习什么?

著名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教育是为了有一天能够不教”,大鸟教小鸟飞翔是为了有一天小鸟能自己翱翔在天空。

比起知识,我们更应该教会孩子方法,培养他们的能力。

美国著名儿科医生和育儿专家劳拉·加纳博士在她的新书《育儿的格局中》提出了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七大技能,而且强调最好在孩子5岁前就在这些方法进行培养。

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假期?我们到底应该让孩子学习什么?

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假期?我们到底应该让孩子学习什么?

《育儿的格局》中提出的7大核心能力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反观我的孩子,她现在3岁,在“假如”和“为什么”两项技能上比较好,同时在“我们”和“弹性”上比较弱。我想这对我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我们有时开玩笑说我的孩子以后可以去做研究员,她特别喜欢去琢磨,一个学习桌就放在那儿玩就好了呗,她玩几天就开始把学习桌翻过来研究底下是什么样的。在商场玩儿,有小射灯投在墙壁上的光斑,她就一定要去找找是哪里来的光,问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回家以后我们以为她都把这事忘了,谁知她把遥控小汽车找出来,要求我们关掉家里的灯,然后用车灯来照出光斑,还说自己是在“山洞探险”。现在还喜欢编故事,有时会拿着自己画的画(其实我看上去就是一团麻或者几个道子)给我讲几句。

看了劳拉博士的新书《育儿的格局》,我更加觉得孩子的创造力和探究力一定要好好培养。

作者在书中第十章中写道:创造力是当下世界所需要的能力。请记住,等我们的孩子步入社会后,目前65%的工作奖不复存在,而且他们将会用于工作中的工具现在也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我不相信我们需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未来的创业家、发明家或CEO,但毋庸置疑的是,对于被称为“新兴创意经济”时代的当下,不论在任何领域,要想获得职业成功,创造力都至关重要。

特别喜欢并愿意推荐《育儿的格局》这本书,还因为她在书中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真的是给我们这些父母引了路、支了招。

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假期?我们到底应该让孩子学习什么?

《育儿的格局》封面图

比如,关于创造力,作者就提供了以下这些可以在实践中运用的培养策略。

  • 多多阅读

  • 搜罗开放式玩具

  • 整理玩具

  • 赞赏孩子的想法

  • 还孩子一起玩

  • 提出启发思考的问题

  • 讲故事

  • 减少对电子产品的沉迷

  • 另辟蹊径

  • 敢于质疑既定的规定

  • 允许孩子将颜色涂在边框之外

  • 给孩子“无聊”的自由时间

每条具体的解释和细节指导处于本文篇幅核和对《育儿的格局》的版权的尊重,我就不详述了,推荐大家可以找来这本书看一下,很有收获。

提到“多多阅读”,我特别有感受,我从孩子不到一岁就开始进行绘本共读,一岁两个月左右开始规律性的每天坚持阅读。孩子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得非常好,现在快3岁,有时说的那些连接词和句子的逻辑特别恰当,老人经常说这孩子小嘴儿怎么这么灵呀,其实我知道很多都是故事里的话,她已经内化并能灵活应用了。

有时她的想象力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读完《酷阿婆的魔法口袋》,她会找一件我的有大口袋的马甲穿上给我变魔术;读完《小鸡球球》,她会在草地里找四叶菜,说是送给我的礼物;在路上看到推土机,她说那是铲雪车杰克,杰克来这儿练习了…

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假期?我们到底应该让孩子学习什么?

我想想象力并不是凭空的,它一定是生发于一些经验的。孩子还小,获得的直接经验有限,书籍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间接经验的渠道。

新升力创始人戚圣骞在《育儿的格局》推荐语中写道:“我相信这本书能帮助我们的孩子在变化万千的未来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收获幸福的人生。”我也祝愿如此。

彩蛋:本书最后还有资源库,劳拉老师简直太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