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能顛覆三觀的歷史真相?

九州智商管理總部



一、纏足

纏足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可以說是古代一種很畸形的審美了,為了滿足一些人的惡趣味,很多古代妹子被迫進行了纏足。那麼,纏足到底有多可怕呢?

傳說中的三寸金蓮基本就是一個鼠標的大小,為了達到這個效果,一般女孩子要從小就用布條將腳緊緊裹住,還有很多人用夾竹片、石板壓迫等更殘忍的方法達到效果,導致無數女性腳掌終生畸形。


二、求細腰

古代楚靈王好細腰,導致楚人不吃東西也要練出細腰,結果一個個餓得頭昏腦漲。但其實喜歡細腰這事,外國人更加極端。曾經在歐洲歷史上出現過一種緊身胸衣。

特別是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思想越加開放,開始追求起性感的細腰,並且到達了極端病態的地步,於是這類緊身胸衣就被創造出來了,女生很小就開始穿這類的衣服,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穿的下,怎麼辦呢?硬穿唄,結果很多女生確實因此把腰勒得特別細,但是卻常常把肋骨弄到變形,內臟位移,甚至因此流產率也大大增高了。


三、瘋狂美白

歐洲曾經有段時間以白為美,按理說白人女性已經很白了,但是她們並不滿足,要白上加白,越白越美。

為了達到這種美白效果,瘋狂的歐洲女性做出了讓人三觀盡毀的行為。

(1)沒病找病。一些歐洲貴族注意到,生病後人的臉色會變白,於是很多女性主動求病,比如當時人人都希望自己得肺結核,這樣可以讓自己咳嗽,加上蒼白的臉色,簡直惹人憐惜。真的是為了美白豁出性命了呢。

(2)臉上塗鉛白。木有錯,是鉛哦,當時的歐洲女性為了讓臉色變白,將含鉛甚至是砒霜的化妝品直接往臉上塗。

這些可怕的方法導致的結果就是,當時女性的平均年齡不到30歲,真心要美不要命呢。


四、恐怖護膚

曾經在一段時間內,有些歐洲貴族認為鮮血是人體內的精華,用鮮血美容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據說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這位女性:

這種毀三觀的養顏方式連部分歐洲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因此後來這位伯爵夫人被判了終身監禁,算是罪有應得了。


五、噁心養顏

在古人的印象中,胎盤孕育了生命,那麼裡面自然含有最純淨的生命精華,用來養顏最合適不過了。於是傳說中的胎盤美容法誕生了,至今還依然有些人在服用胎盤製作的美容品。

先不說心理上不能接受,吃的時候真的不會覺得噁心麼?畫面太噁心就不上圖給大家看了哈!(手動捂臉!)


好啦,今天的答題就到這裡啦,想了解更多美食和有趣的冷知識,快關注菲李吧,每天知道一點,你的魅力就多一點哦~


菲李


比利時是歐洲的一個小國,只有1100萬人口,作為西歐的十字路口,也是北約和歐盟的總部所在地。

比利時給我們的感覺,一直是個人畜無害般的存在,甚至有那麼一些些西歐北歐那些君主國家所特有的美好吧,但是在比利時的歷史上,它作為一個歐洲小國,對殖民地的血腥殘忍甚至遠超英法等世界殖民帝國。

1865年,利奧波德二世成為比利時國王,繼位後,就迫不及待地對非洲剛果展開了空前殘酷的統治,而他最著名的手段,就是砍手。

處於比利時殖民者統治下的剛果奴工每天要從事極其繁重的勞作,但是他們卻只能勉強果腹,即使如此,殖民者還要給他們強加看不到盡頭的勞動負擔和極其殘酷的懲罰。

如果奴工當天沒有完成工作任務,他妻子的一隻手就要被砍掉,下次再完不成,砍掉他妻子另一隻手。再有下次,就看他們孩子的手,再小的嬰兒都不放過。

在利奧波德二世統治期間,有近1500萬剛果人慘遭殺害。


雲中史記


聖人啊,沒想到你的背後竟是如此齷齪不堪!公主啊,你的慾望不得不讓我咋舌!偉大的詩人啊,你還能要點臉嗎?

兩大聖人背後竟有如此齷齪不堪之事

這兩大聖人是誰呢?當然不會是孔聖人和關聖人啦!他們是南宋的朱熹朱大聖人和晚清著名的南海聖人康有為!

先談談朱大聖人的那些秘史吧!拋開提倡女性纏足不論,單說朱大聖人的私事就夠顛覆你的三觀了。這些事主要記載於朱熹同鄉葉紹翁說寫的《四朝聞見錄》,這是一部頗有史料價值的史書,所記之事基本屬實,其中關於朱熹納美貌尼姑為妾的事便有明確記載。再有便是當時的監察御史沈繼祖也例舉了大量朱揭露朱熹言行不一的事蹟,主要有:朱熹的大兒媳在丈夫死後卻懷了孕;以兒女婚嫁喜慶的機會,大肆收受紅包禮金;以知名學者的招牌,開門辦學高額收費。還有朱熹這個人還特別迷信風水,曾三遷其父之墳,為其母親選墳地時,更是不惜毀他人祖墳!還真是“滅人慾,存天理”啊!

康有為在總體上可能稍遜朱熹一籌吧,不過在老牛吃嫩草方面絕對是行家。康有為提倡反對一夫多妻制,自己卻是擁抱著一個又一個的嬌妻美妾!40歲娶了第一個小妾梁氏,當時梁氏18歲;50歲的康有為在美國娶了第二個小妾,17歲的何小姐,後來又在日本娶了第三個小妾,市岡鶴子16歲。57歲時,娶了年芳17歲的廖氏,61歲時,娶了第五位小妾張氏,張氏才16歲!60多歲的康有為在泛舟時又看上了19歲的船孃。可惜了這些姑娘啊。

最好色的公主——劉楚玉

山陰公主劉楚玉的淫亂在歷史上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完勝什麼高陽公主,太平公主!不但與自己的親弟弟,當時的南朝宋國的皇帝劉子業有私情,更曾威逼利誘自己的姑父與其發生關係,只不過這件事未能遂其心願!不過她曾向弟弟劉子業索要面首(即美男子)的事卻是實實在在達成心願了。

劉楚玉曾說:“妾與陛下,雖男女有殊,俱託體先帝。陛下六宮萬數,而妾唯駙馬一人。事不均平,何至此!”,其弟劉子業聽後當即賜她面首三十人,於是劉楚玉天天過上了醉生夢死的生活。

宋之問與杜審言

宋之問和杜審言都是唐代初期著名詩人,宋之問是“仙宗十友”之一,也是律詩的奠基人之一;而杜審言也毫不遜色,是“文章四友”之一,也是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更值得一說的便是他還有個“詩聖”孫子——杜甫。那麼這兩人有著怎樣顛覆三觀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首先說這個宋之問,四個字形容就是“齷齪無恥”,為求富貴,曾相繼獻媚與武則天,二張兄弟,武三思,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特別是還曾一度妄想成為女皇的男寵,還寫了一首情詩給女皇(“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只不過武則天以他口臭的原因給拒絕了;再一個便是賣友求榮,自己被友人張仲之好心收留在家中,卻在知道好友要謀殺奸臣武三思時跑去告發,害得張仲之全家被殺,而自己卻因此升官。

杜審言用四個字來形容便是“狂妄自大”,不過他的人品比起宋之問還是好多了,下面看看他說過的那些狂言吧。

  1. “彼見吾判,且羞死!”,這是杜審言藐視上司蘇味道的一句話,意思是說自己的判詞寫得好,蘇味道看了一定會自愧不如到羞愧而死。
  2. “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用白話文來說便是:“我若寫文章,屈原、宋玉只配替我打下手;我若玩書法,王羲之見了都得北面稱臣。”
  3. 臨死不忘藐視眾人。杜審言臨死時,好友宋之問和武平一前來看望,杜審言對他們說到:“有我在世一天,你們就一天不得出頭。現在我要死了,你們應該高興才是,只可惜沒一個真正有才華的人能接替我啊!”

有沒有顛覆你的三觀呢?還有什麼其他的奇聞趣事記得留言分享哦!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前段時間熱映的《復仇者聯盟3》相信很多看過的觀眾一定還記憶猶新。電影中的滅霸一個響指就能消滅一半的宇宙生命體。滅霸這麼幹的理由非常清新脫俗,他認為生命體過度增長,必然會導致宇宙資源危機。消滅一半的人,人均資源便會翻倍,倖存下來的人就能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你以為滅霸的這種行為只是電影情節嗎?事實上,在歷史上真的就發生過這種事情!

十八世紀的英國,馬爾薩斯的《人口論》轟動一時。他認為人口以幾何級數增長,而生活資源只能按算術級數增長,必然會導致饑饉、戰爭和疾病的出現。馬爾薩斯呼籲,應該採取果斷措施,遏制人口出生率。這個呼籲,影響了英國政府。英國的立法部門隨之修改了一部向窮人提供資金的法律。因為政府高層認為,按照馬爾薩斯的理論,幫助窮人只會鼓勵他們生育更多的孩子,從而加劇貧困。

恰恰在當時,歐洲爆發了大規模的馬鈴薯病蟲害,馬鈴薯的產量大幅度縮減,以馬鈴薯為主食的愛爾蘭人受影響最大。歷史上著名的“愛爾蘭大饑荒”由此爆發。



那個時候愛爾蘭因為饑荒,餓殍遍野。絕望的愛爾蘭饑民希望中央政府,也就是英國能向愛爾蘭提供糧食救援,結果英國政客卻以愛爾蘭人是下等人為理由,拒絕了。

英國政府拒絕救助愛爾蘭災民,並不是因為沒有救助的能力。當時的英國正處於巔峰的維多利亞時期,國力居世界翹楚,號稱日不落殖民帝國。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愛爾蘭饑荒發生的同時期,英國政府舉辦了世博會,並且還發動了對中國的鴉片戰爭。明眼人都看出來,英國人有能力,而且有義務救助愛爾蘭。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災難發生後,英國採取消極放任的態度。不僅不向愛爾蘭救助,反而繼續讓愛爾蘭的小麥向英格蘭本土出口。不僅自己不賑災,還阻止其他國家的人道救援!



說到這裡,再稍稍講一下英國和愛爾蘭的百年曆史。

在歷史上,愛爾蘭與英格蘭曾是並列的兩個島國。十二世紀末時,英王國王亨利二世利用愛爾蘭內訌的機會,率軍登陸了愛爾蘭,以武力強迫各路諸侯向他宣誓效忠。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英格蘭人改信新教,而愛爾蘭人則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因宗教信仰不同,彼此之間便產生了矛盾。之後,英國人加快了殖民愛爾蘭的腳步。大批英格蘭的新教徒來到愛爾蘭北部的厄爾斯特省,用了十年的時間建立了第一塊殖民地。

英格蘭的新教徒在愛爾蘭肆無忌憚地的掠奪土地,到了愛爾蘭大饑荒前夕,愛爾蘭九成以上的土地掌握在英國人的手中,愛爾蘭人不得不向英國地主租種土地。這也是為什麼,愛爾蘭大饑荒的同時,英國政府能還能從愛爾蘭源源不斷的徵調小麥到英國本土。因為愛爾蘭的土地,都掌握在了英國人的手裡。


外表貌似紳士,實際一肚子壞水的英國人打心眼裡瞧不起愛爾蘭人。他們認為愛爾蘭的垃圾人口太多了,需要通過饑荒來控制。最終,英國人的目的實現了,愛爾蘭四分之一的人口死於饑荒,一半的人口流亡海外(主要流亡到了美國)。因為這件事,英國和愛爾蘭結下了樑子,埋下了日後英帝國解體的種子。甚至二戰期間,愛爾蘭與納粹德國關係曖昧,在英國人的背後拆臺,都與這一事件有關。

比較可笑的是,英國現在跪在地上給美國人當小弟。而美國的民族構成中,愛爾蘭後裔是僅次於德裔的美國第二大族群。愛爾蘭國內人口不過區區四百萬,但生活在美國的愛爾蘭人至少有三千萬。這些美裔愛爾蘭人的祖先,當年就是被英國政府給逼到美國去的。美國曆任總統中,有三分之一具有愛爾蘭血統,比如家喻戶曉的肯尼迪、尼克松、大小布什、克林頓總統等。(奧巴馬也有愛爾蘭血統)

這個結果,簡直太諷刺了。英國人處心積慮的打壓愛爾蘭人,對他們如牲口一般。結果反倒讓這個民族在北美大陸開枝散葉,現在的愛爾蘭裔美國人比英裔美國人還要多。頗有一點喧賓奪主的意味在裡面。

當年愛爾蘭是英國的領土,愛爾蘭人是英國公民。英國政府對自家兄弟都這樣冷酷無情,對待殖民地的螻蟻,也就可想而知了。

當時的印度,世界第二大人口聚居區,現在也是。印度的恆河平原,本來是僅次於北美的肥沃良園。為了榨乾殖民地的利潤,英國不惜把英屬印度的大片農田開闢為種植園,種植茶葉和罌粟等經濟作物。茶葉運回歐洲,罌粟做成鴉片賣到中國。至於印度人,什麼都得不到,連吃飽飯都成問題。這就在客觀上導致了印度的人口的饑荒問題。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經說過:“我討厭印度人。他們是殘忍的民族,有著野蠻的宗教。饑荒是他們自己的錯,他們繁殖起來像兔子。”



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從某種角度來說,馬爾薩斯的《人口論》為英國人的種族滅絕政策在提供了理論基礎,還為英國政府在道義上找藉口進行開脫。

好萊塢拍過四部《人類清除計劃》,很多觀眾看後都覺得電影拍的太扯蛋,人性怎麼可能如此醜陋?然而這些人不明白,真實歷史上的人性,比電影中更加醜陋!


Mer86


歷史上很多事情總是能讓人感到震驚,顛覆對歷史的認知,下面簡單說幾個。



鑿壁偷光的學習榜樣竟然成為了貪汙犯

西漢時期,匡衡年幼非常努力讀書,但是因為家中貧困,買不起蠟燭。而努力上進的匡衡為了晚上也能夠讀書,所以在牆壁上挖了一個洞,藉助鄰居家的光亮來讀書。後來匡衡也因為才學成為了朝廷大官。



公元前36年,匡衡成為了漢朝丞相,封樂安侯,總理全國政務,可以說是位極人臣,成為了一代讀書人的典範。

但是,匡衡卻利用手中的權力和地圖的失誤,非法侵佔食邑封地4萬多畝,結果被人舉報,漢成帝時,被罷免了所有職務。兜兜轉轉走一圈,最終又成為了庶人。



四歲能夠讓梨的孔融竟然因為不孝而死

孔融是孔子20世孫。千百年來,一直流傳孔融讓梨的故事,說明孔融幼年的時候就知道長幼尊卑,懂得謙讓禮儀。成為了聰明、道德的代表。



但是在孔融成年之後曾經發表過不孝的言論;“一個是說父與子,沒有恩義,只是情慾發作而已。母與子也沒有關愛,只是一件東西暫存在瓦罐之中,倒出來就沒有關係了。”還有一個言論是;“如果鬧饑荒的時候,父親對自己不好,寧可把東西給別人吃。”

孔融被曹操處死之時,他的兩個兒女也不感到悲痛,反而繼續著自己的遊戲,別人問他們為什麼?二人答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最終曹操聽說了這件事後,把這兩個孩子也處死了。



一生只娶了一個老婆的皇帝

一般我們印象中皇帝都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後宮佳麗三千,妻妾如雲。即便是諸侯王也擁有一個王后、3夫人、9嬪、27世婦、81御妻,共計121老婆。

但凡是都有例外,明朝時,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僅僅娶了一個老婆,過起了一夫一妻制的生活。即便是眾多大臣強烈要求皇帝為國家著想,多娶幾個妃嬪延續子嗣,也都被朱佑樘拒絕了。


清朝的剃髮令竟然是漢人挑唆

滿清入關之後,多爾袞下達了剃髮令,規定全國各地從文件到達之日算起,十日內必須剃髮易服。

實際上,這條命令是漢奸孫之獬的建議。

清軍入關之後,迅速佔領了北京,所以孫之獬也就投降了。因為當時投降的人很多,所以孫之獬也並沒有受到指責。



但是,孫之獬為了迎合滿清朝廷,選擇了剃髮易服。但是朝廷分為漢班大臣和滿班大臣,滿班大臣認為孫之獬是漢人,不能和自己站在一起。漢班大臣看到孫之獬剃髮易服,也不許他入班。孫之獬感到羞愧難當。所以奏請了多爾袞,請求讓漢人也剃髮易服,因此才有了讓人痛恨的“剃髮令”。

不過,最後孫之獬在老家之時,被反清志士生擒,為了解恨,人們把他頭上用錐子栽了很多頭髮,最終還把孫之獬給大卸八塊了。



嘉定三屠的主使竟然是漢人

清朝在穩定北京局勢之後,開始攻打南明政權,在接連攻下南京、杭州、蘇州等地之後,多爾袞也下令南方百姓需要剃髮易服。

剃髮令在嘉定引起了強烈的反抗,百姓積極的展開防禦,這時原來投降清軍的將領李成棟,開始攻打嘉定城,最終攻破城池後,因為自己弟弟在這次大戰中被殺,開始第一次屠城。一日之間屠殺百姓3萬餘人。



屠殺數日之後,李成棟認為嘉定已經穩定的所以選擇退軍,但是剩餘的百姓又開始了反抗。李成棟再次開始屠殺,城中百姓因此被屠殺殆盡。

二次屠殺之後,嘉定已經成為了空城,過了20多天,嘉定周圍的殘餘明軍和百姓進入了嘉定城。李成棟率軍第三次攻下嘉定,這一次屠殺,嘉定周圍的百姓也被屠戮殆盡,雞犬不留。



號稱“千古一完人”的曾國藩,竟然大肆屠殺無辜百姓

曾國藩一生功績卓著,為清朝鎮壓太平天國,開創洋務運動,被清廷稱之為“千古一完人”。

而曾國藩一生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但是湘軍在攻打太平天國時,可以說是逢城必屠,屠殺百姓不下百萬之眾。



數次的屠城之中,最著名的有三次。

1858年屠江西九江,守城將領及其家屬2萬餘人被殺,之後屠殺城中百姓數萬人。致使江水為之淤堵。

1862年屠殺安徽寧國府,基本把城中百姓屠殺殆盡,城中屍體數月之後尚無人清理。

最出名的就是1864年,攻克南京之後。縱兵劫掠城中百姓,姦淫婦女。而且三日內屠殺城中百姓十萬,之後又屠殺數日之久。一座擁有百萬人口的都市,在太平天國滅亡11年後,也僅僅恢復到了50萬人口。由此可見當時屠殺百姓之重。



最大的偽聖人康有為

康有為,近代史上一個風雲人物,戊戌變法讓他聲名遠揚,晚年提倡孔教而被當時的社會公認為“南海康聖人”。



康有為一生最有名的照片就是上面這張與光緒皇帝的合照,但是這一張照片卻是假的。是康有為;為了出國騙取華僑的錢,而故意偽造的。

當時康有為在國外,大肆宣傳募捐是為了扶持光緒皇帝掌握政權,讓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然而當康有為拿到錢後,開始大肆置辦產業,投資房產、銀行、酒店等等。



除此之外,康有為一直宣傳一夫一妻制度,多次在公共場合抨擊一夫多妻制。但是他自己卻娶了6任妻子,除去原配之外還娶了5房姨太太,甚至還有日本人。

40歲娶17歲二姨太;梁隨覺

50歲娶17歲三姨太;美籍華僑何旃理

56歲娶16歲四姨太;日本妻子市岡鶴子

56歲娶五姨太;廖定徴(年齡不詳,18歲左右)

61歲娶19歲六姨太;張光


我是越關


其實長期以來我們中國人對自己所謂的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以及他的儒家學派都有很多誤解,其實過去對他的理解出現了不少偏差,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孔子的思想到底有哪些被人曲解了,有的可能會顛覆我們的三觀。

首先就是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話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大家:並非孔子所言。證據是孔子的弟子曾參對自己的父親異常孝順,以致於父親每次打他,他都默默忍受從不逃離。結果孔子一度拒絕曾參在自己門下學習,理由是父母有時會因為過於憤怒而出手教訓孩子,如果父母出手輕就忍著,如果出手重就躲開,曾參一味忍受萬一要是被打死了豈不是令其父終生都要揹負殺子的罪名和喪子的痛苦生活下去嗎?這話對我們今天依然適用:父母生育養育之恩大不大?但父母能代替我們生活嗎?當自己和父母觀點不一致時要不要完全順從於父母呢?我給大家舉一個很經典的案例:海瑞因父親早逝而由寡母撫養成人,所以他一生孝順母親,可他的孝順逐漸異化了——海瑞娶妻之後母親竟和小兩口共處一室,時不時會干預一下夫妻之間的私密問題,更糟的是海瑞的夫人沒能產下男丁,於是婆媳關係處得一塌糊塗,這種關係僵持到什麼程度呢?海瑞的兩任夫人死於自殺。海瑞一生以忠臣孝子自居,但孔子若在估計得大嘴巴抽他。

有人說:孔子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這話其實孔子壓根沒說過,而且孔子極端反對這種思想——孔子認為:聞道不是終極目標,要將自己聽聞的道理應用於實踐解決實際問題才是終極目標。如果我們早晨聽說一個道理,還沒來得及實踐,晚上就死了,請問這個道理對改善我們家人的生活或者推動社會發展有何意義?如果真發生這樣的事那不是徹頭徹尾一出杯具嗎?

也有人說:孔子說過父母在不遠游。照此邏輯:那些為實現理想信念,為改善家人生活而遠離父母在外打工者以及那些遠離父母為祖國守衛邊疆的戰士全都不孝。其實孔子的原話是“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就是說父母尚在儘量不要遠離他們,但有正當理由的只要和父母打好招呼是可以遠行的。

還有人以為:以德報怨是美德,孔子的弟子中就有這樣的人並且還一本正經去問孔子,結果孔子反問道:“以德報怨?那又用什麼報德呢?”其實孔子從來沒說過以德報怨的話,而是說的以直報怨——即使別人做了什麼讓我們怨恨的事情,我們也要以公正客觀的態度去對待他。

還有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不上大夫”即大夫以上犯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獲得某些寬宥,如他們一般不被處以殘損膚體的肉刑,必須處死者在郊外執行等等;所以因為如此,主要是因貴族內部,不同程度上總有一定的血緣關係,為了在廣大被統治者面前保持貴族作為一個整體的尊嚴,也不宜讓他們終生帶著曾受刑辱的標記.“禮不下庶人”,即庶人忙於生產勞動,又不具備貴族的身份和禮所要求的物質條件,因而不可能按貴族的各種禮儀行事,這些禮也不是為他們而設立的。並不是說大夫犯罪不負刑責,只是不負肉刑,因為貴族階層重視名譽;不是說不用禮遇庶民,而是說不要用繁文縟節去限制約束他們,因為禮法禮教本就是用來限制約束貴族階層的。

除了這些被誤解曲解被斷章取義的儒家言論外,還有一件事例可能也會改變我們既有的認識: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如果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的,回國後就可以到國庫中報銷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端木賜)在國外贖回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不接受國家賠償金。孔子說:"你做錯了,從今以後魯國人就不再願意為在外的同胞贖身了。你如果接受了國家的補償金並不會損害你的行為;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錢,別人就不肯再贖人了。又有一次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為了感謝他就送了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說:“這下子魯國人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其實這幾乎就是道德綁架的古代版故事,比如我們今天應該經常能聽說:某某企業家或者明星出席慈善活動被逼捐,甚至有人說:”這點錢不過是九牛一毛,他捐錢其實是為了出名。“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大家:這麼想就對了。其實絕大多數出席慈善活動的企業家和明星都是懷著造福社會和自己出名的雙重目標的,但正如孔子所說:一個人在見義勇為的行為中獲得了利益是不是就不算見義勇為了呢?如果是我們每個人在見義勇為的行動中只有成本付出而不能收穫利益,久而久之誰還會做好事?有人說:我高風亮節不圖回報,這是您的覺悟,但不能要求每個人都這樣做,畢竟趨利避害的自私屬性是大自然賦予物種的生存本能——我們每個人首先是站在自身立場看問題的。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顛覆三觀就是顛覆了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你之前所接受的知識完全相反,這種相當於冷知識,也就是說跟我們現在大部分人所認知的歷史是相反的。

NO.3:梁山伯與祝英臺

梁山伯是明朝人、祝英臺是南北朝人,兩人之間相差了近八百年的時間,這是要穿越的節奏,祝英臺是個女俠,經常劫富濟貧,結果在盜取太守家的珠寶時中了埋伏死於亂刀之下;而梁山伯是縣官,死後入葬的地點正好是祝英臺所葬的位置,後來乾脆把兩人埋在一起,紅色碑是祝英臺、黑色碑是梁山伯,因此後人杜撰了這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NO.2武大郎和潘金蓮

說句實話,潘金蓮這個鍋背了這麼久,是大家瞭解真相的時候了,正史記載潘金蓮是知州家千金,也是個賢妻良母,並不是《金瓶梅》裡的人設那樣,而武大郎原名武植,也是個七尺男兒,雖然出身貧寒,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當上了山東陽穀縣縣令,和幫助過自己的老丈人的女兒潘金蓮結為夫婦,二人恩愛如初,孕育四子,白頭偕老。

就是因為武植成功後,曾經幫助過他的發小來投奔他,只是過了許久也沒有安排發小一官半職,所以發小一氣之下不告而辭,在路上一直說武植的壞話,正好遇見武植懲治過的西門慶,二人就這樣詆譭他們夫婦二人。實際上武植在給發下蓋房子,還準備給錢讓發小創業。

N0.1草船借箭並非諸葛亮所為

《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引注《魏略》記載:孫權和曹操對峙時,一直主動出擊,引曹操出戰,可是曹操就是堅守不出,於是孫權親自站在船上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營水寨前,結果曹操一看,孫權親自上陣前來勘察,於是下令放箭,不讓孫權靠近,這些箭頃刻間都射中到船上,孫權眼看船往一邊傾斜,於是下令調頭,最後兩邊均有木箭,就把船開回去。而這件事卻在三國演義中成了諸葛亮的傑作了。

類似這樣顛覆三觀的還有鑿壁偷光的匡衡,他的故事家喻戶曉,可是他長大了卻是個貪官;三國時期的張飛,印象當中五大三粗,可實際上人家眉清目秀,還擅長書畫;還有孔融,孔子的後代,也是尊崇儒家思想,可是你能知道“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缻中,出則離矣。”這段話是他說出來的嗎?(意思是父親有什麼好親的,無非就是當時為了自己的慾望而已;母親有什麼好親的,無非就是借用她的肚子裝了下自己而已。)


羽評歷史


1.鍘美案

陳世美因為拋妻棄子被世人皆知,歷史上也的確有這個人,但卻是個大忠臣。

陳世美為官期間,有同窗求他辦事,但被陳世美拒絕,於是這個同窗就編造了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戲曲《秦香蓮》,沒想到後來火了,陳世美也因此變成了小人形象。



2.康有為

康有為自稱自己為聖人,口頭上反對一夫多妻,自己卻一妻六妾。戊戌變法失敗後,六君子慷慨就義,康有為逃到日本逍遙快活。

3.張飛

歷史中的張飛並非影視劇裡面滿臉大鬍子的形象,他長相帥氣,書畫很好,兩個女兒都嫁給劉禪,稱大小張後。


4.康熙

康熙米半的身高,由於小氣候出過天花,滿臉麻子,並沒有《康熙微服私訪記》中張國立高大帥氣。

5.李元霸

唐朝第一勇士李元霸,歷史上並沒有此人,是虛構出來的。

6.孔融

孔融是孔子的後裔,孔融讓梨的故事更是婦孺皆知,然而孔融卻因為發表不孝的言論,被曹操殺了。

7.支那

“支那”原是日本對中國的尊稱,梁啟超的筆名是“支那少年”,甲午戰爭後,支那一詞才變味,成了諷刺的蔑稱。

8.空城計

諸葛亮的空城計也是虛構的,但歷史上的確有人用此法退過敵兵。


9.焚書

乾隆修《四庫全書》時毀掉的書籍,要比秦始皇焚書坑儒毀掉的多得多。

10.蔡倫

發明了造紙術,但他的發家史也是教科書級的,被稱為軟飯界的鼻祖。


城郊賓館老闆


1、秦始皇的暴君之名,焚書坑儒之舉被無限放大(據說只是坑殺了幾個江湖術士),而統一六國對中國大一統局面的構建之功、以及對中國往後兩千多年社會格局的影響卻提之甚少,不知道暴君之名暴在哪裡?;2、隋煬帝楊廣被塑造成千古罪人,弒父篡位、橫徵暴斂,殊不知煬帝在位修運河、開創科舉制、開疆拓土對後世之影響深遠,豈是一句暴君能夠概括的?若不是帝國根基未穩而三徵高句麗、又修大運河,又豈會二世而亡?3、紀曉嵐在流行的民間傳說和電視劇中與乾隆這對君臣的關係是十分融洽的,其間充滿信任、調侃和幽默。這是經過美化了的描寫,歷史上並不如此。實際上紀曉嵐不過是乾隆蓄養的文學詞臣而已。並且妻妾成群,一生娶了一妻六妾,頗好色,一日要臨幸女子數人、一日至少要行房五次,清晨、上午、中午、黃昏、睡前定各要一次。其他偶發事件,還不計算。紀曉嵐如一日無女色則“膚欲裂,筋欲抽”。編輯《四庫全書》時數日單身當值,竟然“兩睛暴赤,顴紅如火”。乾隆帝見而大驚詢問,紀曉嵐就實話實說,皇帝大笑,遂賜兩位宮女“伴宿”,享年82歲,實在是讓人羨慕不已。4、太平天國被堂而皇之的粉飾為正義之師,甚至是社會主義的雛形,殊不知十六年的太平天國事件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是毀滅性的,屠城、人相食事件時有發生,夫妻不能同寢等荒謬之事也被歌頌,從其起義的目的到制度、統治期的執政能力都毫無先進性可言甚至是倒退,腐敗叢生、內耗不止;請問還有沒有其他足以毀三觀但確實真實的歷史?





khlm008


1:被人稱為合縱連橫的蘇秦與張儀

合縱連橫的蘇秦與張儀不是同一時代的人物,或者說。蘇秦的對手是張儀,而張儀的對手卻不是蘇秦,而是另外一位能人,公孫衍。而且蘇秦也是一個鼠目寸光的人。他最大的成就就是用反間計幫助燕國削弱了齊國,使得秦國成為單挑霸主。

2:十二歲的上卿甘羅

甘羅12歲因功封為上卿,世人皆贊其天縱之才。但是他也因為小小年紀玩弄政治而早逝。被封上卿之後的甘羅急欲向秦國權力中心靠近,以期恢復先祖之榮。當時的秦國嬴政尚之比他大三歲。實際上是由呂不韋在當主持人。呂不韋有件頭痛的事,那就是與太后的私生活已經力不從心,李斯當時在他家當門客,知道了他的煩惱,告訴他有嫪毐這個人,這個人有什麼長處。呂不韋也是一點就透。於是他叫李斯去幹這件事,李斯不幹。被甘羅知道了,他認為這是獲得呂不韋信任的好機會,於是請命去做了給秦王母親安排情人的事,結果可想而知。

3:正話反說誤性命的李斯

其實在秦二世之時,與趙高同流合汙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李斯還是政務之上一把手。因為長時間被趙高威脅對始皇帝之死秘不發喪而逐漸失去權力,錯過反擊機會,導致被趙高以謀反罪琅璫下獄。期間二世念他國家柱石,又幫他得到帝位,便也沒想殺他。叫趙高審訊他,趙高是個什麼人大家都知道,既然是特意整你,那怎麼會手下留情?於是派人用刑逼迫李斯,最開始,趙高派人假裝二世的太監來問話,問他是不是有冤屈,李斯信以為真,就說自己是冤枉的,結果換來一頓毒打。又如此反覆之後,趙高派獄卒假意與李斯聯絡,說不忍看李斯受苦,可以幫李斯。李斯又說自己是被冤枉的。結果又是一頓毒打。之後不管李斯說什麼,都會受刑。後來李斯怕了,不管誰來問都說自己有罪。等到秦二世真的派人來的時候,李斯也以為是趙高的計策,於是寫下著名的《獄中上書》,證明自己有罪。這是李斯一生中第二次正話反說,而第一次,是在秦始皇下逐客令之後於曠野之上所著的《諫逐客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