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市場波動的確需要克服一些心理衝擊

早上開盤前的微頭條裡說了兩三句話,大概想提醒大家別被一兩天勝利衝昏頭腦的意思。其實,投資過程中,一旦策略確定下來,在策略的判斷方向上,市場的波動總會給策略的堅持帶來來回思想上的衝擊。因為再牛的市場都不會是沒有任何波動的直線向上,而相對低頻的趨勢策略是需要我們自身去過濾掉一些策略無視的市場波動行為的。

這個過濾日常波動的過程,對很多人來說是痛苦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比如當前TI策略就是沒有提示A股市場配置加倉,機器人也在減倉,但這兩天市場是上漲的,似乎策略錯了。事實上,市場也可能向下,如果那樣,按照TI策略空倉就免受損失了。所以其實過濾掉波動向上的痛苦,往往是沒賺到的貪婪心態在作怪。很多人受到這種心理上的衝擊後,糾結萬分,一覺醒來決定趕緊上車。然而這種未形成確定性趨勢的行情如此操作,風險還是太高,很多人短期也就是這樣被套進去接盤的。

也有人短期交易技術非常過硬,信息來源廣、可靠性高,但這種人相對於整個投資者群體而言,肯定是鳳毛麟角,我自己反正是做不到的。很早之前我給別人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也是想說盡量不要太頻繁的交易。即使是每次交易判斷正確概率在75%的高手來講,買賣一個回合兩次都對的概率就剩下55%多一點了。再考慮上每次交易獲利的多少等等因素,期望收益未必能為正。高手尚且如此,一般投資者還是順勢而為,“晚點入場、早點離場”,少賺好過虧損。

有人說起TI策略如果看到結果晚了,滯後操作是不是可能不管用。有這種疑問很正常,比如大家看我公眾號的推送發現TI策略提示可以配了,但可能你看到文章的時候當天已經休市無法操作,而滯後操作。這時候肯定TI策略的效果會打折,至於在過去三年裡滯後操作回測結果如何,請看下圖。帶箭頭的虛線為滯後TI策略提示一天進行操作的淨值趨勢,效果打折明顯,但有策略仍勝過無策略。主要問題還是出在滯後操作,“股災”沒躲過。

過濾市場波動的確需要克服一些心理衝擊

上個週末無聊的時候在Wind上選了些數據,把一些數據進行了一些合成,進一步把合成信息用“灰度圖”進行顯示。大家先看看就好,裡面包含的信息怎麼解讀給大家,我暫時還未想好。大致思路就跟醫院裡醫生幫你看拍的片邏輯類似,醫生通過給人體照光診斷,我大概也就是給股市拍個片,看看情況吧。大家目前瞭解到下面這句話的程度即可,圖片整體變白,則市場情況近期可能在轉樂觀;若圖片整體變黑,則市場情況近期可能轉悲觀。對應的也就是我做了個景氣值,值越高呢,情況也就越樂觀。如下圖所示:

  • 今年以來的全市場信息灰度圖顯示(景氣值:0.4238

過濾市場波動的確需要克服一些心理衝擊

  • 本月全是市場信息灰度圖顯示(景氣值:0.7425

過濾市場波動的確需要克服一些心理衝擊

其實呢,5月也還沒幾天,暫時看來5初這幾天行情較今年以來的行情似乎有比較明顯的改善。但TI策略尚未提示,所以我覺得還不能夠過於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