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一首“失调名”博得美人心

东风捻就,腰儿纤细。

系的粉裙儿不起。

近来只惯掌中看,忍教在,烛花影里。

更阑应是,酒红微褪。

暗蹙损,眉儿娇翠。

夜深著两小鞋儿,靠那个,屏风立地。

书生一首“失调名”博得美人心

这首词活灵活现的写出一位女子的花容月貌,又表达出了对这女子的怜香惜玉之情,辞藻清丽,文采斐然。由于这首词的名调已失,所以后人便将此词称作“失调名”。

这首词是古代一位书生为博得一位名妓的青睐而作。话说在南宋时,越州是一个商贾云集,文人汇聚的地方,十分之繁华。当时,在越州有一位名妓,不仅生的小巧玲珑,美丽动人,而且才华出众,深得当地名流的青睐。

就这样,这位名妓的才貌远播千里,就传到了一位痴情书生那里。这位书生竟不辞辛劳,不远万里来到越州拜访她,只为一睹芳容。

书生一首“失调名”博得美人心

然而,就当书生赶到时,名妓正在陪一位官员饮酒,根本没有时间接待他。

但是书生用情至深,一直等待着她。中午格外炎热,他就站在太阳底下等待,被炎炎烈日炙烤。下午下起了瓢泼大雨,他任凭雨水淋得湿透也不放弃。就这么等啊等,一整天都过去了。

书生也是等急了,就送了这首《失调名》进去,哪知道,名妓大约是喝的有点微醺了,只瞟了一眼词稿便丢在了一边。

有趣的是,名妓陪伴的官员竟对这首词充满了好奇心,待他读完,不禁拍案叫绝,马上请那位书生进来,并与那位名妓说:“你俩真是郎才女貌,这样吧,你从良与这位书生结成百年之好吧。”

书生一首“失调名”博得美人心

两人一听,千恩万谢,由此一桩良缘便促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