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人……(真實故事)

娘死的時候,康華剛剛大學畢業。

娘得是的一種叫什麼淋巴癌的一種病。從發現病情到死亡,中間短短相隔不到一個月。娘就這撒手去了,一點商量的餘地都沒有。死的時候,還不到48歲,人們都說,這是老天不長眼,康華剛好可以拿錢了,可憐的娘卻沒福消受,就這樣去了。常言道好人不常命,偏偏娘又是一個可憐的好人,所以,娘死的時候,整個山村的人都為之惋惜,為之落淚。更有兩個男人是哭得死去活來,肚腸寸斷,連山水也為之動容。

這兩個男人就是康華和他的跛腳老爹。

那山,那水,那人……(真實故事)



哭喪的時候,跛腳老爹一點一點細數著娘在世的時候所受的苦。

娘10歲的時候,作為童養媳嫁給了爹。爹的腳自小就有毛病的,所以娘嫁過來其實一直是在給爹當保姆。爹的病治了一輩子,爹就在孃的脊背和攙扶下度過了這一萬多個日日夜夜。娘除了給爹治病,還得要種莊稼,養活家裡的這幾張口。別人家的男人扶犁耕田,娘卻只能一個人起早貪黑用鐵鍬挖;別人家的男人背藥桶給莊稼打農藥,娘卻一切只能自己做。有一次,娘因農藥中毒差點就死在地裡,好在有人發現及時,娘算是撿回了一條命。爹的藥費和康華的學費象兩座大山,壓得娘喘不過氣來。等到康華長成小夥子的時候,懂得了孃的辛苦,於是康華為了減輕孃的負擔,想輟學回家幫娘一把。可娘死活不依康華。娘說,她寧願累死也不讓康華輟學,只要康華出息了,成“國家的人”了,娘就寬心了。

那山,那水,那人……(真實故事)



所以康化記住了孃的話,終於成了“國家的人”了,可娘卻走了。走到那個再也不用操勞的地方去了。娘走的時候,拉著康華的手說:“娘終於可以休息了,可以去那個地方睡個踏實、安穩覺了。你爹我就交給你了。”

……

康華記住了孃的話。為了好好照顧爹,康華把爹帶在自己的身邊,帶到了那個滿是鋼筋水泥混合結構的城市。同時,康華還帶去了另外一個人,一個小學還沒畢業班的山裡妹子,作為康華的媳婦身份。找這樣的一個鄉里妹子做媳婦,康華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康華的意圖很明顯,就是為了自己的媳婦能夠接受自己的跛腳老爹,並且能夠好好地照顧爹。康華不敢找城裡的人做媳婦,那是因為,康華怕城裡人嫌棄鄉里人,怕日後自己的跛腳老爹受苦。

那個山裡妹子跟著康華走的時候,整個山村的人都在說,這是麻雀飛了鳳凰的枝頭了。每一個鄉親都投來羨慕的目光。羨慕老爹也羨慕那個山裡妹子。

那山,那水,那人……(真實故事)

如果這一切都是按照康華的預想發生,也許到這裡就沒有故事了。可結果卻不是這樣。開始的時候,那個山裡妹子到是對跛腳老爹還不錯,可是等過了一年多以後,他們的孩子出生了,家裡的事務多了,山裡妹子開始嫌棄跛腳老爹了。嫌棄跛腳老爹幫不上忙還礙手礙腳。平常康華上班不在家,跛腳老爹就成了媳婦的出氣筒。這些事情,跛腳老爹卻不太願意跟兒子說,因為他怕兒子和媳婦又吵架。因為跛腳老爹知道,兒子和媳婦之間每次的爭吵都是因為自己。為了他們小兩口的和平相處,經過左思右想,跛腳老爹決定離開兒子。離開這個滿是鋼筋水泥,卻沒有半點人情味的城市,回到生養自己的那片土地。當跛腳老爹跟兒子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結果當然很清楚。遭到康華的強烈反對,康華跪著跟爹說,“爹,你有什麼苦你說出來,娘一輩子只吃過苦,卻從未享過一天的福。娘走的時候,讓我好好照顧您老,你現在是這世界上我唯一的親人了,如果是她讓你有什麼過不去,我要的會是你,而不是她!”

這個她當然指的是兒媳婦。

那山,那水,那人……(真實故事)

兒子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跛腳老爹也只好斷了回家這個念頭。

可媳婦依然半點沒有改變,甚至還有點變本加利。兒子不在家的時候,又開始對跛腳老爹惡語相譏,冷嘲熱諷、精神虐待。長期這樣的折磨讓跛腳老爹痛苦不堪。

一邊是兒子的家庭,一邊是媳婦的惡語加虐待,這讓跛腳老爹夾在中間有苦難言。是媳婦的一句咒罵提醒了老爹。“你還不如去死了好!”

老爹想了想,是的,死了這個家庭才會安靜平靜了。而且自己也可以去陪自己受苦了一輩子的老伴了。

……

那山,那水,那人……(真實故事)

老爹真的走了,吃的是安眠藥。是常常藉口睡不著覺攢下來的安眠藥。

康華把老爹送回那片山裡的時候,全村的人又都在為之哭泣。都說,沒想到老爹也是這樣的苦命。

同時,康華也送回了那個山裡妹子,據說是離婚了。

那山,那水又恢復了寧靜,日子又如從前。

那山,那水,那人……(真實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