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情人节所流传的最著名字帖之一!

月三上巳节:曲水宴天地 兰草沐身心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旧俗以此日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叫做祓禊、修禊、禊祭,或者单称禊。魏晋以后把上巳节固定为三月三日,此后便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春秋时期,上巳节就已流行开来,人们在这一天祓除畔浴。《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便是对此情形的记载。

古代情人节所流传的最著名字帖之一!


三月初三上巳节,正是春风送暖,百花盛开的时节,因此春游踏青、外出赏花也是此节日的重要内容。

元人马臻《霞外诗集》卷九《西湖春日壮游即事》诗云:“镂玉雕琼簇闹午,珠花翠叶缕金兰。东家年少贪游冶,正值明朝三月三。”三月初三,春泉涌动,落英缤纷,清溪水岸,宜曲水流觞。

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也不晓得发生过多少次“曲水流觞”的风流雅事,但最著名的其中之一就有羲之雅集兰亭集序。

古代情人节所流传的最著名字帖之一!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四十余位文人雅士来到当时的绍兴兰亭修禊,同时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赛诗会。

他们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

聚会结束后,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古代情人节所流传的最著名字帖之一!


古往,今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喧闹,狂欢,与春天争奇斗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