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东征中牺牲的唯一外籍将领,死后手下成为了中将!

中国开国将帅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武元博,越南人,也就是有双国籍将军之称的洪水。其实在中国革命史上,有很多外籍将士,有一位朝鲜籍军官的资格比洪水将军都要老,曾担任过红军军长。

他是东征中牺牲的唯一外籍将领,死后手下成为了中将!

这个人就是毕士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比许多中国将领的资格都要老。为什么会是这样?其实中亚的很多国家,在清末以前都曾是中国的藩属国,比如李白就出生于吉尔吉斯坦。毕士悌是一名朝鲜人,1898年出生于朝鲜平安北道,原名叫金勋。

他是东征中牺牲的唯一外籍将领,死后手下成为了中将!

22岁的时候,他便来到中国,为什么来呢?大清虽然积弱,但是廋死的骆驼比马大,他是来中国学习的。他考入云南讲武堂,是当时比较有名的军校,他的学长有朱德和陈奇涵。大家都知道,陈奇涵后来还担任黄埔军校的教官,1955年评为开国上将。

他是东征中牺牲的唯一外籍将领,死后手下成为了中将!

毕士悌的经历和陈奇涵一样,讲武堂毕业后,他在黄埔军校担任教官。是解放军将领中为数不多的黄埔教官,黄埔军校当时开开办,他就是教官,所以很多开国将帅都曾称他为“老师”,比如林彪、徐向前等四位元帅都毕业于黄埔军校,有32位开国将军从黄埔走出来的。

他是东征中牺牲的唯一外籍将领,死后手下成为了中将!

毕士悌,担任黄埔教官的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过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回到满洲,担任东满特委军委书记。1934年长征前,他在苏区担任红二十三军军长、红一军团参谋长。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是毕士悌的生前战友。

他是东征中牺牲的唯一外籍将领,死后手下成为了中将!

毕士悌担任过红一军团参谋长,他如果不不在东征战役中牺牲,那么至少是中将。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他的部下韦杰后来都是中将。1936年长征后,他壮烈牺牲:红军东征,223团偷渡黄河时被阎锡山晋绥军的河防团发现,立即强渡黄河,当时毕士悌是改编后75师参谋长,渡过黄河后团参谋长韦杰带人打下的大地堡,指挥部队扫清地雷。

他是东征中牺牲的唯一外籍将领,死后手下成为了中将!

这时师参谋长毕士悌也带着警卫员走进了大地堡,高兴地说:“韦杰,非常棒啊!“

韦杰向毕士悌汇报说:“参谋长,前面有一个核心大地堡和一个小堡没有打下来,部队正在围攻。”

毕士悌看了看地图,马上说道:“韦杰,走,我们一起去前边看看。”

他是东征中牺牲的唯一外籍将领,死后手下成为了中将!

敌人顽抗,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毕士悌建议韦杰用俘虏来的军官喊话。这招果然凑效,碉堡里的敌人一个个出来投降,不过当时还没有全部缴械出来。结果,“啪——”打了一枪,正好击中了毕士悌,腹部受伤。团参谋长安排卫生员将师参谋长毕士悌照顾好。

他是东征中牺牲的唯一外籍将领,死后手下成为了中将!

韦杰将军

激战都第二天拂晓,韦杰得知师参谋长牺牲的消息,泪水还是忍不住滚落下来。19年后,当年75师的223团参谋长韦杰被授予解放军中将。如果当时担任师参谋长的毕士悌不牺牲,活到此时的话,那会是什么军衔呢?为中国解放牺牲的将士,都值得我们敬佩和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