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區:主導產業強勢崛起 千億級集羣雛形初現

江北新區:主導產業強勢崛起 千億級集群雛形初現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作為國家級新區,江北新區要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離不開產業的支撐。而產業培育關鍵在於產業鏈的打造,關鍵在於龍頭企業的培育。龍頭企業越多,產業鏈就越豐富,產業的帶動性就越強,產業集群輻射力就越大。

  三年來,江北新區緊扣“4+2”現代產業體系,聚焦“ 兩城一中心”建設,圍繞培育壯大世界級產業集群目標,全力打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三大千億級產業以及新金融產業。目前,新區已經引進了臺積電、“長春華普”、博郡新能源汽車等龍頭和引領性企業,一個全產業鏈正在新區迅速形成。2017 年新區131 個重點產業項目完成投資289 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1450 億元,增長29% ;地區生產總值達1030 億,增速9.5% ,居全市第一。江北新區正以爭創“全市最優、全省一流、全國前列”的目標定位,努力走 在高質量發展前列。

“項目為王”馬不停蹄忙招商 平均每天落戶企業 50 餘家

  作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江北新區自獲批以來始終秉持“ 項目為王”理念,把重大產業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搶抓重大戰略機遇,重抓產業項目招引,狠抓產業項目推進,新區上下形成了一切圍繞項目搶抓發展的濃厚氛圍。

  2017 年“金洽會”期間,江北新區共簽約39 個項目,總投資額約1390 億元,項目總數和投資總額均居全市前列,為新區快速發展注入強大引擎。新區此次引進的大多是擁有前沿技術的新興產業項目,將帶動新一輪的產業集聚。全年累計引進外資項目54 個,總投資近30 億美元,為新區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新動力。

  據統計,2017 年,新區平均每個工作日便落戶企業50 餘家,全年新登記企業超過1 萬家,新增註冊資本達1082 億元。

  漂亮“ 成績單 ”的背後是江北新區過去一年“馬不停蹄”的招商引資。在江北新區你幾乎看不到新區招商人員的身影,因為他們不是在外出招商就是在招商的路上。匆匆喝口水,招商人員就立馬趕往海內外各地,拜訪企業、協商洽談,忙得不可開交。這是他們近年來工作的真實寫照,也是新區招商鐵軍的縮影。三年來,新區瞄準世界500 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探索平臺招商、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藉助世界智能製造大會、江蘇發展大會、金洽會等重大活動平臺,舉辦中法產業合作交流會、中德智能製造企業家大會等重要活動,赴歐美、港澳臺等重點地區開展招商選資。

  通過招商人員的一趟趟上門、一個個電話、一次次對接,終於換來了收穫,一大批帶動能力強與科技含量高的好項目在新區“ 落地開花”,一大批骨幹企業和重大項目紛紛落地新區。

  2017 年10 月20 日,江北新區國際創客中心一期暨中歐迷你硅谷創新中心正式開園。落戶在此的每家企業佔用的空間都很“迷你”,有的甚至只有兩三張桌子,沒有顯眼的門頭招牌,門口張貼的海報上圖文並茂地介紹了企業的核心技術和項目。據瞭解,為了籤成這筆“大單”,新區加大招商引資和引智力度,由江北新區領導親自帶隊赴美國硅谷舉辦“南京江北新區集成電路產業推介和創業交流會”,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對南京及江北新區的獨特優勢、產業體系以及全面優惠政策進行推介,同時通過宣傳片介紹了充滿活力、富於創新的江北新區。

  “‘ 中歐迷你硅谷創新中心’開園後,針對外國人來華創業‘水土不服’ 的問題,比如文化差異、人員招聘等痛點,新區通過技術轉讓形式,引進海外尤其是歐洲的創新資源,實現多邊共贏。簡而言之,海外創客只要帶著技術過來,市場拓展、人力、資金、辦公場所、住宿等所有技術之外的問題,都由新區處理。”新區經發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Alexander·Pahlett 是瑞典 Ele—ments Global 公司的運營主管。該公司攜6項創新技術落戶園區。這些技術都與裝配式建築相關,有一種高新環保塗料甚至可適應750℃高溫。“我們只需要把技術帶過來,這邊出資金、人力和開拓市場,這種模式對我們而言實在太方便了。”

  “不管是對在美華僑、留美學子, 還是對外國友人、海外公司,江北新區的優惠政策及創新技術環境都將會敞開大門,期待為優秀的科技創新公司服務。”江北新區管委會科技創新局工作組負責人說。

  與Elements Global 公司一樣被吸引過來的,還有29 個歐洲創客團隊。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Prof. Laszlo Szekely 教授,去年10 月帶著其研發的血癌藥物敏感性檢測儀來到了園區。這種儀器可以為每位血癌患者提供一份“個性化”癌症藥物治療方案,時間只需3 天,在歐洲已獲得CE Mark 認證。落戶後,園區根據Prof.Laszlo Szekely 教授的需求,投資80 餘萬元為其建設實驗室,並招聘了2 位助手。目前,經過牽線,該項目正與東大附屬中大醫院合作開展臨床研究。 來自芬蘭奧盧市的 Marko Hoynala 甚至正和妻子商量來江北新區定居。

培育壯大主導產業打造優勢產業集群

  “主導產業明晰,龍頭企業帶動,是江北新區的特色和優勢。發揮、利用好這些龍頭企業的創新和技術研發優勢,是提高整個新區產業發展水平的‘要訣’。”江北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道。

  在集成電路產業方面,從產業空白到集聚140 多家集成電路相關企業,讓“芯片之城”已具雛形,江北新區用了3 年。2016 年3 月,江北新區引進了全球芯片製造 業“ 帶頭大哥”——臺積電,臺積電 12 英寸晶圓項目落戶以來,已帶動國內外100 多家集成電路上下游企業前來落戶,構建了一個集芯片研發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為江北新區打造“ 芯片之城”奠定了基礎。目前,新區已被正式列為省級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地。

  ARM· LIMITED、費勉科技先進光源技術創新產業中心、新一代能源開發及智能化系統生產基地、軍民融合應用總部示範基地、江北新區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等一批先進製造業項目,不但技術領先,更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其中,世界知名集成電路設計 公 司 ARM 公 司 擬 用 5 年 時 間(2018 年—2022 年),在江北新區研創園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ARM 物聯網協同創新中心和輻射全省乃至全國的ARM 中國創新教育中心。

  在生物醫藥方面,近年來,全球細胞治療技術經歷顛覆性突破,成功臨床病例大幅增加、專利數不斷上升,細胞治療行業迎來爆發式發展,北上深等一線城市均把細胞治療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2018 年6 月9 日上午,江北新區宣佈建設中國細胞谷,致力打造全球領先的開創性細胞療法研發和運用基地。

  目前,江北新區正全力打造以生命健康產業為支撐的“基因之城”,已集聚相關企業700 多家、細胞治療企業50 多家。中國細胞谷將創造百億級產值,有望成為“基因之城”的重要增長極。

  位於江北新區的上汽浦口工廠是目前上汽集團乘用車生產基地裡產能最大、工藝水平最先進的工廠之一。在新能源汽車方面,2017 年 10月,上汽集團有限公司浦口工廠的產能正式提升為 70JPH,即每小時能夠生產70 輛車,創下國內汽車工廠的每小時產能之最。經過一年多的智能工廠打造,這家已經成立70 年的老牌車企在智能製造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

  “ 大家看到的是一輛輛車在移動,它們背後連接著26 臺套核心系統,所有裝備智能互聯再加上後臺大數據中心的智能決策,共同形成了我們的數字化智能工廠。”上汽信息系統部部長陳峻說:“如今,我們的不少車間都已是機器人唱主角。比如,塗裝車間新增了70 多臺機器人,自動化率達76%,噴塗、塗膠等環節已全面實現自動化操作。車身車間已有300 多臺機器人,自動化率接近100%。總裝生產線因為個性化要求比較多,暫時還不能以大量機器人取代工人,但經過智能化改造,生產效率也有了極大提升。”

  以上汽乘用車浦口基地、中車南京浦鎮公司等實力企業為代表,智能製造產業在江北新區已形成聚集。新區還專門設立了智能製造產業園,園區內現有企業500 餘家,其中產值過億元的工業企業16 家,南京首批智能工廠有30%分佈在此。

江北新區:主導產業強勢崛起 千億級集群雛形初現

打好發展基金“組合拳”促進新區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江北新區:主導產業強勢崛起 千億級集群雛形初現

  南京江北新區是長江中上游城市連通長三角的“咽喉”,也是中西部城市東進的“門戶”。三年前,國務院正式批覆設立南京江北新區,拉開了這一規劃面積788 平方公里的國家級新區建設的序幕,越來越多的人把這裡看作是“江蘇的浦東新區”。

  面對發展中現代服務業比重偏低等短板,新區謀劃進一步發展,聚焦芯片、基因兩大產業,根據項目特點與融資需求,以國際化標準建設揚子江新金融集聚區。重點發展資產管理、產業基金、股權投資、風險投資和金融科技,吸引工銀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20 餘家新金融機構,和華泰證券產業基金、盈科資本投資基金等70 餘支基金集聚新區。打造具有強大資本吸納能力、產融結合能力和創新轉化能力的長三角“新金融中心”。

  2017 年,江北新區與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共同設立了南京江北新區發展基金,努力把江北新區打造成江蘇未來創新的策源地、引領區、重要增長極。

  對於南京江北新區發展基金的創新點,江北新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將其比喻為“組合拳”:一是基金內容 的“組合拳”,江北新區發展基金既可以投基礎設施,也可以投產業,這樣“硬件”和“軟件”結合有助於構建全新產城融合格局;二是運作模式“ 組合拳”,基金實繳出資 20 億元,通過“母子基金+直投項目”,匯聚各種資本,整合各類資源,有望實現總規模200 億元的目標。

  作為江北新區發展基金的管理人,盛世投資合夥人趙元奇告訴記者,通過在集成電路、通用航空和服務貿易等領域的重點投資,江北新區發展基金正在促進江北新區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 愛飛客”是中航通飛整合中航工業旗下通用航空資源,打造通用航空運營業務“通用航空+創意產業(旅遊+地產+文化產品等)+互聯網”的新模式。趙元奇介紹,作為江北新區發展基金子基金“ 通航基金”的重點投資項目,“愛飛客”落地之後將促進江北新區通用航空產業集聚。

  據瞭解,目前江北新區的多隻產業基金都在緊鑼密鼓地設立和發起中。

  今年5 月19 日,江北新區正式對外宣佈設立百億元新金融發展基金和10 條新金融扶持政策,全力打造揚子江新金融中心。

  據介紹,新金融中心包括新銀行、金融科技、區塊鏈技術、互聯網金融、智能財富管理等在內的全新金融服務。根據江北新區揚子江新金融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江北將構建融“融資+投資+保險”為一體的中央商務區升級版;以設立100 億元規模的新區戰略投資協同基金為契機,加速引進各類基金入駐,構建CBD 資產管理與證券化中心和創業創新基金小鎮;建設8 幢超高層建築組成的新金融中心一期項目、118 萬平方米綠地金融中心、5 萬平方米的金融創意街區,繼續規劃新金融國際會展中心。

  從金融企業落戶獎勵、辦公用房支持、經濟貢獻獎勵,到金融高端人才引進、金融項目創新支持、投資風險補償,江北新區明確支持政策,形成全鏈條扶持政策體系,力爭到“ 十三五”末,江北新金融中心集聚各類金融企業500 家以上,集聚各類金融資本規模超過5000 億元,培育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企業100 家,圍繞芯片、基因等未來主導產業集聚股權投資機構200 家。

  “我們歡迎更多的產業集聚落戶江北新區,上至國家經濟命脈,下至百姓柴米油鹽,只要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我們都支持。”南京江北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周金良表示。

  “到2020 年,江北新區將力爭形成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和生物醫藥3 個千億級規模的產業集群,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引領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發揮探索、示範和引領作用,高水平促進寧鎮揚同城化發展,全力打造南京、全省未來的創新策源地、引領區和重要增長極。”江北新區管委會負責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