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有的90後不願意討好領導?

小48881612


討好領導的人分為:
1、天生就喜歡爬馬屁的人,喜歡討好領導。
2、不差錢,工作就是為了開心,這種人肯定不會討好領導。
3、90後的人都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自己努力就可以做到。沒有必要討好領導。
老王接觸一位95年的妹子,是一家比較大的公司新媒體總監,月薪稅後32K,老王在和她交流過程中,根本沒有感覺她是95年出生,感覺她專業、老練,但還是流露了95後的稚氣。
像這種人,根本就不會討好領導。因為她專業,你不要她,就有企業求著要她。
針對這個問題,老王和職位95後的妹子聊了聊,她說,我為什麼要討好領導?領導不討好她就已經不錯了。
這樣的口氣,多70後、80後肯定不敢說的。
和90後接觸這麼多,老王還是比較喜歡90後的天真、率性,然後很任性,但老王想說80後、70後就不任性了嗎?
更多資訊,歡迎關注“獵頭老王”微信公眾號(ID:liepin360)。

獵頭老王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能夠靠能力說話,靠自己的意願工作,不願討好領導,這難道不是時代進步的表現嗎?我覺得這是應該被鼓勵的行為,也是“90後”年輕人身上我非常欣賞的一點。

在我們印象裡,老一輩的職工,很喜歡給領導送禮,拍領導馬屁,可他們真的是心甘情願的嗎?如果不是被生活所迫,想要升職加薪,有誰願意把自己的尊嚴踩在腳下,低聲下氣地拍領導馬屁,想盡辦法討好領導?這麼做可能給你帶來一些好處,但你的心裡終歸是不舒服的。很多人想當領導,不也是想體驗下高高在上,被恭維被拍馬屁的感覺嗎?

現在的“90後”年輕人受教育程度已經大幅提高,大專以上學歷都是普遍現象,他們是有能力有想法的,也是有志氣的。他們追求高品質的生活,但是更不甘心生活得苟且,不被尊重。而且,“90後”年輕人從小生活質量比前幾輩人都好很多,至少不用餓肚子,還有學上。生活、工作在這樣的日益繁榮的太平盛世已經是莫大的幸福,自然精神上會有更高的追求。

所以,你會看到現在這批年輕人大學畢業沒幾年,離職率很高,好像是很任性,你說他們“佛系”也好,說他們職業規劃不清晰也好,但是回過頭想想,年輕的時候誰不是這樣一路磕磕碰碰走過來的?當然也有一些事業心強的年輕人渴望更高的職位和收入,工作努力的同時也在恭維領導,搞好和領導的關係。這也是高情商的一種體現吧,也是一個選擇,無可厚非。

請給“90後”年輕人更多鼓勵和信心吧,相信時代一定是不斷進步的!

我是職場達人傅一聲,升職加薪有套路,歡迎你的關注!

傅一聲


作為一個偽90後,來怒答一波。

自古以來就有一種懷才不遇的說法,古時候確實很多有才的人因為不願意討好領導而淪落到“悲慘”的境地。

回到現實世界,還沒有改革開放的時候,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那時候根本沒有企業,只有“單位”,沒有市場經濟嘛,勞動力市場也不自由。

結果就是——你的升遷完全是領導說了算,而且你不在這個單位幹,要跑到別的單位也是非常的難。

再加上老一輩成長的環境,權威和等級森嚴,這種觀念都深入他們內心,融入他們性格了,所以,要想發展好,不拍馬屁是很難的。

可是現在呢?

互聯網時代信息和資源自由流通,雖然還有體制內外的差別,但是,只要一個人有才華,能夠在市場交易中佔據一席之地,就根本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

這是最根本的原因,因為不需要拍馬屁,有才華的照樣不會被埋沒。

“無欲則剛”嘛,自然就有不一樣的表現和反應了。

你看網紅papi醬,一個廣告2200萬,

試問她之前的哪個領導有她賺得多?!
還有更奇葩的,陳山也能火,就是因為長得醜!

我們也可以不說這些極端的情況,即便是一個普通的正常人,只要他有能力、有才華,好工作真的一大把,根本不需要去拍馬屁,反倒是領導擔心人才跑。

除了外部環境因素外,90後的成長和教育經歷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90後都是在互聯網浸潤下長大的,受互聯網的影響非常大,而且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崇尚自由、平等的居多,有些個性還很張揚,更不用去說拍馬屁了。而且說實話,很多人父母家裡都有房,沒什麼經濟壓力。有了經濟基礎,自然會有更多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畢竟,要不是生活所迫,想要升職加薪,誰願意去拍馬屁,甚至讓別人把自己的自尊踩在腳下啊。

綜上,為什麼現在的90後不願意去拍馬屁呢?

  • 外部環境方面:市場經濟條件下機會多,勞動力市場開發,互聯網資訊發達,有才華者總有市場;

  • 內部自身因素:教育程度較高,從小受互聯網影響,而且很多家庭經濟有基礎,所以精神和心理需求比較高,個性較為自由,追求平等,不喜歡拍馬屁。

當然,尊重領導和領導打好關係還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太偏激了。

不過,反正我是不會去拍領導馬屁。

你呢?


有啥不同看法,也歡迎評論區留言。


馮起升


看到這個題目,讓我想起剛好畢業的90後弟弟,他是這麼回答的:


【1】寧願靠能力,也不願靠送禮!

90後弟弟認為,上一輩的很多員工,很喜歡給領導拍馬屁,逢年過節喜歡給領導送禮……這些行為在90後眼裡,恰恰是相當厭惡的!難道送禮就能進步?難道送禮就能獲得領導的歡喜?如果是,這對於90後的人來說,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

【2】寧可餓肚子,也不願傷尊嚴!

上一輩的很多老員工,曾經受過飢寒交迫,因此寧願忍著氣,也不願再餓肚子!

即使送禮拍馬屁,把尊嚴踩在腳底下,也希望能夠儘快的升職加薪,脫“貧”致“富”……而90後一代恰恰相反,從小就是祖國的花朵,在父母的庇佑下成長,因此,對於“餓肚子”這樣的事情,從來都不是威脅!但是對於尊嚴,那是絕對要捍衛的!寧可餓肚子,也不願傷自尊!

【3】寧可要詩和遠方,也不願苟且生活!

90後弟弟還說:如今的90後大多數都接受高等教育,學歷是普遍在專科以上,這一群體有理想有抱負,更有志氣!他們認為只要靠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那麼該有的都會有!

因此寧願為詩和遠方努力,也不願意苟且偷生,把尊嚴踩在腳下!

這也解釋,為什麼90後這一群體,大學畢業沒幾年,離職率卻很高!不理解的以為是90後意氣用事!但是明白人就知道:適合的就在一起,不適合的儘早分離!

有網友認為:90後這一現象表明,時代在進步,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對精神上會有跟高的追求!

但也有網友認為:工作中恭維領導,搞好關係,也是高情商的表現。90後個性化,將會在職場中接受更多的挑戰!

無論誰與誰非,相信90後在踏入社會的時間越久,其成長也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我們是高知,在哪裡找不到工作?”這是不少90後的宣言。乾的不爽,跳槽唄! 其實與其說現在的90後不願意討好領導,倒不如說,這是他們這一代人的性格,年輕、自信、沒有任何限制、說走就可以走。看似灑脫,未必真瀟灑。 在90後的心中,工作不只是工作,工作也是一個社交圈。對於90後,不能再用傳統的管理方式,他們不會服從你,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但是90後非常仗義,他們懂得每個人的好,更喜歡朋友的方式來工作,珍惜每一份職場友誼,一旦感覺到友誼破裂或者團隊中要好的人走掉,就會茫然失措,想要離開。工作呢,他們不覺得是自己的責任, 也不認為自己能夠擔當更多。在他們看來,開心最重要,他們希望有更好的工作環境。所以,和90後共事,一定要尊重他們,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其實這樣的年輕人,恰恰可以培養,當你和他們成為朋友,他們會非常仗義,二話不說的投入工作,完成你交代的任務。因為他們知道你是為了他好,而不是想要領導他。所以,對於90後,萬萬不要想著“被討好”,他們正是因為年輕,所以才有一種韌勁,也正是因為年輕,所以那種用於工作的仗義,非常難能可貴。越來越多的90後步入職場,甚至95後,都逐漸成為職場的新血液,他們積極、熱情、充滿活力與創造力!作為職場老人,假使能夠成為他們的上級,和他們有合作的機會,請一定要尊重他們,把他們當朋友,而不是下屬。記住這一點,你的工作會很容易開展。而你越是想要領導他們,他們會越想要逃離這個環境。 綜上所述,我們不必剖析90後為什麼不願意討好領導,而應該轉變思路,反思如何與他們相處、共事!


周思敏


很多時候公司新入職的新人參加聚餐的時候,在選位置這件事上總會大家左推右推,互相謙讓誰應該坐哪裡。

好不容易坐好了,大家又開始相互敬酒,每個人起來打幾圈酒,還要講究敬酒詞,講究杯子的高低。

所以最後在一輪又一輪的勸酒中,他們都會喝得不省人事。

那到底職場“潛規則”是什麼呢?

我一開始也不懂,便跑去問了一些學長學姐。結果學長學姐跟小秘說,你們是傻子吧,敬酒已經是最低級的職場規則了好嗎?

進入職場以後,怎麼說話,怎麼給領導留個好印象,怎麼去疏通關係,每一天都要小心翼翼。

小張,23歲,北京某公司商務。

小張很幸運,剛去公司就遇到了一位很好心的前輩,教他公司的生存之道。飯桌上,前輩拍拍他的肩膀,說小張啊,你拿著杯子,去跟桌上的每一位領導和前輩敬一杯,從領導敬起,雙手舉杯,杯子低過對方,給大家留個好印象。

小張看著一桌10幾個人,愣住了,說我喝不了這麼多。

前輩語重心長:酒量都是慢慢練出來的,在職場,不會喝酒走不遠的,你得陪領導把酒喝開心了才行。

小張厚著臉皮,跟每個人喝了一杯,其實也不認識誰是誰,就一個勁地說您好,我是新來的。

除此之外,他們公司還有特別多的潛規則和話術技巧,每天說話做事都小心翼翼。

進出電梯怎麼幫領導扶門,坐車開會怎麼排座次,樣樣都有規矩。

“老闆今天真好看”,“總監好像不吃蒜”,句句都含心機。

她說:“我開始覺得,拍馬屁比有能力更重要。”

進入職場以後才發現,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派系。

你站對隊伍,升值加薪。你站錯隊伍,粉身碎骨。

小王,26歲,前國內500強企業員工。

26歲的小王,今年碩士畢業。經過異常艱難的校招去了一個國內500強的企業,剛進去的時候他就被複雜如迷宮的關係和派系繞暈,有部門的派系,有校友的派系,有老鄉派系,甚至還有同一個星座的派系。

一個月後,小王所在部門的主管跳槽,招他的那個師傅和另外一個L姓經理開始競爭主管的職位,和小王一批進去的人紛紛站隊,有選小王師傅的,但更多的是選L姓經理,因為大家都傳L姓經理有後臺。小王最後選了那個招他的師傅。

兩個月後,小王的師傅競選失敗,被迫離職,新上任的主管處處給他穿小鞋,這個表做得不好,那個數據庫弄的是什麼玩意,只要是小王做的作業,主管全部否定。

有一次小王在上班路上看見主管,打招呼,主管假裝沒看見,直接就過去了,小王笑著的臉一下子就僵住了。

後來小王想和領導和好,想叫著領導一起吃飯,化解一下“恩怨”,結果領導說自己有事。

最後小王只能離職,離開了這個好不容易才進來的公司。

很多時候,因為是年輕人,我們的想法永遠得不到認同。有時候,甚至我們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但凡在工作中想提出一點什麼自己的想法。就會有人說,你什麼經驗都沒有,你懂什麼。

我一開始也是不習慣這職場的“潛規則”,覺得每天上班都很累,那種令人疲憊的感覺,不在工作本身,而在於工作中的人情世故,那些勾心鬥角的規則。

張小嫻曾經說過:“重量級的情話要輕得像一根羽毛,不經意飄落在對方心裡,卻正好搔著她的癢處。”或許拍馬屁就有這功效,但是希望大家能找到那一位不用拍馬屁也能發掘你亮點的上司。


小小宛若


01和生活狀態相關

90後今年多大,最大的90年生人不過27歲,最小的18歲剛剛成年,按照現在結婚的年齡,大部分90後都沒有成家,一半以上的90後還處在爸爸媽媽掏錢生活的時候。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沒有來自生活家庭的壓力,90後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生活狀態讓他們並不需要為了維護一份工作而殫精竭慮。

02成長環境

90後的成長環境,相比較於80後、70後,物質和精神世界都更為豐富,絕大多人從小都不用為想要獲得什麼而想盡辦法。

這也造成了他們習慣中,不願意為了物質而耗費過多精力的狀態。他們從小衣食無憂,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他們早已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他們的經歷中,也見識過形形色色的討好領導,但卻是他們所不屑的。

03精神>物質

90後的普遍特點:不會為了工作去違背自己的自尊心。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在生存需要得到滿足後,人們就開始追求更高的自我成就需求,90後在衣食無憂中成長,生存需求對他們來說並不成問題,因此自尊、自我成就是他們的首要追求。

很多90後自小家庭條件較好,生活不愁吃穿,而且父母或者爺爺奶奶都比較寵愛孩子,造成了很多人習慣性以自我為中心。

當然這不能說一代人自私,但是這會是一種屬於一代人的一種思維方式或者生活模式,他們更傾向於自己負責自己分內的事情,但是不屬於自己的責任一般不會去負責。

所以習慣了凡事靠自己的處事作風,自然而然就懶得去討好領導。

有人認為90後目中無人,但是根據調查表明90後的職場忠誠度是最高的,恰巧是因為90後的成長環境,然他們不用考慮生活壓力,跟著興趣愛好去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這對於市場來說是一種好現象。

其次,討好領導本身就是一種畸形的辦公室關係。

在我還是個新人時,和我一起進公司的一個男生叫,當時公司裡有一位很好心的前輩,教我們公司的生存之道。

一次飯桌上,前輩拍拍他肩膀,說小杰啊,你拿著杯子,去跟桌上的每一位領導和前輩敬一杯,從領導敬起,雙手舉杯,杯子低過對方,給大家留個好印象。

由於我酒精過敏就沒讓我去,一桌10幾個人,小杰也不勝酒力,只說:喝不了這麼多。

但前輩“語重心長”:酒量都是慢慢練出來的,在職場,不會喝酒走不遠的,你得陪領導把酒喝開心了才行。

這只是小事,除此之外,每天說話做事都小心翼翼,進出電梯怎麼幫領導扶門,坐車開會怎麼排座次,樣樣都有規矩。後來我們覺得這樣活得太累了,之後就果斷辭職。

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烙印,沒有好壞之分,但是職場歪風邪氣一定要杜絕!


阿秀


為什麼現在的90後都不太願意討好領導?

許多人從思想進步、不好管教等方面講述了一番,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90後不願意討好領導,主要還是因為

即便不討好領導,大家也有吃有喝,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這得益於社會經濟的進步,以及家庭物質條件的提升


這看起來很荒唐,但實際上卻主宰著人們的各種行為。許多年輕人根本無法想象在饑荒時期人們偷盜生產隊糧食的廣泛程度,也無法腦補出一幅思想統一熱火朝天搞建設的畫面。那時候的人們,絕對不敢同有司置氣,也不敢不討好。因為一旦與有司置氣,不僅要面臨沒吃沒喝的風險,甚至要關禁閉、遭揪鬥,再狠一點,就連命都沒了。

儘管許多人聲稱自己是不一樣的,是有骨氣的,不會為五斗米折腰,不會說假話,不會討好。但真輪到自己回去物資匱乏的年代,絕大多數人,也只是最廣大的、隨波逐流的一員而已。

現在,考研者和考研者的家長,總會想盡辦法討好導師,因為導師主宰了學生的命運。90後之所以敢不討好公司領導,是因為公司領導並不能真的決定ta未來的命運,大不了換一家。但如果一個人,本事很一般,工資又較高,身在國企重要位置,他敢不討好領導麼?

在80、90年代,對80%的國民來說,一個工人,甚至是煤礦工人的名額是很珍貴的,關係到一家人的生存問題,能進去就謝天謝地了,算是祖墳冒煙,還敢甩臉子?而90後,在2018年左右開始工作,生活條件實在是很好,不愁吃穿,也不愁零花錢,為了一月“這麼點”工資,就很難有什麼討好領導的心情。

我們常聽同事說,“就那麼一點工資,我能給他幹就不錯了”,大略就是這種態度。


說這麼多,不如舉例子簡單粗暴一點:

假設我現在有一活,無經驗、資歷、學歷、水平要求,就是看個報紙,喝個茶,一月10萬元,統共招20人。

你說有沒有人爭破頭皮來討好我?


又假設,我現在有一活,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英語6級及以上水平,擁有五年世界500強企業工作經驗,偶爾加班,一月3000元,招20人。

你說有沒有人過來多看我的招聘啟事一眼?


資源的嚴重匱乏與相對富足,導致了人們對主宰資源者的討好與冷漠。


豆子人民藝術家


其實很簡單,以前的七零後、八零後缺錢,缺好工作,所以不得不在工作崗位上各種低姿態,甘願忍受各種不公平。但是現在的九零後,不一樣了,錢?不重要。老闆一個月發的工資可能還不夠他們一天的消費。他們更看重自己內心的興趣。 為了喜歡的事情,他們可以一毛錢不要,甚至倒貼,只要他們覺得滿足,只要他們覺得是正確的路。

領導?現在職場領導大部分都是那些卑躬屈膝慢慢升上來的七零,八零後,他們還固化的認為現在的年輕人還和他們那個時候一樣,不管熱不熱愛,不管喜不喜歡,我給了你錢,買了你的時間,你就得給我好好工作,公司的事情就是你的全部,就連下班休息也要給我好好盯著。有錢就是爺的時代早就已經過去了,現在的九零後大部分都是受過新式教育的年輕人,他們更清楚的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

網友二:

當今社會最大的一場騙局就是由那些六零,七零後來主導的,他們不斷的像我們的年輕人灌輸一個思想,要努力工作,要努力賺錢,只有這樣,你才能獲得幸福。不否認,有錢真的幸福,但是有錢的同時,我們卻失去了更多的幸福。不能陪家人,不能做自己的興趣愛好,不能看一場電影,不能好好的生活。

時常聽到這樣的段子,說很多偉大的人物,為了工作一天只睡幾個小時,周總理是這樣,雷軍同志也是這樣,這些人畢竟是少數。而且也請你們不要忽略一個事實,雖然這些偉大的人物,每天只睡了幾個小時,但是他們自身的健康度還是跟上了,他們一邊在消耗自己身體,號召我們也要努力工作的同時,卻從來沒有告訴我們他們一直通過其他手段彌補了這一缺陷。

幹什麼要迎合別人委屈自己?幹什麼要為了五斗米折腰?幹什麼要過的不快樂?現在的九零後,已經比任何一個年代的人都明白了,人類真正的幸福其實就是開心的過好自己的一生,其他的都是扯淡。

網友三:

我是一名基層管理者,下面十幾個90後,所以我非常頭疼,對這個現象感同身受。他們主要表現在不太喜歡參加活動,就是能跟領導互動遊戲的那種,上完班就走,下班工作群裡絕對找不到人。我覺得我以下原因

一、不缺錢。現在的90後剛上班的都是用最新的蘋果,開著10W的代步車,讓我這位工作幾年的老人也覺得汗顏。他們不圖工作上能熬十幾年當領導,現在網絡兼職那麼多,有特長的早就掙外快去了,家裡還都有小門面生意。

二、會享受。試想這些90後在家裡有幾個聽父母的,還不是一直任性到現在,所以他到單位能服從前輩嗎?都獲得很瀟灑。

不過所有事情都不是一棒子打死的,無論是哪個年代的人,都是踏實吃苦的,都是享樂主義,職場規則在那,只要是肯吃苦,服從領導安排又積極向上有能力的,很快就會脫穎而出。

網友四:

本人剛畢業一年,見聞不多,但是作為90後,私以為大多數90後,家庭不錯,沒有負擔,其實他們更多想的是如何過上自己嚮往的生活,自己追求的生活。任何一個受過正統教育的人,都會發現,要想在職場中生存,進升,再到成功,我們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想幹啥就幹啥,不然一定會一定會被ko.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為了自己的前途,我們大多都要變成,阿諛奉承,溜鬚拍馬,說著自己不想說的話,陪著自己不想陪的笑臉。畢竟,遇到伯樂型領導的幾率還是比較少。

既然要把自己換身皮,才能達到討好領導的目的,況且討好領導也不意味著,你就一定會成功。那為什麼還要討好領導?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是,很多人天性使然,有的人天生清高,有的人天生諂媚,如若硬要一個清高的人去沒臉沒皮的討好,那隻會弄巧成拙,不僅達不到效果,而且可能起反效果。

所以有時候會覺得討好領導只是耍小聰明,有時候硬實力比小聰明更重要。畢竟領導比起你對他的討好來說,更喜歡的是你不惹麻煩。

網友五:

為啥90後不願討好領導了?因為她們不需要,從小衣食無憂,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早已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他們的經歷中,也見識過形形色色的討好領導,但卻是她們所不屑的。工作對於他們來說,不是謀生的手段。只是充實人生的一個途徑。

我曾經遇到一個小女孩,聰明,漂亮且及有氣質,情商很高。但是從不討好領導,不要說不討好,更誇張的都有,比如說一起出去辦事,有3個資料包要拿,她只會拿一個,另外2個等著領導拿。

那你說她沒有見識,沒有情商。不是的,小女孩父親是某公司領導,早已見慣了下屬對自己老爸的巴結討好,那你說她為什麼還要上班呢?小女孩的媽媽是老師,也許教育的不錯,懂得自食其力,但僅限於此,不會為了工作去違背自己的自尊心。這不是特例,只是比較典型,讓人更容易理解。

網友六:

90後是獨生子女的一代,從小就沒有討好誰的習慣,幾個家庭的獨苗,是大人討好孩子吧!誰不討好我,我就不跟誰在一起!哈哈哈!

90後是物質富足的一代,如果我餓肚子了,那就沒什麼選擇了,舔吸領導也要做。但是偏偏我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不就是錢少一點享受少一點嗎?如果討好領導賺八千,我實打實拿五千就可以了!照樣可以活的好好的!

我們是在一個技術驅動的時代。領導很厲害,微信會嗎?利用互聯網搜索有用信息會嗎?大數據知道嗎?共享單車會用嗎?我們年輕人知道,只要是新技術出來,我們馬上可以吸收運用。決定領導前途的不再是上面領導,而是互聯網有沒有你的醜聞。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領導自己也不知道時代方向,但是我們年輕人管他什麼方向,見縫插針,不對再換。


英語老司機


現在的領導是什麼樣子的?

現在的領導和以前的領導不太一樣了。只有那些自己是靠關係上位的領導才喜歡下屬去巴結他、討好他。真正有能力的領導,更欣賞又能力、真性情的員工。比如說雷軍就是一個技術型領導,他招聘的員工也是技術型人才,他認為團隊中沒有必要做那些虛的事情,只要做好工作就行。

90後是什麼樣子的?

90後是個性張揚的一代,是特立獨行的一代。他們不願意去巴結誰,討好誰,覺得跟誰相處舒服就和誰相處。他們更在意自己的感受,而不願意去浪費時間在別人身上。


現在的生活也比以前好了,怎麼樣都餓不死。90後覺得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符合自己的心性,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其實,這是一件好事,靠誰都不如靠自己。你覺得你討好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會幫你做某件事嗎?就會通融你在工作上的過失嗎?如果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領導絕不會讓自己幫你承擔後果,還有可能拉你出來做墊背的。


我記得在《舉重妖精金福珠》這部電視劇中,有個女教練幫學員承擔了錯誤,主教練請學校的領導喝酒、吃飯,在飯桌上說的好好的,恢復女教練的的職位。但是第二天說的是把這個女教練調到其他的地方去,而且還要減薪。


可見討好並沒有什麼用,還不如增強自己的實力。在職場中,我們不用去討好誰,但是我們要用溝通和高情商、智商去處理人際關係。這是職場生存必備的技能,和討好不一樣。


綜上所述,現在的90後不願意討好領導一是他們的性格決定的,他們個性張揚,不喜歡做這種奉承的事情。二是因為現在在職場中,討好沒什麼用,能力才是行走江湖的利器。


——END——

你覺得現在的90後為什麼不願意討好領導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