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任」和「壬」相通,這裡以水得名

任縣,位於邢臺市中部,華北平原腹地。

古代“任”和“壬”相通,這裡以水得名

邢州湖

邢州湖公園位於任縣西南部,佔地面積25.64萬平方米。湖上有九個木質棧橋,我們取自“九水同歸”之意。九水同歸源於任縣之名。任縣之名即源於水,古代“任”和“壬”相通,“壬”在五行中為“水”的代稱,是水多、水大的意思,“南有云夢,北有大陸”的大陸澤的中心就在任縣,元朝詩人李京曾題詩讚美大陸澤美景“汪洋千頃勢何雄,九水同歸一澤中。”任縣位於“九河下梢”,諸流匯聚,泉甘土厚,人傑地靈。

湖區內部以木棧道和園路進行串聯,既保證了景觀的連續性,又增加了親水空間,使人更能貼近自然。綠化以水生植物群落、陸生植物群落構建完整的植物生態鏈。我們現在所走的這條路就是環湖慢行系統,按照綠道綠廊標準,沿湖修建慢跑道、休息涼亭、公廁等配套設施,打造生態水系綠廊,為市民提供有氧活動的生態廊道。

邢州湖,設計駁岸形式為自然生態駁岸,湖面有收集雨水、存儲、回用的功能,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其中,並結合綠地景觀的佈置,形成水綠交融的生態含養地。對調整縣城小氣候,改善居民居住環境的起到積極作用。

古代“任”和“壬”相通,這裡以水得名

很多消失的美景

大陸澤,又名廣阿澤、張家泊、大陸波、南泊、小東湖,從遠古時期到清末,千百萬年來大陸澤彙集九條河流成窪,一直是華北第一大湖泊,而任縣是大陸澤的中心。傳說黃帝、蚩尤部落都曾生活在這裡,堯在這裡將帝位禪讓給舜。《史記》記載:"大禹導河(黃河),北過洚水,至於大陸(大陸澤)"。舜派鯀治水,鯀採用堵的方法,在今邢臺臨西一帶修建堤壩,但是治水不成功,舜殺了他,又派他兒子禹治水,禹用疏導方法,把黃河水從河南孟津開始疏導各大支流、主流入邢臺中部大陸澤,然後又從大陸澤開始疏通九道河流入海,治水成功,舜傳位給禹。

永樂二年,明成祖朱棣“遷山西民以實之。”隨著山西移民的遷入,原由西域傳到山西的以吊爐打燒餅的手藝也自然傳到威縣一帶,威縣人獨出心裁,融合北方的大餅與胡餅的工藝,以威縣的細白麵與小磨香油為原料,佐以細鹽、花椒粉,用吊爐烘烤,創制了風味獨特的“火燒”。火燒與燒餅工藝接近,口味、形狀卻不同。因狀如牛舌,俗稱“牛舌頭火燒”。隨著威縣在外地做打製火燒生意的人越來越多,名聲也越播越廣,人們都稱其為“威縣火燒”。

威縣火燒用料考究、工藝特殊、味美層多、肉嫩皮酥。和麵、抻條、成型、烘烤,每一道工序都有其獨特之處,比如用吊爐烘烤,木炭作底火,要柴硬火溫;用火有講究,須外高內低;生坯置爐內,經四翻七轉。剛出爐的火燒外皮焦黃,外酥內軟,香而不膩,口感極好。據說,在民國初年,威縣打火燒的名師以黃街石老美、西街和友林最負盛名。解放前後,又有劉振英、李保海、馬佩琴名重一時。近年又湧現出李柱等一批後起之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