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话武安之武安之谜

谜话武安之武安之谜

谜话武安之武安之谜

武安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二省交界地带,素有“太行明珠”之称。面积1806平方公里,人口约84万人。下辖22个乡镇、1个省级工业园区,502个行政村。 “武安灯谜”作为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连续13年举办“武安市灯谜一条街元宵民俗谜会”,不仅丰富了本地年节文化,而且势必会对灯谜的传播和继承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2009年“武安灯谜”入选邯郸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更是受到全国谜界广泛关注,各地谜家以“武安”作为谜底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灯谜作品。

谜话武安之武安之谜

我们首先从“武安”一词字面含义来看,有“凭借武力获取安定”之意。宜昌冯忠良先生依此制作佳构如下:

尽洗甲兵长不用(河北地名)

武安/冯忠良

谜话武安之武安之谜

斯谜是2001年编辑《武安谜风》征稿时的一条应征佳作。谜面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洗兵马》尾联“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此诗当作于乾元二年(759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几经奔波,往来于鄜州、长安、凤翔之间。这段时间两京相继克复,平叛捷报频传,杜甫认为胜利在即,就写了长诗《洗兵马》。其中“洗甲兵”用“武王伐纣,遇大雨,武王曰:此天洗甲兵。”之典,释为“哪里能得到壮士引来天河水,洗干净甲兵永远不再使用。”蕴含“不再动武,天下安定”之意,会意扣合出谜底。

笔者更是藉此进一步发挥制谜:

尽洗甲兵长不用(河北地名连村名)

武安、永和/石爱民

谜底连缀上武安村名“永和”,解作“尽弃兵武,天下安定,(祈盼)永远和平”。与诗意更加地契合完整。以类似扣合手法制作的灯谜还有很多:

从此天下息烽燧(河北地名)

武安/陈昌年

战争与和平(河北地名)

武安/多人作

注:《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河北地名)

武安/多人作

国防强盛,人民太平(河北地名)

武安/李文科

放马挥戈定天下(河北地名)

武安/梁信德

红军长征平天下(河北地名)

武安/江贵镒

保卫和平(河北地名)

武安/王永修

一战而天下定矣(河北地名)

武安/陶维松

为了和平而战(河北地名)

武安/弁艺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河北地名)

武安/弁艺

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著名论断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提出的。

练兵为了保和平(河北地名)

武安/王寅丑

用战争消灭战争(河北地名)

武安/蔡景盛

化干戈为玉帛(河北地名)

武安/张顺社

干戈平定人长寿(地名二)

武安、永安/佚名

执干戈以卫社稷(河北地名二,期艾格)

武安、安国/白珩

注:期艾格,谜格一种。谜底须用三字以上的词或词组,中有叠字的方可设此格。谜面题义扣谜底时,中有一个叠字不计入来扣合。此谜中有两个“安”字,依格去掉一个,读作“武安国”与谜面扣合。

朝廷无事忘征战(地名二,调首格)

安国、武安/未央

注:谜面出自唐朝元稹《望云骓马歌》诗句“朝廷无事忘征战,校猎朝回暮球宴。”掉首格,谜格一种,别名调首格、睡鸭、乙上、低首,谜底用单词、组词均可,但字数须在三字以上。用法示例格法:谜底的第一、第二字互换位置读。谜底读作“国安/武安”与谜面扣合。

天下鼓角何时休(县市名二)

武安、会宁/一湖月光

剑外忽传收蓟北(河北省地名二,鹤膝格)

武安、新乐/鹤归楼

注:谜面出自唐朝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粉腿格,谜格一种,又名素胫格、鹤膝格。谜底为四字以上,以倒数第二字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谜底“新”读作白字“心”,成“武安/心乐”与谜面及诗意相扣合。

眼下遍地兵戈怎敢保无疏虞(河北地名三)

望都、武安、万全/郑凤民

注:谜底顿读作“望都武/安万全”与谜面扣合。

谜话武安之武安之谜

中国历史人物、小说人物多有姓“武”或“安”者。像女皇武则天、武三思、安禄山、行者武松等等。或封号有带“武”字的,像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后人习惯称其为“魏武”。谜人们便运用借代的手法为“武安”制谜:

只有音乐回绕时,瞾帝才心境平和(河北地名二)

曲周、武安/蔡建荣

注:武则天,名武曌。谜底中“武”借代武则天。解作“四周曲调萦绕,武则天才能心境安定”,与谜面扣合。

四面唐歌惊瞾帝(河北地名二)

曲周、武安/王中和

则天下太平(河北地名)

武安/林文义

注:谜面出自清末小说家刘鹗语“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在此将“则”与“天”连读为“则天”,别解而扣“武”。

葬于邺之西冈上(河北、陕西地名三)

魏、武安、高陵/刘二安

注:谜面出自曹操《遗令二》,又称《遗命诸子》“吾死之后,葬于邺之西冈上”。谜底顿读作“魏武/安高陵”,意为“魏武帝曹操安葬于高陵”与谜面扣合。

孟德无恙(河北地名二)

魏、武安/佚名

三思可保无虞(河北地名)

武安/朱爱晶

注:“三思”本为“反复思量”之意,在此别解为武“三思”(武周宰相,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女皇武则天的侄子。)扣一“武”字。“无虞”为太平无事,扣“安”。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河北地名二)

武安、乐亭/陈照明

注:谜面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长恨歌》。谜底中“安”代指“安禄山”;“亭”通“停”。解作“安禄山兴兵,乐曲因之而停歇了”,与谜面扣合。

带兵平禄山(河北地名)

武安/陈孝逵

劝慰梁山行者(冀、吉地名各一,移珠格)

武安、抚松/陈颖炜

注:移珠格,谜格一种。要求谜底须四字以上。谜底中如需移动一字,应按文意要求限一字作间隔两字以上自由移动。向上向下移均可,但不能和旁边的邻字互移,以免混淆掉首、掉尾、蕉心诸格。此谜依格读作“安抚武松”扣合谜面。

行者不能放松,神医岂可道全(河北地名)

武安/夏彬

注:“武”借代“行者武松”;“安”借代“神医安道全”。

戎马去封陲(冀、陕地名各一)

武安、定边/陈浩群

注:谜面出自唐朝武元衡《秋日对酒》诗。谜底顿读作“武/安定/边”,“武”一语双关。一代指诗作者“武元衡”,一指“军事” 。谜底解作“武元衡带兵去安定边陲”,与谜面扣合。

谜话武安之武安之谜

《国语·周语下》云“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步武”是一个汉语词语,指距离很近。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武”字有此一意,故在很多谜作中,便以“半步”、“走”、“行”、“步”等词来借代。

步步稳当(河北地名)

武安/邯郸多人

步履稳健访名都(河北地名)

武安市/蔡惜亮

行迹一路顺风(河北地名)

武安/陈士良

步步升平传凯歌(河北地名连村名)

武安、通乐/杜宏全

郊外春和宜散步(地名三,调尾格)

博野、青、武安/卫国

注:谜面出自宋朝米友仁《渔家傲·和晏元献韵》句。掉尾格,谜格一种,别名乙下格、掉足格、调尾格。谜底需三字以上,末尾两字互换位置。谜底读作“博野青/安武”,与谜面扣合。

稳步慎勿忘(河北地名连称谓)

武安记者/ 寒单小羽

注:谜面出自陈毅诗《过骨接岭》末句“失足判生死,稳步慎勿忘。”“记者”别解为“记得”与谜面“勿忘”相扣合。

走向和平(河北地名)

武安/吟秋客

不行半步险(河北地名)

武安/白学

行行无别语(河北地名)

武安/梦隐

谜话武安之武安之谜

“安”字有“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之意,上面灯谜作品中多有运用,不再赘述。另还有“平静,稳定”和“使平静,使安定”的意思,也在很多谜作中有所体现:

两班齐献治国计(河北地名二)

文安、武安 /蔡建荣

朝臣无异动(河北地名二)

文安、武安/仪和

将相和(河北地名二)

武安、文安/李长春

危在旦夕(河北地名,白头格)

武安/石爱民

注:白头格是常用谜格的一种,谜底需两字以上,第一字用谐音来代替解释谜面。别名皓首、素冠、冠玉、寿星、雪帽、望月、戴雪等。谜底“武”读作白字“午”安,反面会意与谜面扣合。

谜话武安之武安之谜

利用汉字的字形、字素等特点,运用离合手法。或将“武”拆为“一”、“、”“正”、“戈勾”几个字素。将“安”拆为“宀”、“女”两个字素;或将“武”从包含该字的“赋”、“鹉”等字中减去。将“安”从包含该字的“宴”、“晏”、“按”、“案”、“鞍”、“氨”等字中减去。从中斫斩劈削,精雕细琢完成谜作。下面几则灯谜便是如此:

孤星月如钩,正要下窗前(河北地名)

武安/张海斌

注:以“星”象形扣“、”。

正式工退休,来日要设宴(河北地名)

武安/李玉虹

一赋珍宝被盗,案后十人逃逸(河北地名)

武安/白海波

谜话武安之武安之谜

武安是千年古县,历史悠久。由于朝代的更迭,时代的变迁,曾多次易名,产生了许多别称和异称。春秋时属晋,战国为赵之武安邑。秦灭赵后,武安属邯郸郡。王莽新朝时,改武安为恒安,东汉初复名武安。西汉初(前202—前195年)设置县,属魏郡。唐武德元年(618年)以来,武安先后改属紫州、慈州、磁州。元至元二年(1265年),武安并入邯郸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武安仍属磁州。清雍正四年直属彰德府。民国初废府置道,武安属河南省河北道。民国十三年道废,直属省政府。1937年以来,先后改为武南县(1941年)、武磁县(与磁县一部分合并后1942年成立)、武东县(1944年)。1945年县城解放,原磁武、武东县撤销,设置武安县。1946年,恢复武安县原建置。1949年,武安县由河南省划归河北省邯郸专区。1958年,撤销武安县,西部并入涉县,东部划归邯郸市,称武安矿区。1961年,恢复武安县原建县。1988年10月6日,取消县建置,更名武安市至今。武安这些历史上出现的称谓,也是谜家创作的源泉:

长长久久乐升平(河北地名别称)

恒安/石爱民

注:谜面出自唐朝上官昭容《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诗句,此谜正面会意与谜底扣合。

太平基址千年永(河北地名别称)

恒安/石爱民

注:谜面出自唐朝刘兼《长春节》诗句,正面会意与谜底扣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河北地名别称)

武南/石爱民

注:面出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回目“征南寇丞相大兴师,抗天兵蛮王初受执”。此谜承上句,会意与谜底扣合。

兵戈既未息(河北地名别称)

武东/石爱民

注:谜面出自唐朝唐代杜甫《羌村三首·其三》诗句“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此谜启下句,会意与谜底扣合。

别赋初成碑始勒,空山幽兰二度开(河北地名别称)

武磁/石爱民

谜话武安之武安之谜

另据明嘉靖版《武安县志》载“邑名:神钲,……县南鼓山有二石,南北相当,叩之则有声,如钲然,故名神钲。”神钲有两个意思,一为“钲之美称。钲,古代军中乐器,其状如鼓。”《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晋江左宗庙歌》:“神钲一震,九域来同。” 晋朝左思 《魏都赋》:“神钲迢递于高峦,灵响时惊于四表。” 明朝沈鲸 《双珠记·避兵失侣》:“铁骑铜駞万里威,神钲羯鼓势如催,捻指东京累卵危。”另一意为“指石鼓。”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洞庭南口有罗浮山,高三千六百丈,浮山东石楼下,有两石鼓,叩之清越,所谓神钲者也。”武安别称“神钲”,惟见于明县志,其他典籍,民间流传从未再见,当为一家之言,不足尽信。但如以之借代“武安”,可制谜:

神钲迢递于高峦(江西景点)

武安山/石爱民

从谜家的视角来解读,“神钲”喻意有“以武安天下”之意,故以其为谜面,射底 “武安”正是一则很好的灯谜。由此推想:为武安取名“神钲”之古人,是否也是一位前辈谜家呢?想至此,不由神往之。

谜话武安之武安之谜

石爱民

笔名西岭。为全国灯谜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职工灯谜学会副主席、武安市灯谜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连续12年主持 “武安市灯谜一条街元宵谜会”。有个人谜集《西岭灯谜录》行世,主编《武安灯谜》、《洺川揽胜》等书。与人合著谜集《闲园商灯》、诗集《洺水风雅录》,参与编辑《漫画谜大观》(副主编)、《笑话谜大观》等。

■编审:张志芳

谜话武安之武安之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