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法則——尋找合適的親子距離

刺蝟法則——尋找合適的親子距離

陪伴孩子的路上,我們每天都在學習。

聽妻子說,小兒對我今天不回家吃飯表示很開心,理由是“爸爸不在,我就能看電視了!”

我愕然。這個學期開始,我陪孩子的時間多一些,自然我的生活標準滲透的也多一點。比如吃飯要有一定的速度,而且必須要在餐桌上進行;早睡早起,即使是週末也不睡懶覺;週一至週五,全家不看電視;吃過晚飯後一起去散步……尤其是不看電視後,孩子就能主動找很多事情來做,看繪本、塗塗鴉、搭積木、聽音樂、玩玩具,至少孩子在我面前也表現出很接受的樣子。

我反思。為什麼孩子會覺得我煩呢?是不是我們在親子過程中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呢?怎樣才能解決這個情況呢?……

想起曾經讀到過這樣一個心理法則:

在一個寒冷的冬季,兩隻睏倦的刺蝟因為冷而擁抱在了一起,但是無論如何它們都睡不舒服,由於它們各自身上都長滿了刺,緊挨在一塊就會刺痛對方,反倒睡不安寧。因此,兩隻刺蝟就離開了一段距離,可是又實在冷得難以忍受,因此就又抱在了一起。折騰了好幾次,最後它們終於找到了一個比較合適的距離,既能夠相互取暖又不會被扎。

想來,可能用這個“刺蝟法則”能更好的解釋小兒的說法。雖說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看來愛需要有適當的“距離”,關係需要一定“界限”。想來,在人際關係中,我們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刺蝟,尤其是夫妻關係、親子關係。

距離產生美。女兒自從去外面讀書後,一個星期才回家一趟。小兒時不時地會說:“我好想姐姐呀!”“姐姐什麼時候才回家呀?”女兒也能主動在微信上跟我們說說學校的事、自己的事,一改以前天天待在一起時的“油鹽不進”。

愛需要距離,但兩隻刺蝟的那種“比較適合的距離”是微妙的,是在不斷的微調和磨合中找到的,肯定沒有所謂的標準。太近了,可能會叫讓孩子窒息得想要逃開,作為父母我們傳遞了更多的親密,可成長中的孩子希望能獨立自由,能有自己的支配時間、空間與內容;太鬆了,離得太遠了,又會讓親子雙方几乎忘了這關係的存在,自然是問題更大的。

突然,我發現在和小兒玩“你追我逃”的遊戲時,是有這種微妙感覺的。

第一次,我一加速,就把孩子抓住了。孩子覺得沒勁,不想玩了;

第二次,孩子拼命地在後面追,我死命地在前面逃,結果兩人都很累;

後來。我負責在後面追,馬上又抓住了孩子了,卻故意抓不住;跑不動了,孩子遠遠的等著我,一副得意的樣子;我躲起來在樹叢裡,一臉著急的孩子東找西找,甚至到後來有點哭腔了,我從背後跳出來的一剎那,孩子緊緊的摟住了我。

疏者密之,密者疏之!

刺蝟法則——尋找合適的親子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