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记得你的高考作文,为何高考作文总能引发全民热议


这样讨论为避免无趣,我们从一个网络段子讲起。

曾经有个网友提问“为什么高考作文考什么总能引起全民讨论”

有网友回答“你以为到了他们这个年纪还有能力讨论数理化试题吗?”虽然是一个玩笑,但是想想是乎不无道理。

然而真实情况是怎样呢?其实作文向来都是语文的重中之重,分值比重也很高,作文好坏直接决定了成绩的高低。高考作文总成热议焦点就要从语文本身来说起,作文本身就是对语文知识的一个综合考验,它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十几年的社会生活感悟有了一个全面的考量。

不仅是学生作文标准化能力的体现,作文题目一直跟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的与时俱进,这就对学生的历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浙江卷 浙江精神与浙江人

全国卷II 对战机防护

天津卷 器

江苏卷 解读语言传递

上海卷 谈被需要的心态

全国卷III 根据标语写作

北京卷 新时代新青年 绿水青山图

全国卷I 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

2018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天官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字。

拿今年全国卷I举例“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精准扶贫”“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等,几乎没有一个话题是陈词烂调,多么与时俱。有媒体曾经统计了40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从作文题目中可以清晰的窥见整个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或许也正是他的与时俱进才导致了他成为全民热点,因为本身这些事情,就是我们周边发生且关心的。题目中,你也能看到当下自己处于怎样的时代。这样的社会话题本来就是人们的焦点,怎么能不得到国民积极的反响。

有一个连续剧叫《恰同学少年》讲述少年毛泽东的求学经历,里面就多次提及毛泽东学习作文习作的过程。一篇入学作文满怀毛泽东多年的社会历练,开阔的眼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篇文章引起了人生导师杨昌济先生的注意,杨昌济也以一句“欲栽大木拄长天”回答了毛泽东的志向提问,引导了毛泽东的思想,此后杨昌济向北京大学章士钊举荐毛泽东,鼓励毛泽东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可见一篇文章不仅仅基础文化机构能力的表现,更是写作本人志向,眼界,生活历练的具体体现,甚至体现着个人人生的志向抱负。还没高考的小朋友们,记得生活中多些历练,要多关心社会时政哦。

高考第一天,也祝莘莘学子们高考顺利。

你可记得你的高考作文,为何高考作文总能引发全民热议
“一诺千金应该成为全社会的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