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毛姆的作品與私生活

薩默賽特•毛姆是個奇特的作家,過去這麼多年,人們對他作品水準高低始終爭執不下,而且他那如剝洋蔥般一點一點被暴露出來的私生活更吸引大眾眼光。

“知乎”上大家曾辯論毛姆是否算二流作家,我身邊也不乏毛姆的忠實粉絲,這表明毛姆的文學地位經受了時間考驗。而塞麗娜•黑斯廷斯《毛姆傳》裡揭示的作家一生,果然“比他的小說精彩一百倍”,讀完之後,最大的感慨倒與文學關係不大,而是讓人想到生活本身。

關於生活,毛姆已經下過定義:“生命沒有理由,生活沒有意義”。對於一個足跡幾乎踏遍全球,享盡人間榮華富貴,活得又足夠長久的大作家來說,這感慨絕非酒足飯飽之輩躺在沙發裡滿足而無聊的嘆息。他說的或許是肺腑之言,只是絕大多數人聽不懂而已。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毛姆的一生恰好對此作出生動詮釋。

文學的毛姆

在我的閱讀經驗裡,毛姆是個必要補充而非不可或缺部分。這意思是說,他的長篇小說在我心裡的地位近於馬克吐溫、索爾貝婁、哈代,而非巴爾扎克、福樓拜、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短篇呢,除了契訶夫與莫泊桑,其他人在我看來都差不多,毛姆也不例外。

比如那本《人生的枷鎖》,二十年前就看過,雖然順暢讀完,沒覺得好在何處。後來讀董橋的書(大概是《今朝風日好》吧),裡面提及此書結尾如何優美且大段引用。出於好奇,翻出再讀一遍,感覺依然平常。

是不是我的閱讀有問題?這問題偶爾會來困擾一下。直到看完《毛姆傳》裡評價《人生的枷鎖》的段落,心裡才釋然。

“(這部作品)有明顯瑕疵,沒能成為一流作品,部分受限於作者的想象力,部分歸因於散文文體,讓人略感單調。”

說一個作家沒有想象力是很嚴厲的指責,可事實就是如此,毛姆的小說大多將現實人物直接植入作品,以至於書一出版,很多朋友先提心吊膽去小說裡找自己的原型。有人甚至為此跟他翻臉。

此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毛姆還是戲劇大師,而且最初靠寫劇本脫貧致富。這倒跟我們當前的社會情形相似,作者寫書不掙錢,一旦改編成影視劇則一步登天。顯然,在任何時代,給大眾製造視覺垃圾都強於給小部分人寫故事。

作者塞麗娜•黑斯廷斯在《毛姆傳》裡用翔實的史料呈現出一個真實的毛姆,客觀、多面、立體,對毛姆的作品也給出了比較有說服力的定位。

毛姆曾評價自己是“二流作家裡的佼佼者”。這說法或有意氣,不過還真妥帖。毛姆活躍於二十世紀上半葉,那是西方文學世界求新求的年代。傳統小說的熱量在十九世紀幾乎被那些天才們燃燒殆盡,現代派正風起雲湧,卡夫卡、喬伊斯、普魯斯特都開始用一種人們不熟悉的語言寫小說,而大西洋對岸的菲茨傑拉德、福克納、海明威也找到了另一種講故事的套路。

在此背景下,毛姆的小說繼續用傳統手法講述傳統故事,這也從根本上註定了他的文學格局。即便如此,在此格局下能做到出類拔萃,也恰好證明了作家的天賦。

不過毛姆內心似乎不太在乎文學地位評價,因為他早已名利雙收,完全可以恣意妄為去過他想要的生活。

私生活的毛姆

坦白說,毛姆的私生活可比他的小說和戲劇精彩多了。

毛姆是同性戀!當然這話絕無貶低作家的意思,現在同性戀幾乎變為時尚代名詞。從這個角度說,毛姆走在時尚的前頭。看一下作家不輸於好萊塢明星的外貌,或許就容易理解他為何無論在男人還是女人當中都大受歡迎的原因了。

據傳記作者透露,毛姆是雙性戀。早期他曾經刻意壓制自己天然的性取向,自稱“四分之三喜歡女人,只有四分之一喜歡男人”,不過事實正好相反。

在徹底認清(承認)自己性取向之前,毛姆做了一次掙扎:選擇跟一個女人結婚。自然,這婚姻不可能幸福,因為所有同性戀的婚姻,本質上都是他們溺水前盲目去抓的救生圈,事後證明那不過是根稻草而已。

那段持續多年的婚姻讓毛姆對妻子深懷仇恨,以至於離婚多年後,他依然在回憶中對前妻惡語相向,以至引發輿論譴責。顯然,一個高度敏感的人被女人套上婚姻枷鎖,最後雖然逃離,那種刻骨銘心的傷害恐怕永遠無法消除。

除了小說家和劇作家身份,毛姆還當過間諜。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服務於大英帝國情報機構,談不上出生入死,但也算是有驚有險。個人認為其作為情報人員最值得一提的,是十月革命前夕與克倫斯基臨時政府的交往。毛姆僥倖在布爾什維克上臺前離開俄國,否則後果難測。

晚年的毛姆極其富有但又乖張多疑,或許是年輕男性伴侶的挑唆,或許是老腦筋糊塗,又或許是死去的前妻留給他的創傷過深,最後他跟自己唯一的女兒徹底決裂,為此還打了場官司。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毛姆的晚年都很淒涼,可話又說回來,誰的晚景不淒涼呢?人生中有一小段黑暗的路,非得自己走不可。

當一個人步入衰老,不僅喪失對周圍環境的準確判斷,連對自身的把控也大為下降。相信大家讀到書中作家晚年的種種會很不舒服,“毛姆糊里糊塗,加上越來越嚴重的大小便失禁,即便住在豪華酒店裡也不太好處理。”

事實上,去世之前的毛姆誰也不認識,只活在自己臆想的小天地裡。寫出來的那些小說、劇本,收藏的名畫、古玩,生活的豪宅別墅,死去以及活著的男伴——一切都與他無關,他只能躺在昏暗的房間裡等待死亡來臨。

造物主曾經大方給予我們的東西,在某個時刻都將收回,或早或晚。當夕陽餘暉映照天際,驀然回首,所經歷的一切都如夢幻泡影。

這是《毛姆傳》帶給我的最大震撼。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毛姆的作品與私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