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觀點:「房價不漲是荒唐的,限價更荒唐!」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提出,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8月初,“2018博鰲房地產論壇”正式拉開大幕。眾多專家、學者和房地產業界精英匯聚一堂,聚焦當下最受歡迎的房地產議題,觀點精彩紛呈。

房價上漲時代結束了?

未來房價要怎麼走?

來聽聽地產大咖們怎麼說。

博鰲觀點:“房價不漲是荒唐的,限價更荒唐!”

陳淮:

“房價不漲可以憑行政權力辦到”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城鄉建設經濟系主任)

房價不漲是可以憑行政權力可以辦到,其他不行,所以對股市下跌和人民幣貶值,我個人是抱很悲觀的預期。

2018年此後一段時間,應對國際競爭新格局,恐怕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中有一定程度的結構性調整是不可避免的,為了防止貨幣過度流入房地產業,先給開發商一個政策性警告,房價不漲。

我們面對一個非常變化巨大的國際競爭形勢,這個形勢可能對中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對我們的產業結構,比如說中國製造業2025,對外貿格局,對經濟增長、貨幣政策以及國有企業改革都會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但影響最小甚至很難產生影響的就是中國的城市化、城鎮化,不管特朗普加稅也好,減稅也好,影響21世紀上半期,全世界人類經濟發展、社會進程的一大事件,是不會因為貿易戰或者中美之間的關係變化而有所改變的基本趨勢。

博鰲觀點:“房價不漲是荒唐的,限價更荒唐!”

樊綱:

“房價不漲是荒唐的,限價更荒唐”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

中國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每天都在增長,土地卻越來越少,針對土地的稀缺性,房價如果不漲那是荒唐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限價是更荒唐的。

大城市供需不平衡導致了市場對未來房價增長預期過高,解決這一問題,增加供給是關鍵。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最主要問題,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住房供給不均衡之間的矛盾。

當下,越來越多年輕人為了更高品質的生活遷移到了一二線城市,而這些城市的住房供應卻沒能跟得上,三四線城市反而開始去庫存。一旦供求關係合理,房價就不會暴漲。不過增加供給之路剛剛起步一兩年,任重而道遠,真正的效果還需更長時間才能顯現。

博鰲觀點:“房價不漲是荒唐的,限價更荒唐!”

巴曙松:

“人往高處走,往房價高的城市圈靠近”

(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

越來越多城市的二手房交易佔主導,這是今後可能也要面對的另一個現實。

巴曙松表示,房地產對經濟的帶動,從原來的開發投資階段,越來越多地轉到了圍繞房屋構建的相關產業,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開發商開始改名字的原因。以前,開發商覺得自己主要的利潤來自蓋新房,現在可能慢慢試圖沿著產業鏈去延伸佈局。

巴曙松表示,大家經常說逃離北上廣深,但實際上從幼兒園在園人數、常住人口、小學在校人口來看,並沒有出現逃離北上廣深,而且是在向這些城市群集聚。

流動人口占比跟房價的相關性非常大,現有的房地產市場向幾個主要的城市群集中,這個趨勢也非常明顯。

博鰲觀點:“房價不漲是荒唐的,限價更荒唐!”

施永青:

“我不贊成調控房地產價格”

(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

過去三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產生了大量積累的財富,沒有出路。因此流進了房地產,等大家的錢用得七七八八,手上的房子越來越多的時候,這個泡沫才破裂的話,對國家的損失會很大,對人民的傷害也會很大。

因此這個時候,政府有一些打壓的措施是應該的,我認為這種調控應該是宏觀,不是微觀的調控。宏觀的調控可以通過資金的流向、利率、銀行房貸的政策進行調控,也可以通過城市規劃,土地供應政府手上的工具,甚至對地方政府的財政政策的調控,這都是政府可以做的事情,把最終的調控出來,價格上的調控,先是對銷售對象的調控,價格也慢慢的限制,這種情況是有違市場規律的。

價格是市場的最重要的信息,現在連價格都控制了,就是沒有反映市場的真正的情況,沒有價格信息,定出來的政策就會出現很大的失誤,這是很危險的,所以我不贊成調控這個價格的。

從現在國際的形勢,中國經濟發展到這個水平,和整個公務員系統的管理效率來說,我認為中國的經濟出現調整的機會是大的。以前房價不用調整的,因為經濟增長很快,在上面等一段時間,你追平以後又可以上升,所以中國的房地產在這20多年來沒有真的大的調整。但是經濟跟不上就可能會出現大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