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損失近70億元!海參遭殃了,大連「熱」死 的滿地都是

經濟損失近70億元!海參遭殃了,大連“熱”死 的滿地都是

據瞭解,據央視財經報道,近一段時間,遼寧多地持續高溫,局部地區最高氣溫甚至突破了40攝氏度。罕見的高溫使得海參養殖產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從遼寧省海洋漁業廳瞭解到,全省海參養殖面積184.4萬畝,其中池塘養殖面積98.5萬畝。目前初步統計,海參受災損失面積95萬畝,損失產量6.8萬噸,直接經濟損失68.7億元。

在記者身旁的海參池面積在50畝左右,養殖人員說,這裡每天打撈出來的死亡海參都在2000斤左右,有更多的海參因為溫度高,還沒來得及漂到水面上就已經在水下化掉了。

大連海參養殖戶於暢介紹:海參怕高溫,不怕涼。高溫它會一點點化成水,看不見了。

於暢在大連從事海參養殖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了,養殖總面積在1000畝左右,年產四五十萬斤海參,不過,今年的高溫天氣可能讓他90%的參池絕收。

於暢說,往年海水溫度正常是25、26度,今年持續高溫,下午兩三點能達到36到37度,30度海參就已經承受不了了。

記者從漁業部門瞭解到,受持續高溫影響,遼寧多地的池塘養殖海參從7月23號開始出現缺氧、化皮的現象,到7月28號,水深在7米以內的養殖池就出現海參大面積死亡的情況。

於暢介紹,打撈上來的海參達不到上市銷售的品質,只能加工後自己食用或送給親友,按照目前遼參在市場上銷售的最低價格來計算,今年損失要超過千萬。

於暢還說,秋天賣參是60多元一斤,就按最低標準50元一斤,損失50萬斤相當於損失2500萬元。

現在,很多養殖戶都在僱潛水員進行搶救式的打撈。有潛水員介紹,不少死亡的海參都已經變成膠黏狀態,抓不上來了。

大連海參養殖戶王明聖介紹,這個參池在搶救,別的池現在海參已經滅絕了,一個都沒有了。

經濟損失近70億元!海參遭殃了,大連“熱”死 的滿地都是

大連瓦房店市海參協會會長王明利說,好幾個養殖戶哭了,目前該區域圈養海參應該50萬畝左右,損失程度達到90%。

記者從遼寧省海洋漁業廳瞭解到,全省海參養殖面積184.4萬畝,其中池塘養殖面積98.5萬畝。目前初步統計,海參受災損失面積95萬畝,損失產量6.8萬噸,直接經濟損失68.7億元。

池養海參損失大底播海參沒影響

在調查中,記者瞭解到,目前,遼寧地區90%的海參養殖都選用“池養海參”的方式。而此次高溫侵襲帶來的損失,主要就發生在這些池養海參中。不過,另一方面,使用“底播海參”的養殖戶,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拓展:海參

經濟損失近70億元!海參遭殃了,大連“熱”死 的滿地都是

海參,屬海參綱(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邊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動物,距今已有六億多年的歷史,海參以海底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 海參全身長滿肉刺,廣佈於世界各海洋中。中國南海沿岸種類較多,約有二十餘種海參可供食用。

海參同人參、燕窩、魚翅齊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海參不僅是珍貴的食品,也是名貴的藥材。據《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海參,味甘鹹,補腎,益精髓,攝小便,壯陽療痿,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名海參。海參具有提高記憶力、延緩性腺衰老,防止動脈硬化以及抗腫瘤等作用。隨著海參價值知識的普及,海參逐漸進入百姓餐桌。生活環境決定海參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