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劉備稱王后,馬超雖然被封爲左將軍,其實一直不受重用

三國演義:劉備稱王后,馬超雖然被封為左將軍,其實一直不受重用

文|劉叔叔的小酒館

中華文明的歷史源遠流長,在世界史上都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其中三國時期可以說是一個既恢弘又殘酷的年代,在那個群雄並起的時代,湧現出無數優秀的人才,諸葛亮、曹操、劉備等大批英雄人物,尤其是劉備的蜀漢集團中,更可謂是人才濟濟。謀士有臥龍、鳳雛,大將更是不少,劉備稱王后,封了封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關羽、張飛等人大名鼎鼎,但是馬超卻被很多人忽略了,其實他雖然被封為左將軍,但其實他一直都沒有受到過重用。這是為什麼呢?下面筆者就為大家揭開這個謎題。

三國演義:劉備稱王后,馬超雖然被封為左將軍,其實一直不受重用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魏蜀吳三國鼎立將天下英雄都彙集到了一起,各自麾下都有無數英雄豪傑,就拿蜀漢陣營來說,就有臥龍鳳雛等人,還有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將,但是作為五虎上將之一的馬超,還曾經打敗過曹操卻鮮有人關注,因為馬超投奔劉備後,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這其中有什麼秘密呢?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看法。

三國演義:劉備稱王后,馬超雖然被封為左將軍,其實一直不受重用

眾所周知,劉備向來喜歡用所謂的“仁義”標榜自己,但是從怒摔阿斗的收買人心,建議曹操殺死呂布等等就可以看出,其實劉備自己都談不上仁義,老奸巨猾的程度絲毫不弱於曹操。劉備一生只中用過一次馬超也是有原因的,只給了他一個所謂的"平西將軍"的稱號而已,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三國演義:劉備稱王后,馬超雖然被封為左將軍,其實一直不受重用

第一點:劉備的多疑和防備。很多人都忘了當初馬超來投奔劉備的時候,劉備心裡那叫一個高興。當時正是劉備創業的關鍵時期,正在攻打程度,忽然西北的大人物馬超來投奔,劉備當然高興了,馬超的投奔為劉備省了很大的力氣,因為他可以說是劉備在西北的信用背書,而且劉備一時半會還不用給馬超任何的兵權,這樣絲毫沒有風險,百利而無一害。

三國演義:劉備稱王后,馬超雖然被封為左將軍,其實一直不受重用

第二點,馬超漠視感情。由於馬超的自由散漫和瀟灑不羈導致馬超在性格上相對獨立,對周圍的人可以說沒有什麼依賴,可以說馬超是個薄情寡義的人。當初馬騰(也就是馬超的親爹)入建業的時候,和曹操上後決定一支軍隊在朝中,以增加影響力,但是馬超不這麼認為,於是雙方就爭吵開了。這時候馬超對韓遂說了一句話:“今天我馬超放棄自己父親的性命,把將軍當做親生父親,將軍也應該放棄自己兒子的性命,把馬超當做自己的兒子,從此之後,馬超就沒什麼好名聲了”,可見馬超是個連父親都不放在眼裡的人,劉備不敢重用他的原因可能和這件事大有關聯,畢竟誰都不把感情浪費在一個“白眼狼”身上。

三國演義:劉備稱王后,馬超雖然被封為左將軍,其實一直不受重用

第三點,馬超為人太耿直。關於這一點,其實是不可避免的,馬超從小在西涼長大,從小生活環境寬鬆,性格直爽,說話從不拐彎抹角。這樣雖然對個人的成長很好,但是當他進入一個集團做事的時候,致命的性格缺陷就顯露出來了,這樣的成長環境導致馬超口無遮攔,性格大大咧咧,尤其是長官——劉備說話的時候,好大喜功,不懂謙卑,有很多次當著別人的面都直呼劉備的名字,毫無君臣之間該有的樣子,所以劉備心中對他好感不大,甚至有些厭惡。所以馬超情商太低也是他不受劉備重用的一個原因。

三國演義:劉備稱王后,馬超雖然被封為左將軍,其實一直不受重用

雖然馬超的性格不是很好的,但他一直忠於劉備。222年,馬超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他自己覺得可能無法再繼續下去了,於是對劉備拖下遺言“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意思就是找曹操報仇的機會是沒有了,只剩下一個弟弟了。希望劉備能幫他照顧好弟弟。 沒過多久馬超就死了。說起來也是可憐,馬超在投靠劉備以後幾乎沒有受到什麼重用,這對於一個武將來說是最大的否定,但不得不說馬超是個非常能打的大將,只是碰到劉備這樣的人。想想就覺得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