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把火燒掉千餘首詩,從頭開始,陸游曾說:我不如他

我們常常想,古人的腦子到底是什麼構造?怎麼就能寫出那麼多美好的詩歌來?在古人們學詩作詩的道路上,也確實留下了許多勵志的正能量故事,發人深省,引人沉思。今天,讀書燈下就給大家分享一個“燒詩”的故事。

勇敢地與過去告別,方能更好地擁抱未來——楊萬里“燒詩”。

他一把火燒掉千餘首詩,從頭開始,陸游曾說:我不如他

楊萬里從小愛讀詩寫詩,唐詩以及在他以前的宋詩都是他閱讀的目標,而據說他成年後的“偶像”就鎖定為了當時流行一時的“江西詩派”。

江西詩派作詩好用僻典,煉生詞,制拗句,講究語言韻律,可謂是將“形式主義”的道路走到了底。由於喜歡,因而崇尚,由於崇尚,因而相類。

35歲的楊萬里,在詩歌創作上已經有所成就,用詞精巧,善用典故,朋友評價其詩歌多類江西詩派。此時的他,已作詩一千餘首,看得出來,在當時的詩友圈裡也闖出了名氣。

他一把火燒掉千餘首詩,從頭開始,陸游曾說:我不如他

但漸漸的,他發現,有點不對!這樣寫詩,用語雖精雕細琢,但別人讀來卻並不流暢,甚至拗口,且缺生活氣息。這時候的楊萬里,大概是遇到寫詩生涯的瓶頸了。

要知道,到了快40歲,習慣與風格大致都已經確定了,想要再改,可是太難了。為了下決心,楊萬里想了個辦法,將此前所作詩稿全都付之一炬,切斷過去,從頭開始。

他一把火燒掉千餘首詩,從頭開始,陸游曾說:我不如他

這是個多狠的辦法?有多少人能為了更高的目標,將半生所獲全盤打倒重來呢?更何況,古人的生命看起來比現代人短多了,多少人在30來歲就已經早早逝去了啊。

可楊萬里義無反顧地、一往無前地從頭開始了。後來的結局我們已經知道了,正是他這告別過去,從頭開始的勇氣,才有了他後來詩歌中凝練的通俗淺近、自然活潑的語言特色,才有了獨具特色的詩風,才有了詩歌史上影響頗深的“誠齋體”,也才有了這些流傳千古的名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他一把火燒掉千餘首詩,從頭開始,陸游曾說:我不如他

他一把火燒掉千餘首詩,從頭開始,陸游曾說:我不如他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對於誠齋,大詩人陸游曾說:“我不如誠齋,此評天下同”,雖說他有些自謙,但也從側面反映楊萬里在詩歌史上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