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T · O · W · N · O · F · A · N · G · E · L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天使小鎮硯溪湖建築設計師 GOA大象設計資深合夥人 張曉曉

從業十餘年,領銜創作完成了上海玉蘭花園臻園、上海玉蘭公館、北京紫禁壹號院、北京使館壹號院、南京桃花源、大連深藍中心、海南海棠灣福ONE、海南日月島、海南博鰲金灣、杭州侯潮府、杭州桃源小鎮、杭州春風長樂等眾多享譽行業內外的作品。

他蓋的不只是房子

在張曉曉看來,房子不單單是建築材料的堆砌,它一方面是建在土地上的,一方面是寄託在文化之上的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牆院迂迴隱人家(硯溪湖實景圖)

房子是一個時代的科技水準、文化水準,社會基本形態的表現。但有所遺憾的是,中國人傳統的居住文化,在歷史發展的拐點上,沒有被保留和發揚,反而是趨同了西方。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樓臺亭閣照遠山(硯溪湖實景圖)

“像硯溪湖二期這樣純粹的文人山水庭院,在民國以後基本上已然消失,大量的西方建築取代了國人傳統的居住方式,但所幸僅是斷層了兩代人,如今我們看到胡雪巖故居、西泠印社,那些文人理想居住方式,依舊令人傾慕嚮往,因為,那是我們中國人骨子裡的東西。”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假山疊石霧繚繞(硯溪湖實景圖)

家是立國之本,當我們談論大國崛起,當我們談論文化自信,作為中國知名的建築設計師,張曉曉深知,自己也許可以做些什麼。

“硯溪湖對於我而言,是一個機遇。”他如是說道。

坡地上的藝術

群山懷抱,依山傍水,山泉、溪流、古樹灑落其間,身旁是幽謐如仙界的禹山塢水庫——硯溪湖的自然天賦,得天獨厚。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一碧千里翠色流(禹山塢水庫實景圖)

如此美好的“風景區”,自然是文人山水院落最為理想的“畫布”

,但山勢起伏,地形高低落差大,其營建難度以及成本都大幅增加。

對於設計團隊而言,更需極盡匠心雕琢,在原有坡地地形、山體的基礎上進行創作,讓每一個院子的園林造景、戶型佈局皆不相同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巒碧雲遠院靜幽(硯溪湖實景圖)

這尤其體現於

硯溪湖二期背山面水、地形複雜的雙層大宅院,“坡地難題”如魔法般轉化為具有豐富建築空間、景觀層次的內容,成了最大的優勢和特點。

由於地勢的高低不同,每戶雙層大宅院的居者,在自家院子中,擁有更加開闊的視野,盡攬一線山水美景,閒暇之餘,沏一壺安吉白茶,坐看遠山雲捲雲舒,美哉,樂哉~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煙雲塵事簷下夢(硯溪湖實景圖)

同時在一些地形轉換的邊界區域,結合“坡地”,做了許多公共空間的景觀。若是黃昏,居者從院中觀景臺眺望禹山塢的水景,視野經過一片景觀花園,花香鳥語,舒展著居者的身心。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新雨山頭煙水綠(禹山塢水庫實景圖)

一山一院景,一宅一世界,由山水為居者“定製”的院子,自然不會僅僅只有門前“獨享花海”的宅院。有的院子因在狹長山谷之間,放眼望去,猶如坐擁了半座山頭。而有人門前便是蒼翠竹林,月下聽竹,一派幽思的雅韻閒情…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粉牆黛瓦花木隱(硯溪湖實景圖)

三分匠人心,七分主人情

“假如現代國人居所建築的發展,能沿著中國原本的軌跡前進,那該多好啊!那些感性的,詩意的,審美至上的生活態度就不再離我們太遙遠…”

在採訪中,張曉曉不禁生髮感慨。

這是對中式庭院的一種情懷,也是完成心滿意足的作品後,對於家人詩意生活的期望。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層層落落望山水(硯溪湖實景圖)

所謂三分匠人心,七分主人情。

硯溪湖二期有著更豐富的地形、景觀結構,所以除了有

97-140方(建面)的江南小院,還設計了近30餘戶約180-205方(建面)的雙層大宅院。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宅院燭影閣如燁(硯溪湖實景圖)

張曉曉帶領著團隊根據各自的特點,逐一研究,營造出各有情趣的庭院,每座宅院都極盡山水之美,亭臺廊榭,假山疊石,花木相間,步步移情換景。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並且,庭院面積比建築面積還要闊綽,容得下山水一生的志趣,也容得下四世同堂的溫情生活

天氣晴好時,一家人圍席而坐,在庭院歡聚“野餐”,看晚霞披落群山,百鳥在門前的景觀花園上空,盤旋鳴唱,幼子繞膝,兒孫滿堂,其樂融融。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楓葉流丹落餘暉(硯溪湖實景圖)

閒暇時,在庭院漫步。三分菜圃地,詩酒花園間,父母在房外獨立庭院中,養花、植木、種菜,偷得浮生半日閒情。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翠色捲簾院圍合(硯溪湖實景圖)

重返鄰里如親的溫情歲月

“在這次對於中國傳統居住理想的探索中,街巷式小組團佈局,是我們做的另一個嘗試,硯溪湖的社區組團比以往的都要小。”

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中國人的鄰里之情是僅次於親情般的存在。街坊鄰居的孩子們一起長大,青梅竹馬。鄰里之間或互幫互助,或閒話家常,親如一家…

這樣美好的鄰里之情,隨著歷史的變遷,社會形態、建築形態的變化,正在漸漸消失遠去。

而硯溪湖以“街巷式小組團佈局”無限接近國人傳統的居住生態,大多以7-8戶,共作一坊,小組團五六戶,大組團也不過是十來戶。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高低錯落各不同(硯溪湖實景圖)

重返家園式溫情的傳統居住方式,讓鄰里之間因為巷坊的存在,而富有人情味。

或一個家族共作一坊,或幾位志同道合的老友,結伴而居,相守一生。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一坊一巷鄰里情(硯溪湖實景圖)

如同《全唐書》中所描繪的大同理想:“每十戶已上,共作一坊,每戶給五畝充宅。併為造一兩口屋宇,開巷陌,立閭伍,種桑棗,築園蔬,使緩急相助,親鄰不失。”

探求“中國式雅居”理想

“眾籌、共建、自治、分享”

硯溪湖,因你而更完美

設計師說|張曉曉:在坡地上綻放的雙層大宅,“中國式雅居”理想

硯溪湖二期

加推在即

盼與君,共享山水庭院

往期回顧

解密硯溪湖(一):院如幽蘭盛放于山谷,山如羅帶延展著庭院

解密硯溪湖(二):借山借水借草木,一生只畫一座園

解密硯溪湖(三):文人雅室蘊高情,墨客幽境藏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