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史上最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發行方有點擔心中國觀眾不太熟悉諾蘭導演,在《敦刻爾克》的海報上列出了諾蘭的代表作:《盜夢空間》、《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星際穿越》,目的是想靠這些前作留下的威名來讓觀眾恍然大悟的失去抵抗力,心甘情願的掏錢去電影院尋找自己被“採夢大盜”暴露出的低幼智商;找回還給物理老師的牛頓定律。

《敦刻爾克》,史上最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當然,這樣做就會衍生出期望值這樣一把雙刃劍。看完後觀眾會不自覺的吐槽對比,這樣的對比是建立在識別度和傳播度很高的神作之上,所以概念中的《敦刻爾克》不僅要有諾蘭作品的鮮明特色,還得有獨樹一幟的意外逆轉,這樣才能挑起來天枰那頭的期望值。

1940年5月底,約40萬英法聯軍被圍困在敦刻爾克海灘附近,等待英國船隻渡海救援。由於地面部隊建立防線英勇抵抗、皇家空軍空中掩護,英國本土調動了近千艘民船支援,加上德軍戰略性誤判延緩了進攻,使得聯軍在海灘大霧下獲得了一週的空窗期,成功撤出33萬士兵,為二戰之後的抵抗保留了有生力量,成功的詮釋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戰略意義。

所以沒有《珍珠港》裡四十分鐘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沒有《拯救大兵瑞恩》中考驗神勇和狙擊手的巷戰,沒有《血戰鋼鋸嶺》中血肉模糊的慘烈戰場,《敦刻爾克》就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救援行動,這種既定結局還原歷史影片的最大挑戰是要為觀眾帶來清晰、強烈、振奮、緊湊的觀影體驗。另外,作為土生土長的英國導演,諾蘭對上輩人留下的“敦刻爾克”精神的理解顯然更加深刻和嚴肅,他是負載使命去讓這種精神推動對社會的影響。

《敦刻爾克》,史上最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本片從“陸”(海灘撤退)、“海”(民船支援)、“空”(空軍掩護),三個故事分別切入,設置了不同的線索人物。同時符合諾蘭打破時空的一貫作風,開篇就明示這三段故事的時間週期分別是:“一週”“一天”“一小時”,時間線也是分開的。相比以往很諾蘭的“燒腦”結構,這次的多線交叉剪輯難度並不大,至少觀眾在理解程度上沒有懷疑智商。

但容易理解並不意味著簡單和清心寡慾,把時間長度不同的三條線交織在一起並完美融合,背後是編劇和導演長時間磨合的結果,一旦處理不好就會產生笑話和混亂,這是歷史電影不允許褻瀆的,我們已經領教過太多國產片在線性敘事上的裹足不前,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諾蘭的不一般。

另外,三條線的完美融合,海陸空的三面夾擊,飛行員的落水和其他人在漏水船內的鏡頭剪到一起,緊張感疊加,營救成功的時候,勝利的喜悅也是三倍的效果,這種“鏘鏘三人行”的剪輯手法是要學習的。

《敦刻爾克》,史上最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諾蘭在採訪中談到,他最喜歡的是默劇。《敦刻爾克》開場前十分鐘都沒有一句臺詞,四五個士兵走在空無一人的敦刻爾克大街上,天上散佈著德軍的勸降單。一種寂靜的壓迫感。同時影片的臺詞也刻意寫得很少。大部分時間感覺像是在觀看一部無聲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去除了故事性。如果抱著一種心滿意足的大場面的心情去看,會有些失望,不是概念中的《敦刻爾克》,也不是想象中的諾蘭。

這也就應了諾蘭遵循電影的一個最基本的重要原則:是展示而不是告知,是放棄而不是堆砌。

放棄之一是沒有刻意去製造情節衝突的創作衝動。從戰爭片的常見類型來說,要表現大戰役,很容易利用局部小的戰鬥目標達成影片的情節推進。一直沒有吹響的《集結號》和向我開炮的《英雄兒女》,情節上對時間的要求很容易製造情節懸念,並塑造出克服萬難達到勝利的戰鬥英雄形象,這種慣性思維讓觀眾對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有了不適的觀影體驗,然而這在《敦刻爾克》中也是看不到的。我們只能跟隨人物視角前進。

《敦刻爾克》,史上最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少了大而全的英雄形象,這部片子也沒有明確的主角,沒有正面人物,設想中猙獰的反面人物也沒有露過臉,沒有傾向性的批評或讚揚,是非對錯都成了與時間賽跑的主題。這在還原歷史事件的影片中需要做到剋制和中庸,一旦摻進去各種複雜的情感和炫技鏡頭,厚重的歷史也會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樣出來的電影估計連希特勒都不答應。所以上至中正,下至平民,想營造出離亂人不如太平狗的天災人禍的《1942》就做了一次面面俱到的失敗嘗試,看來小剛導演想蜚聲國際還有許多需要學習和放棄的。

海上拍攝是比較困難的,李安在臺灣找了能注入1700加侖水量的巨大水槽才營造出少年派漂流的奇幻。諾蘭導演是一個痴迷於膠片、實拍和IMAX的導演,為了營造真實的拍攝環境,他沒有選擇虛擬的場景,還把拍攝地點選擇到敦刻爾克實地拍攝。海灘的溼度、風、陽光都讓演員身臨其境的融入進去,攝影機的膠片也有了海洋鹹溼的味道。

影片最開場男主角亡命狂奔,手持拍攝加上鏡頭的晃動,觀眾很快就被鏡頭拉到戰場,絕地逃亡的就是你;海灘上遭遇轟炸機,一個士兵被炸上天,然後沙土落了男主一頭一臉,這種體驗就是讓所有人感受到死亡就在那裡,不遠不近,虎視眈眈,可以隨時輕易的將你的希望化作塵土。

《敦刻爾克》,史上最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電影中的槍聲、炮擊聲也同樣將敦刻爾克最強音一股腦的傾倒出來,震耳欲聾的背後是戰爭比電影來的更加殘酷。

所以,諾蘭在該部電影中學會了收斂、放棄和撤退,這是一個人邁向成熟的標誌,更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導演邁向大師的一個關鍵步伐。很多時候勝利的關鍵不是何時進攻,而是何時撤退。正如丘吉爾所言:“這場撤退孕育著勝利”。於世界、於電影、於導演諾蘭!

《敦刻爾克》,史上最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