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短期内不会赢得对美国的AI战争

到目前为止,中国似乎在追赶美国主导的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做得很好。前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力量。但这对一些人来说并不意外,因为中国政府已经投入大量资源到人工智能领域中,这将是未来成败的一项关键性决定。

为什么中国短期内不会赢得对美国的AI战争

在一定程度上,我认为,投资将是决定一个国家AI行业实力的关键因素。除了巨大的政府和私营企业投资之外,中国还拥有大量的数据,大量的科技人才,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大量的潜在客户。

通过这样的分析,支持中国成为明日的人工智能超级大国的论点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是为了帮助我们做出真正准确的预测,我建议我们不要仅仅依靠投资数量和数据量因素。

质量而不是数量

的确,中国人使用手机支付购物的次数是美国人的50倍,而食品外卖订单的数量是美国的10倍。所有这些数据都可用于在中国培训人工智能模型。的确,规模和数量确实为巨大的机遇打开了大门。

为什么中国短期内不会赢得对美国的AI战争

《经济学人》3月刊指出:“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经济快速增长的经济体来说,通过科学探究来享受技术复兴是完全正常的。”文章继续指出,中国的人工智能科学家数量和超过8亿的互联网用户是优势。

然而,尽管如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在质量方面取代美国,这仍是一个难题。以下是我提出这一点质疑的四个关键原因。

1、缺乏全球吸引力

与其他亚洲国家一样,中国没有足够的经验来开发具有全球吸引力的用户的软件服务,就像谷歌、Facebook和亚马逊那样。

就功能而言,中国有许多优秀的软件服务,但它们正在努力向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扩张。韩国和日本也面临同样的挑战。

为什么中国短期内不会赢得对美国的AI战争

2、数据多不等于高质量的人工智能。

数据只是一种资源。正如我们清楚地看到现有的翻译服务和他们的缺点,能自动联想推理出上下文更重要。独立推理的能力,有独创性的想法,以及在并非所有数据都可用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机器学习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在未来流行。

为什么中国短期内不会赢得对美国的AI战争

3、很多“人才”也不能保证高质量的人工智能。

拥有大量的人才并不一定意味着都是高质量的人工智能专家。事实上,迄今为止,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多数高质量工程师都是在中国以外的地区。

为什么中国短期内不会赢得对美国的AI战争

4、地方市场约束心态

在中国,大多数企业家都着眼于国内市场,而不打算跨越它。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以为家里已经有那么大的市场了。中国的市场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本土企业可以诞生,成长为超级公司,而不必放眼境外。

事实上,在他们开始认真考虑国际扩张的想法之前,公司往往会发展成非常大的规模(比如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而这通常是挑战才刚刚开始的时候。

为什么中国短期内不会赢得对美国的AI战争

所有质疑都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不可能真正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中国需要发挥其软实力,包括文化、思维和环境,以推动创新和人类创造的灵感。

但是请允许我退一步说话。

对一些人来说,整个“人工智能领袖”的辩论是在浪费时间。一个主要国家的概念很模糊,因为今天的公司和服务都是跨国经营的。更重要的是,那些建立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家往往拥有复杂的身份。

为什么中国短期内不会赢得对美国的AI战争

最终,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通过建立生态系统和平台,让企业家有能力实现突破,变得更加开放和高效,这应该是最优先考虑的事情。

我们现在需要看到的是,中国能否从一个优秀的学习者变成一个优秀的创新者。要做到这一点,它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这样,它才能开始与美国竞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