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進場,租賃市場迎變革

在2017年10月舉行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設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這段鏗將有力的發言無疑給很多還在為住房焦慮的人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的確,大城市居高不下的房價讓不少“漂一族”望房興嘆,但在國家大力鼓勵和培育租房市場的背景下,隨著租售並舉的住房制度提上日程,租賃住房成為了去年至今最熱門的話題。

國企進場,租賃市場迎變革

租賃住房成大勢 上海加速佈局租賃市場

2017年7月,住建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在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要求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要支持相關國有企業轉型為住房租賃企業,鼓勵民營的機構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廈門、武漢、成都、瀋陽、合肥、鄭州、佛山、肇慶等12個城市作為首批試點城市。

2017年7月7日,上海發佈《上海市住房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住房租賃消費,穩定住房租賃關係。“十三五”時期預計新增供應租賃住房70萬套,佔新增市場化住房總套數超過60%。

2017年9月,上海出臺《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本市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明確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主體參與、多品種供應、規範化管理的住房租賃市場體系。

2017年10月,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強調,上海正有著力推動租賃住房的建設力度,在就業密集、產城融合重點區域以及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區域推出租賃住房用地,構建租售並舉的住房體系。

2017年11月,上海市住建委發佈《關於明確本市自持租賃住房建設規範和相關管理要求的通知》,明確佈局、明向、防火等安全設置的相關規定和要求。

2018年1月,上海市政府分別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簽署《發揮開發性金融機構優勢,推進上海市住房租賃市場建設合作備忘錄》和《推動上海市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推進住房租賃市場建設發展。

2018年1月,上海《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要重點做好的工作時特別指出,加大租賃房建設力度,支持專業化、機構化的代理經租企業發展,新建和轉化租賃房源20萬套,新增代理經租房源9萬套,建立住房租賃服務平臺,落實相應的公共服務。

2018年3月,上海市住建委、市房管局發佈,上海住房租賃公共服務平臺上線試運行,平臺功能全部建成後,將逐步實現租賃合同網籤、備案一體化。7月1日起施行的 《上海市住房租賃合同網籤備案試行辦法》同日公佈。

租賃住房大幕拉開 “國家隊”引領

在政策紅利和租賃市場潛在的巨大空間下,萬億租賃市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入場者。根據《21CBR》的不完全統計,在國內排名前30的房企中,將近1/3已經開始了租賃市場的佈局。

目前,在租賃住房業務“國家隊”中,從目前所推32幅純租賃住房用地中,上海地產集團拿地數量最多,佔有10幅。目前包括租賃住房用地、城市更新、存量改造在內,已規劃建設項目達20個。在今年年初率先成立了滬上首個國企租賃住房運營服務品牌——城方,為上海年輕人才提供更好的生活與發展服務。

國企進場,租賃市場迎變革

上海作為一線大城市,租賃住房“國家隊”的入場無疑是對“房住不炒”“租購併舉”最好最及時的回應。上海聚集了無數各個領域外來的優秀人才,未來還要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國家隊”的進場表明了承擔的責任和使命,讓更多的人才能夠集聚上海,提供給他們在都市生活的夢想地,也給他們提供實現夢想的發展空間。

國企進場,租賃市場迎變革

“國家隊”入場 促進行業發展規範

行業和市場提供的機遇和風口正在敞開,湧進來的人越來越多,各路資本、公司、創新機構的湧入,也讓目前租賃行業面臨認知不清、魚龍混雜,標準難判的局面。以上海地產集團為代表的“國家隊”入場,從住房供給側改革發力,從客戶真正需求出發,為“租購併舉”真正推進,為更快地樹立行業標準、為引導住房租賃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以上部分內容由搜狐焦點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