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

传说中的张北海,爱酒、浪漫、艺术、好客、慷慨,陈升为他写歌,郑愁予为他赠诗,阿城为其风度着迷,陈丹青称其为“纽约的蛀虫”,侄女张艾嘉的眼里,他是“中国最后一位老嬉皮”。

《侠隐》是张北海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写于1996—2000年。多年来,张北海以纽约生活的散文享誉华人世界,这第一本武侠小说,却将背景设置在他童年生活过的老北京。而这武侠,亦非传统小说的路数,而是写了其反面,即武侠的终结。与此相连的,就是时代的变迁,以及老北京的消逝。与其说小说的主角是侠,莫如说是老北京,小说中的旧京风味悠远醇厚,滋味十足,惟妙惟肖,让人忍不住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2007年,《侠隐》首度与中国大陆读者见面,借由张北海之笔,作者本人“行走”了自己出生之地,你我读者则漫游于一个精心雕琢的北平,追忆城之消逝,也感叹于侠之终结。十一年后,姜文导演把这样一个故事搬上大银幕,我们也将借由光影再度领略一座城,及那背后值得叙说的故事。

今天,透过编辑Kate的视角,我们可一探《侠隐》背后的故事。

"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因为姜文的电影,《侠隐》再次被人关注起来,与同事聊天时感慨,好像没有哪部电影让人这么关注过,哪怕是姜文,我也已忘记看导演的上一部电影是多少年前了。不过,也因为此,追踪了一些书背后的故事,回顾了《侠隐》出版的十多年间发生了什么。

十二三年前,文景的编辑小美,看到了《三联生活周刊》一篇介绍《侠隐》的文章,她觉得这书好看,就找来了最早的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的版本,看完后立即开始寻找版权。所幸那时繁体字版由麦田出版,共同认识的朋友秀梅接到我们的询问后即发来了作者的电子邮件。小美的一封邮件开启了文景与张北海的缘分。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版

十年前,我作为营销编辑,有幸与编辑一起为《侠隐》出过力,得意!作为普通读者,第一时间感受到《侠隐》文字的魅力,至今难忘。观看的乐趣的传达有点难,我的推荐也就是一个推荐而已。十年后,也有朋友、同事因缘际会看了这部书,他们来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哟,这书挺好看的啊。”我就回他一句,“对啊,你晚看十年。”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世纪文景,2007年版

十年间,我们与作者一直保持着联系,通常是我们写了中文邮件去,他用英文答复,必须使用中文之时,他就会手写下来,要么是复印社扫描后邮件,要么是直接传真到某个号码,或是从纽约直接寄来手写复印件。当年采访过作者的《北京青年报》记者朱玲仍保留着作者传真来的手写回复, 我也留着作者手写的一切文字回复,对书的想法、询问等等。

张北海以约两年回一趟北京的节奏,在北京最美的季节回来,有时是文景的一大帮同事一起与老爷子聚,再不然是一些小辈的朋友们带着老爷子去吃老北京馆子,夜深之时,再由北海带着找一个地方尝尝他最爱的威士忌。在《一瓢纽约》里,他细细碎碎地讲了他生活了四十多年的纽约,也让我们感受到“天使的份额”引发的回忆。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照片摄于1963年,当时张北海在洛杉矶工读

这十年间,文景也做了一本张艾嘉的书,她的第一部文字作品。也从另一个角度得知张艾嘉(张姐)口中的“叔叔”。据说,故事是这样发生的,北海抄起电话打给张姐,你那个什么什么书,他们让我写点什么,我到底应该写什么啊?张姐跟我说这话时,是带演的,所以至今都记得。最后,老爷子写了《小妹儿》小文。如果能够对比读张姐写的《我的叔叔》与北海写的《小妹儿》,你会完全忘记他们的身份,只有父女情深。

从我第一篇小学作文被老师赞赏,题目就是《我的叔叔》,到开始看他的文章,对他总是有一种崇拜。我长大了,他却也没老,我们开始有共同的朋友。从纽约到香港、台湾到大陆,我看到了别人对他的尊敬,还有说不完的羡慕。他的生活态度,如同他喝酒:专情于威士忌,慢慢品尝、认识,深入了解。所以他只谈他懂的,其他的,就听听别人怎么说吧。

不知从几时开始,我们越来越像父女,总是会惦念着对方,我为他做点小事,他为我写个剧本。他来香港看我,我带儿子去纽约跟他过个圣诞。一起喝酒、做炸酱面,有时有说不完的话,有时也可以安静的不说。我们就是家人,不再带有任何色彩却更浓厚的亲情。

——张艾嘉《我的叔叔》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张北海手书《小妹儿》

姜文是这么形容电影《邪不压正》的:“如同北平的哈姆雷特,如同李小龙智取危机四伏的卡萨布兰卡!”

电车、城楼、石板路、四合院、红色城墙、宫殿城池……为了复原 1937 年的这座城,姜文确实穷尽了讲究,做足了诚意,这也是导演拍电影最大的瘾,活生生造出一个带着年代质感的幻境。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当年高晓松读过此书之后,火急火燎地想买来改编权,结果听说已经被姜文抢先一步,那叫一个心如刀割。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读过小说的人,自然懂得高晓松为什么爱极了这个故事,姜文为什么要这样精雕细刻地还原这座城——这是为了纪念一个已经消失的北京。

张北海先生的《侠隐》,将传统和现代、市井与江湖熔为一炉,被称为“老北京的哀悼之作”。四合院里的安逸闲适,大饭店里的觥筹交错,庙会堂会的旧时规矩,年节习俗的人情应酬,黑道白道的掌故轶事,三教九流的吃穿用度,平民阶层的生活百科,秋冬春夏的四时流转……张北海都做了像素级别的还原。

作家阿城评价《侠隐》:有贴骨到肉的质感。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张北海写北平,就像孟元老写汴梁,沈从文写凤凰,汪曾祺写高邮,张爱玲写上海,唯有亲手组合了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这些纪念者才能心安。

《侠隐》里的北平,是山雨欲来前的宁静,是劫难降临前的绽放,那些鲜活而又濒临消亡的生活方式,那些辉煌而又沧桑破败的宫殿城池,是一座古都的回光返照,就像李天然所代表的中华武术,已经是明日黄花,美景之美,在于忧伤。

《侠隐》后记

十年前,《侠隐》首次和中国大陆读者见面,我当时觉得是我回到了三十年代出生之地。我在那篇序文中说:“这里的北京,不是今天的北京。这里的北京,是没有多久的从前,古都改称‘北平’那个时代的昨日北京。”

物换星移,但是昨日北京的史实,仍然是史实,虚构部分则纯属虚构。

“抗战烽火前夕,走进这虚实两个世界,是一位现代江湖游侠——越洋归来,替天行道,一了恩仇,穿云而去。”

昨日游侠也就这样和昨日北京先后消失,一去不返,再也没有了。

感谢读者多年来的支持,同时感谢世纪文景重新出版《侠隐》,并感谢编辑王玲对作者的信心。

没有这次出版,“燕子李三”也就无缘和今天的读者见面了。

二○一七年,纽约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张北海,本名张文艺,祖籍山西五台,1936年生于北京,长在台北,工读洛杉矶,任职联合国,退隐纽约,著作随缘。1970年代起,张北海的家成了初抵纽约的华人了解这座城市的必到之地。阿城、陈丹青、张大春、王安忆、李安、张艾嘉、罗大佑、李宗盛、陈升等人,都是从他的客厅里认识纽约的。

《一瓢纽约》即为他多年纽约生活所得。1990年代,从联合国退休后,张北海转而虚构《侠隐》,写尽出生地老北京的无限风情。文笔老道,笔下风流,既透露出他骨子里的中国气质,又显示出十足的洋派作风。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书影同行,敬请期待!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张北海 著

定价: 52.00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本期话题

#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李天然,

你心中的李天然是什么样的?#

在文末留言区分享你的想法给我们听吧,我们最终以精选留言点赞数为依据,选出3位读者的留言故事,7月20日公布中奖名单——《侠隐》一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