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之女方梅:看到電影裡的不真實鏡頭,決定「還原史實」

1935年8月6日,方誌敏同志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殺害於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窩,時年36歲。今天,在方誌敏同志犧牲83週年的日子,讓我們一起追憶歷史,緬懷先烈。

方誌敏之女方梅:看到電影裡的不真實鏡頭,決定“還原史實”

方誌敏

方梅,是方誌敏烈士的女兒。在她鮮為人知的人生歷程中,既有身為烈士後代的特殊經歷,也有平常人的情感生活。《祖國》記者曾有幸當面聆聽並感受她艱難坎坷的人生經歷。

方誌敏之女方梅:看到電影裡的不真實鏡頭,決定“還原史實”

方誌敏之女方梅

與父親相見兩次

方誌敏有六個孩子,儘管孩子出生時,他都不在身邊,可他愛在心裡。方誌敏很喜歡讀書寫文章,也愛唱歌、跳舞、演戲,自學成才。母親繆敏經常教育子女要向父親學習,做個文化人。

對父親的零星迴憶,方梅是長大後從哥哥嘴裡瞭解到的。父親在江西橫峰葛源鎮蘇維埃政府機關工作時,每天天矇矇亮,就起床到後山跑步鍛鍊身體,回到住處,咳嗽兩聲,聲如洪鐘,機關幹部立即起床開始工作。中午,父親和其他同志一樣,排隊買飯吃,晚上工作到很晚,但是,父親很愛乾淨,工作再晚也要洗個冷水澡才睡。後來方梅的養父母告訴她,父親犧牲時她年僅三歲。說起與父親的僅僅兩次相見,方梅禁不住潤溼了眼眶。

方梅乳名梅姩(nián),是方誌敏烈士唯一的女兒,1932年11月出生於江西省弋陽縣湖塘村。“我因為出生時缺乏營養,特別瘦小,父親希望我能像寒梅傲雪那樣堅強,於是取名方梅。由於當時反‘圍剿’鬥爭形勢的殘酷,出生沒幾天,父母便把我寄養在蘇區弋陽縣直源村一戶窮苦人家。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父親才來看我。當他看見奶孃陳春花正在為患火烙臍病而奄奄一息的我換尿布,屁股上紅彤彤的肉被一塊一塊撕下,血水直流,痛得我嘶啞大叫時,父親非常心疼。他拿出一盒藥交給奶孃說:‘請用這個藥塗抹梅姩的屁股,很快就會好起來的。我就這一個女兒,請奶孃細心地帶養好,我全家人都不會忘記你的。’回到住處,母親犯愁地說:‘梅姩哭起來,像貓一樣叫,怎能長大成人?’父親說:‘不!嚴冬的梅花,生命力最強,能鬥雪迎春而盛開。梅姩一定能成為最強盛的一朵梅花!’接著,父母親又在爭論我像誰。我,成為他們在艱苦日子裡歡笑的內容。”方梅的這些回憶都是從母親的口中得到的。

“1934年夏,父親北上抗日,又來奶孃家看我。那年我3歲,這是父親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與我見面。記得是一個傍晚,一看到父親我就蹦起來了,父親抱起我親了又親,對奶孃說:‘梅姩長大了,你太辛苦了,我全家人都很感激你,請你好好將我女兒梅姩帶大。’他看見我又長了一身的毒癤,便又拿出一些藥膏叮囑奶孃,就匆忙含淚告別了。”

父母的革命精神

“1935年8月6日,父親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屠刀下英勇就義,母親也被捕入獄,我便成了孤兒。敵人為了‘斬草除根’,派特務四處搜捕方誌敏後代。當時直源村是父親創建的蘇區模範村之一,敵人稱為‘土匪窩’。養父母吳西河、陳春花夫婦將我改名吳梅姩,悉心呵護,想方設法躲過敵人的搜查,因此,我成了吳家之女。因為‘梅’是父親為我取的名字,所以始終保留。”回憶起這些方梅顯得很難過。

方誌敏之女方梅:看到電影裡的不真實鏡頭,決定“還原史實”

方誌敏(中)與戰友在獄中

方梅一直隱姓埋名在養父母家中長大,直到1949年8月,才回到母親繆敏身邊。那時她已經18歲了,鄉村歲月把她打磨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姑娘。母親將方梅送到烈士子弟學校就讀,但過慣農村生活的方梅坐進教室很不習慣,寧可種田也不願意讀書識字。母親對她說,你是方誌敏的女兒,一定要好好學文化,繼承你父親的遺志。後來,母親送給方梅一本《可愛的中國》,告訴她,這是父親在獄中用生命寫的,要反覆精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繼承父親的事業。

方誌敏之女方梅:看到電影裡的不真實鏡頭,決定“還原史實”

在敵裝甲車上“示眾”時大義凜然的方誌敏

“我對父親的瞭解和認識並不是一步到位的,有一個從‘模糊——清晰——深入——強烈’的認識過程。”方梅回憶說,“我剛懂事時,就從村裡人的口中聽到父親的名字和事蹟,模糊地知道父親是個好人,是個很了不起的人。我長大一點後,又知道了父親是個紅軍,是搞革命的,於是心裡就很渴望見到父親,那時我還不知道父親已經犧牲了。當我讀了父親的遺著——《可愛的中國》後,對他的認識又深入了一層,覺得父親是個很有文化的人,並被他洋溢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染。而當我收集了父親很多的資料並進行研究後,強烈地感受到父親有著很偉大、很崇高的人格魅力。”

方誌敏之女方梅:看到電影裡的不真實鏡頭,決定“還原史實”

方梅說,是《可愛的中國》使她懂得了什麼叫“愛國”,父親偉大的人格魅力,體現在他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上;他清貧的品質,體現在他嚴於律己、以身作則的作風上。作為方誌敏烈士的女兒,應該怎樣做才算是對得起父輩?“不要忘記革命精神!父親雖然不在了,但他的精神是永遠和我們在一起的。緬懷先烈,就是要弘揚革命精神,繼承優良傳統,這是不該忘記的。”

方誌敏之女方梅:看到電影裡的不真實鏡頭,決定“還原史實”

1949年8月,方誌敏的母親(右二)、岳母(左二)、妻子繆敏(右)和女兒方梅合影於南昌。

在方梅的眼裡,母親繆敏是個非常可愛的人。“在我看來是這樣。母親的‘可愛’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只有幾張長凳當婚床的情況下,她義無返顧地跟父親結婚,跟父親出生入死鬧革命;第二,在那樣艱苦的環境裡,母親以她的歌聲、舞蹈、戲劇和文章,與我的父親互相鼓勵,克服困難。”方梅接著說:“母親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要我讀書、學文化,以及送給我《可愛的中國》。實際上,她性格很剛強,是個很有毅力、很能吃苦的人,對我父親特別尊重。”方梅回憶說:“解放後,母親依然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上下班從不坐車,家裡也不裝電話,連吃的菜都是自己種的。她還經常教育我們要自力更生,養成良好家風,她總是叮囑我們,絕不能向組織上伸手,一切聽從組織的安排。”

方誌敏之女方梅:看到電影裡的不真實鏡頭,決定“還原史實”

方梅看著父親母親的照片

立志為父寫傳

方梅回憶起促使自己出書追憶父親及其親人的原委時說:“1981年,我在一部電影中看到父親被捕後,屈服於蔣介石的勸降政策,與母親繆敏見面的鏡頭。這並不真實!”方梅告訴記者,她查閱的很多資料都顯示,當時父親並沒有屈服,也沒有與母親見面。“當時我看完那部電影,覺得應該把真實的父親再現出來,還原史實,從那時起我就萌發了給父親寫傳的念頭。”方梅告訴記者:“另外,我發現很多人對父親的瞭解,多半來自他的遺著,對父親的瞭解不是很全面。有誰知道父親為了剷除反動派——五叔方高雨,曾遭到祖母跪地求情,父親當著祖母面,列舉了方高雨殘殺紅軍的事實,並跪地把祖母扶起,最終大義滅親剷除了方高雨。”方梅在整理與收集父親的資料時,還發現很多與父親一起革命的親人,同樣可敬可佩,她覺得自己是革命的後代,有責任有義務把這些人和事記錄下來。

從1981年11月開始,方梅就利用節假日在南昌周邊開始了為父親寫書的歷程。“我來到父親母校九江同文書院,瞭解到父親在該校讀書的情況,還見到父親的老同學;來到德安縣,瞭解到父親在該縣的戰鬥歷史;在玉山縣瞭解到父親被捕情況,當地公安局熟悉檔案的同志給我講述了父親當時的情形,我因此獲取了一些父親寶貴的歷史資料。”

方誌敏之女方梅:看到電影裡的不真實鏡頭,決定“還原史實”

2005年11月,方梅在東華理工大學做愛國主義教育報告

1986年,方梅從江西省航運局退休後,便全身心地投入父親史料的蒐集和整理中。只要與父親有關的資料她都看,只要與父親有關的地方她都去。以弋陽縣為起點,方梅先後走訪了南京、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安徽等地。“弋陽當地的老百姓聽說方誌敏烈士的女兒來了解父輩的戰鬥史實,都紛紛來到我的住處唸叨父親的故事:在一次戰鬥中,父親實在太疲倦了,為了能讓父親多睡幾個小時,老戰友甘願用自己的身體做父親的‘圍牆’;還有一次,要轉移了,父親當時吐血昏迷,同志們冒死硬是背了好幾十裡地,才脫離危險區。跟隨父親的老同志都甘願為父親捨身入死,都把父親看為‘共產黨的真人’。凡父親所到之處,我都可以感受到‘我有一個好父親,一個偉大的父親。’”

方誌敏之女方梅:看到電影裡的不真實鏡頭,決定“還原史實”

為了把方誌敏的《我從事革命鬥爭的略述》變成“詳述”——《方誌敏全傳》,方梅孜孜不倦地致力於自費蒐集、整理第一手資料等工作,足跡踏遍了父親當年戰鬥過的所有地方,訪問了上千位與父親一起戰鬥過的戰友和知情人,單是訪問筆錄就記滿了20多本厚厚的筆記本。《方誌敏全傳》先後13次易稿,並獲總政治部審定,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1999年8月20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紀念方誌敏同志誕辰100週年座談會”,方梅將嘔心瀝血寫就的40多萬字的《方誌敏全傳》作為向父親的獻禮,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稱讚。

“父親從兩條半槍鬧革命到組建兩個紅十軍,時間只經歷了8年。在8年根據地的創建中,他歷盡艱險,排除萬難,將根據地從弋陽縣漆工九區擴大到橫峰、貴溪、萬年等縣,後擴展到浙西、閩北、皖南等地,最後形成了閩浙贛根據地,並與中央根據地連成一片,縱橫幾百公里,人口數百萬,使之成為全國六大根據地之一。同時在根據地的建設中,他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建設經驗:如通過發行各種債券,與白區進行商貿交流;開辦銀行,建章立制,制訂法律法規等,成為全國各根據地效仿的典範。所以被毛主席稱讚為‘方誌敏式的根據地’,並被授予紅旗勳章。”方梅談起父親的英雄事蹟顯得特別自豪。

方誌敏之女方梅:看到電影裡的不真實鏡頭,決定“還原史實”

方梅寫得兩本著作《方誌敏全傳》和《方誌敏和他的親人們》

因為長期寫作,方梅握筆的指頭完全變形了,加上過度勞累,她還一度患了眩暈症,眼睛看不清東西,連上廁所都得摸著去。親友們見此紛紛勸她,不要再寫了,再寫下去眼睛都會寫瞎了。2006年7月,6易其稿、20萬字的《方誌敏和他的親人們》一書終於出版,被江西省方誌敏研究會列為方誌敏研究系列叢書的第一部書。

方誌敏之女方梅:看到電影裡的不真實鏡頭,決定“還原史實”

寫作中的方梅

方梅感嘆地對記者說:“我最欣慰的就是自己寫了這兩本書,以我的年紀,做這樣的事情不容易!我一看到這兩本書就高興,覺得自己的努力和付出都有了回報,無論多苦多累都值得了!”(呂璐)

原文刊登在《祖國》雜誌2009年6月下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