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小编前几天去福建,参观了《大鱼海棠》的取景地承启楼,不觉感慨,中国古代人民真是充满了大智慧。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在福建省西南雾气弥漫的山谷中,一座座身形庞大的土楼拔地而起,十分宽敞气派,经历数百年依旧完好如初。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土楼最初的设计是为了抵御倭寇,建立三四层的巨型堡垒,可以在敌人来临时居高临下进行防守。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土楼里边的面积也十分巨大,外环楼和内环楼层层环绕,作为客家人大家族聚居的场所,整个宗族生活在里边其乐融融。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中最具独特魅力的部分,是中国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其实不只是土楼,中国难得一见的建筑结构,真的是鬼斧神工。

老北京四合院

端庄的大门,精致的影壁,或长或方的院子里树影婆娑,生活在这个自足的清净世界里,的确是一种享受。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苏州园林

脊角高翘的屋顶,江南风韵的门楼,曲折蜿蜒,藏而不露,充满了江南水乡古朴沉静的意味。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徽州古民居

“粉墙黛瓦”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远远望去,好似一幅精致优雅的水墨画。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黄土高原窑洞

窑洞与黄土浑然一色,这种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民居景观,是依托黄土高原生成的特殊建筑。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湘西吊脚楼

当我们走进湘西,随处都可以看见郁郁葱葱的山坡上,清澈的小河边点缀着这种古老的干栏式建筑。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晋中民居

体现了中国北方民居质朴不失精巧、严谨不失雄浑、聚族而居不失错落有致的典型风格。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除了小编以上列举的,中国还有很多特色民居建筑,如新疆高台民居、西藏碉房民居、内蒙古的毡包等。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是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而创造的杰作,时光赋予了她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浓厚的历史气息。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这些久历风霜、斑驳古老的历史建筑,一块块石砖,一根根梁木,似乎都诉说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的动人故事。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建筑虽然越来越靠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却逐渐遗失了中国独有的建筑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近年来,国内各地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一批仿造国外建筑,许多网友调侃:“现在不用出国也能走遍世界。”

中国古建筑里的天人合一、风水学问等等传统理念色彩,就这么被哥特风、巴洛克、洛可可、拜占庭式等等欧洲文艺风格掩盖了它们本来的色彩。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与西洋建筑在国内遍地开花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中国传统建筑因为年久失修而面临消亡的境地。

中国传统古建民居没有得到很好保护,拆真造假现象层出不穷,各地大兴土木的同时,中式建筑式样却日渐没落。

看一眼,少一眼!中国正在消失的民居文化

再加之,为了城市的现代化规划,许多古建筑被各种西洋风格建筑取代,美观了之后,我们的文化却丢了,这是何其悲哀。

唯有传承,才有发展,希望这种不可再生的民俗、民族建筑文化会一直保留在我们的文化与历史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