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格的貓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窮出不止視頻


薛定諤的貓,很多人把它說成是一個思想實驗,用來說明,或者證明量子力學的疊加態理論。或者,有人乾脆就把它理解為,量子力學理論在宏觀領域的推廣。所有這些說法,是完全不瞭解歷史,完全不瞭解薛定諤和他的“貓”。甚至可以說,基本上是胡說八道!

薛定諤講貓的故事,其實是用來諷刺,或者反駁玻爾等人提出的量子疊加態和波函數的概率解釋。量子糾纏(這個名稱也是薛定諤取的)也是愛因斯坦、薛定諤等反對哥本哈根學派的一幫人,設想的用來反駁玻爾等人的一種概念,現在也成了量子理論的明星。按照薛定諤關於“貓”的故事,如果玻爾的量子力學詮釋成立,那勢必就會有一個不死不活的貓,不是不知道死活,而是本來就不死也不活,愛因斯坦和薛定諤認為這不合常理,玻爾說不合常理有什麼關係,只要理論完備,無懈可擊就行,再說常理未必就對!甚至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什麼量子世界”(玻爾名言)。

量子力學最大的詭秘之處,其實就是那個作為理論基礎的薛定諤方程,滿足薛定諤方程的那個ψ,大家公認是波函數,但是玻爾他們堅持認為波函數是概率性的,而薛定諤方程的創立者薛定諤到死都不認可這個概率性,他始終認為無法理解是一個概率函數滿足他的方程,他講的那個“貓”就是這樣產生的,那來的什麼思想實驗。

至少在數學邏輯上,這非常荒唐,推導一個方程,居然不知道滿足方程的是什麼?任何方程,就是一個平衡關係(等量關係),滿足方程的那個東西,可能是個未知量,但是總是可以根據某種規律(比如物理規律)建立起平衡關係,這樣才有方程。因此至少你必須知道它滿足的某種規律,如果連它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未知量不是不知道什麼東西,而是不知道它的量是多少),怎麼知道它符合那個規律,方程又怎麼建立。所以薛定諤無法接受那個波函數的概率解釋,這也充分說明,當初薛定諤推導方程時,根本就不考慮波函數的什麼概率性。只是後來,大家都認可玻爾、波恩、海森堡他們,至於為什麼都認可玻爾他們的解釋,據說得到實驗的支持,但是就波函數滿足薛定諤方程而言(這不可能用實驗檢驗,因為它存屬數學問題),玻爾等人只能把它作為量子力學的基本假設之一(從數學的角度,這也很不合邏輯,這樣的一個前提,就數學而言是不具備公理性的,不能成為基本假設)。然後就是現在這個樣子,薛定諤的貓反而被許多人,津津樂道的用來證明玻爾等人的觀點,變成了典型的糊塗公案!


zcjing


相信很多人對薛定諤的貓的理論瞭解都是來自《生活大爆炸》這部美劇。在這部劇裡,Penny就自己是否要和萊納德交往這個問題諮詢了謝耳朵,謝耳朵在回答她的問題時引用了這個理論。但是penny顯然一臉困惑。

這個理論是一個理想狀態下有關量子理論的實驗。科學家薛定諤把一隻貓放進一個不透明而且密閉的盒子裡,盒子裡有一個盛有毒氣的玻璃瓶和一個放射性原子核構成的理想裝置。一個小時之內,這個原子核有50%的可能會發生核衰變,一旦衰變,這個毒氣瓶就會被打開導致貓死亡。但是你如果不打開盒子,你就不知道貓是活著還是死了。所以在打開盒子之前,這個貓既有可能是死的也有可能是活得。

我想謝耳朵引用這個理論,應該是想告訴penny,如果不去嘗試和萊納德在一起,就不會知道他們兩適不適合在一起。

但是這個理論的真正意義是什麼?要從薛定諤以及量子力學說起。

薛定諤(E.Schrodinger ,1887—1961)是奧地利著名的物理學家,也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曾獲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薛定諤的貓是他在1935年提出的關於量子力學的一個佯謬。這些年來許多物理學家絞盡腦汁,試圖解開這個佯謬。直到最近經過一系列精巧的實驗,這個問題才逐漸有了眉目。2000年7月,《自然》報道了最新的實驗結果。

量子力學是有關電子、原子等微觀粒子的理論,它所揭示的微觀規律與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宏觀世界很不一樣。原子的大小是10的-15次方米,原子核的大小是10的負18次方米。我們平常所能看到的一切,哪怕是最小(最短)的任何東西里面都有不是成千上萬。而是數以億億計的原子或分子.

薛定諤的貓,則是描述量子力學“疊加態”的一個假設。

疊加態,指的是一顆粒子在同一時間可能處在兩種不同的狀態裡。在宏觀世界裡,這是不可能的。比如一個人不可能既在家中又在屋外。但是在量子世界裡,一個電子,可能處於這個電子雲的任何位置。就好比,一個人在家中何處是不確定的。你看他一眼,他可能在任何地方——客廳、廚房、餐廳、臥室或書房都有可能;在你看他之前,就無處不在。

這個規律明顯是難理解的,有的科學家甚至拒絕承認某些規律的真實性,比如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所以薛定諤的這個虛擬實驗,更像是一個“同時處於生和死兩種狀態的貓”的比喻,來解釋這種(兩種不同性質同時存在的)疊加狀態。是一種現象的描述,而不是什麼理論或者原理。

這個理論聽起來有點像中國“方生方死”的詭辯論。但是這是宏觀上的表達。量子力學是關於微觀世界的物理,它的準則可能與我們所熟知的物理完全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實驗中,盒子關著的時候,我可以看作還沒有對它進行觀測。打開盒子的這個動作,從宏觀上說可能只是“看一眼”的動作,不會發生什麼變化,在微觀裡就是對它進行測量,相當於,從外界介入了它的狀態,他的狀態被改變了。

從這個理論可以看出:一切事物的狀態都不是確定的,除非進行觀測。也就是謝耳朵對penny說道這個理論的初衷。愛因斯坦認為,量子力學只不過是對原子及亞原子粒子行為的一個合理的描述,這是一種唯象理論,它本身不是終極真理。


鎂客網


薛定諤貓是奧地利物理學者埃爾溫·薛定諤於1935年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通過這思想實驗,薛定諤指出了應用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於宏觀物體會產生的問題,以及這問題與物理常識之間的矛盾。

薛定諤自己是這樣描述薛定諤的貓的實驗的:

把一隻貓關在一個封閉的鐵容器裡面,並且裝置以下儀器(注意必須確保這儀器不被容器中的貓直接干擾):在一臺蓋革計數器內置入極少量放射性物質,在一小時內,這個放射性物質至少有一個原子衰變的概率為50%,它沒有任何原子衰變的概率也同樣為50%;假若衰變事件發生了,則蓋革計數管會放電,通過繼電器啟動一個榔頭,榔頭會打破裝有氰化氫的燒瓶。經過一小時以後,假若沒有發生衰變事件,則貓仍舊存活;否則發生衰變,這套機構被觸發,氰化氫揮發,導致貓隨即死亡。用以描述整個事件的波函數竟然表達出了活貓與死貓各半糾合在一起的狀態。

薛定諤的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物理思想實驗。它的意義也是非常顯著的。要知道,在量子力學發展的歷史中,很多物理學家對量子力學的怪異感到難以接受和適應。微觀粒子的位置和動量不能同時精確測量,粒子可以同時處於不同的狀態。相距遙遠的兩個粒子之間的量子糾纏可以瞬間傳播。面對這些大量違背直覺的結論,當時的物理學家普遍採取一種“實用主義”的態度。即一切以符合實驗數據為主,將量子現象看著只有在微觀世界才會出現的既有結論強行接受,迴避甚至拒絕思考量子物理背後的物質實質和理論的基礎。

薛定諤的貓出現之後,量子力學中怪異的疊加狀態居然一下從微觀世界跑到了宏觀世界,讓貓處於生和死的疊加態!這個思想實驗的意義也正在此處:它將物理學家們狼狽地逼入死角,逼著他們去思考和完善量子理論所存在的問題。


低熵製造機


薛定諤的貓是個比喻,為了解釋量子力學的疊加態。

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世界的規律。微觀世界之小,小得出人意料。原子的大小是10的-15次方米,原子核的大小是10的負18次方米。我們平常所能看到的一切,哪怕是最小(最短)的任何東西里面都有不是成千上萬。而是數以億億計的原子或分子。

疊加態的意思是,一個粒子在同一時間可能處於兩種不同的狀態。在我們的宏觀世界也是顯然是不可能的。比如一個彈珠顯然要麼在坑裡,要麼在坑外。要麼在這裡,要麼在那裡。不可能同時既在這裡,又在那裡。但是在量子世界裡,一個電子,在原子核周圍的位置,卻是雲狀分佈的,他可能處於這個電子雲的任何位置。

當然,當你去觀測這個電子的時候,一次觀測結果顯然只能有一個。這也並不意味著之前它只處於這一個位置。因為在觀測這時候我們必須用一個探針,比如一個光子去打他。這個光子也是攜帶一定能量的,因此,在觀測的同時,我們實際上已經改變了他的性質。

這個規律顯然是很難理解的。所以當科學家們剛發現量子世界的時候,對它的規律同樣是大惑不解的,有的科學家甚至拒絕承認某些規律的真實性,比如著名的科學家普朗克和愛因斯坦。所以薛定諤發明了“同時處於生和死兩種狀態的貓”這個比喻,來解釋這種(兩種不同性質同時存在的)疊加狀態。嗯,盒子關閉的時候,相當於我們還沒有對它進行觀測,處於未被打擾的狀態。這是他既是活著的又是死的(注意並不是可能活著或者可能死了)。我們打開盒子的這個動作,也就是對它進行測量,相當於,從外界介入了他的狀態,他的狀態被改變了,從而坍縮到一種狀態,或者是活著的,或者是死的。

科學對我們這個世界的影響很大,但是我覺得跟人生的態度並沒有那麼直接的關係。科學技術的產品,每個人都用到,但依然有很多人拒絕承認科學規律的真實性,也有很多人拒絕承認科學對世界觀宇宙觀人生觀的價值。尤其是科學的規律,只是默默的存在,並且運行著,它並不直接打擾我們個人對於人生意義的看法。科學家們也並不代表他們都只有一種看法,或者同一種生活方式。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對於世界和人生的看法是多種多樣的,多瞭解一點科學,有助於我們深刻的去認識這個世界的本質,對於人生肯定有幫助。但是這個世界是非常複雜,而且組成多樣的,學習科學也並不是唯一的方式,研究科學也不是唯一的生活內容。人生意義究竟是什麼樣的?主要還是,每個人有自己的看法,科學對此並沒有作出任何規定。


松鼠老孫


答:“薛定諤的貓”的試驗,說明了量子力學很有可能是不完備的。

詳解:首先這是個思想實驗,而且科學界至今沒有讓人信服的解釋,我回答“不完備”也是基於愛因斯坦的立場,如果直接給肯定回答是沒有意義的,不過我們可以看看幾個詮釋,然後自己判斷哪個解釋更合理。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思想實驗的歷史吧。

“薛定諤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定諤,於1935年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薛定諤是愛因斯坦的追隨者,為了指出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它精心設計了這個思想實驗,該實驗直指量子力學不確定性原理到宏觀過渡的邊界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薛定諤極力反對哥本哈根詮釋,但是他提出的薛定諤方程,卻成了哥本哈根詮釋的基本方程之一,看來科學家對科學的貢獻,從來就不以科學家的站隊來區分,就如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貢獻一樣,科學總是在泥濘的道路上,磕磕碰碰地行徑,而科學家們,正是鋪平道路的先驅者,雖然偶爾會走錯路,但是每個時代,總會出現超越他那個時代的天才,把科學帶回正確的道路上。

實驗是這樣的:在一個盒子裡有一隻貓,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質。之後,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

根據經典物理學,在盒子裡面,必將發生“貓活下來”和“貓被毒死”兩個結果之一,而外部觀測者,只有打開盒子才能知道里面的結果。但是在量子的世界裡,當盒子處於關閉狀態,整個系統則一直保持不確定性的疊加態,即貓活和貓死的疊加,一旦我們打開盒子觀察,波函數坍塌,疊加態的貓又回到經典物理學,這是哥本哈根詮釋的必然結果。

該實驗一提出來,愛因斯坦興奮不已,心想終於攻擊到量子力學的軟肋了,並洋洋得意地,對波爾拋去一句極具諷刺的話“難道我們不看月亮時,月亮就不存在”!

此時,波爾對愛因斯坦的的反駁已經習以為常了,剛開始並未覺得這個實驗有什麼特別之處,或許又是愛因斯坦搞得什麼鬼名堂。不過當他仔細研究該問題時,就發現問題大了。該思想試驗,成功地把微觀的不確定性帶到宏觀世界,我們看一眼就足以決定貓的生死(注意不是發現,而是決定),在打開盒子前,波函數瀰漫在整個封閉系統中,其中的貓也不例外,世界萬物都有量子組成,每個量子都存在不確定性,那麼組成宏觀物質的實體,也是眾多不確定性的疊加,包括整個月球,當我們用波動力學去描述月球時,月球似乎也被概率包圍,雖然概率很小很小,但是波函數下的月球,確實有消失的可能性(概率小到從宇宙誕生到結束,再進行幾個輪迴都不太可能發生),但是數學中不能忽視這個概率,這也正是愛因斯坦的月球比喻,正中量子力學要害的原因。

哥本哈根詮釋對於這個思想實驗的解釋,似乎也不想觸及“客觀規律不隨人的意志為轉移”,只是委婉地解釋到:在打開盒子的瞬間,瀰漫在盒子中的波函數坍塌,波動力學方程可以精確預言所有可能性。

該實驗只是思想實驗,無法具體實施,所以一直處於爭論,好消息是近年,有科學家在實驗室,做出了相類似的實驗,當然不是用“貓”做實驗,而是科學家發現了某些粒子存在疊加態,既相當於這個實驗中的“半死半活的貓”。

為了解釋這個不可思議的思想實驗,科學家提出各式各樣解釋,比如平行宇宙詮釋,導航波詮釋等等,其中“平行宇宙理論”被大量影視作品引用而被大眾熟知。

它描述到,我們的每次選擇,宇宙就分裂成兩個宇宙,一個宇宙的貓活了下來,一個宇宙的貓死了,至於我們看到的是哪種情況,完全取決於我們存在於哪個宇宙。

該解釋的優點是:波函數從未坍塌,薛定諤方程始終成立。但是我們的每次選擇,宇宙就進行一次分裂,牽一髮而動全身,有點難以接受,但是比起波函數坍塌,貝爾不等式實驗,哪個沒有讓人不安呢!至於誰對誰錯,至今沒有定論。

存在或者不存在,這是關鍵所在!或許莎士比亞早已參透這一切。


聲明:答案截取於本人2017年10月14日發佈的文章《違反常識的五個量子力學實驗(下)》的部分內容,由於很適合回答這個問題,所以我稍作修正,用來作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大家可以參看以上說法,得出自己信服的解釋。

好啊!這個回答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的讀者朋友,可以點擊關注我們!謝謝


艾伯史密斯


薛定諤的貓是一個思想實驗(到底有沒有科學家做過,這個就不知道了),其實這個就是薛定諤把微觀世界的疊加態原理,在宏觀世界做了個比喻。對於貓的既死又活,那時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就好比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難道我非要轉頭看一眼,才能斷定月亮是在天上嗎?

簡單說下實驗的過程,就是在貓,放射性物質,觸發裝置,毒氣瓶放到一個不透明的箱子裡,事先我們能斷定的是:放射性物質會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發生衰變,一旦衰變了,就會啟動觸發裝置去把毒氣瓶打破,那樣貓就死了;反之貓就是活的。其實用經典物理學去判斷,就是一個再也不能簡單的概率問題了,就算我們不去觀察,那麼盒子裡面也是該幹嘛幹嘛,絲毫不受影響。但是這個放到微觀世界就不是那麼簡單了,無論如何都必須要我們去看一眼,才能判斷,因為在此之前,貓就是同時處於兩種狀態,既死又活。這就是疊加態原理。

還有就是測不準原理,無法同時判斷一個粒子的動量和位置。因為判斷需要觀測,觀測就要通過光,而光就會影響粒子的狀態。。。這邏輯無解了。。額

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活著,這是最基本的,有餘力的話,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嘍,人生就是這樣


賽先生科普


薛定諤的貓的思想實驗,說明了“存在”的真正意義,存在是人的意識的結果,具體說存在的人感應到的信息,如果沒有獲取信息,則沒有存在,沒有“先驗”的存在。


存在是指人獲取了感應信息,也就是那句著名的“你不看月亮,月亮真的不存在”。關於存在,這個概念也在不斷進化發展中,原本最早的存在,對於所有動物,一定是他們感應到的;再到人出現了“觀念”思維能力,存在這個概念變成了“共識信息”,既包含感應共識信息,也包含抽象共識信息,即會把當時群體人的共同認可的信息當作存在,如宗教時代,會把神當作存在,哲學時代,會把“物質”當作真實存在;科學時代早期至今,會把科學概念當作真實存在。但是科學發展到量子理論出現的時代,這種存在的定義發生了衝突:

存在,應該是去除抽象信息的感應信息的群體性共同認可。即存在,一是感應信息,二是群體性共同認可,缺一不可。

我認為別看這個總結,或許是與人擇原理相通的。

薛定諤的貓是一個思想實驗:一隻貓被封在一個密室裡,密室裡有食物有毒藥。毒藥瓶上有一個錘子,錘子由一個電子開關控制,電子開關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變,則放出阿爾法粒子,觸動電子開關,錘子落下,砸碎毒藥瓶,釋放出裡面的氰化物氣體,貓必死無疑。原子核的衰變是隨機事件,物理學家所能精確知道的只是半衰期——衰變一半所需要的時間。如果一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一天,則過一天,該元素就少了一半,再過一天,就少了剩下的一半。物理學家卻無法知道,它在什麼時候衰變,上午,還是下午。當然,物理學家知道它在上午或下午衰變的幾率——也就是貓在上午或者下午死亡的幾率。如果我們不揭開密室的蓋子,根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可以認定,貓或者死,或者活。這是它的兩種本徵態。

如果我們用薛定諤方程來描述薛定諤貓,則只能說,它處於一種活與不活的疊加態。我們只有在揭開蓋子的一瞬間,才能確切地知道貓是死是活。此時,貓構成的波函數由疊加態立即收縮到某一個本徵態。量子理論認為:如果沒有揭開蓋子,進行觀察,我們永遠也不知道貓是死是活,它將永遠處於半死不活的疊加態,可這使微觀不確定原理變成了宏觀不確定原理,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貓既活又死違背了邏輯思維。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薛定諤的貓是一個思想實驗,是通過建立一個宏觀事物來表達微觀屬性。


探索貓


《傳道篇》之二:量子力學的困惑

雪峰

   人類依然在絕望中掙扎,人,只要不清楚自己死亡後的情景,活著,不論活得高貴還是卑賤,其實,都是在做垂死前的掙扎。

    盲目和自我欺騙是人的共同特性,不論我們信仰什麼,如果我們對信仰的東西一知半解,或不求甚解,其實質就是在盲目信仰,學基督的不知道上帝的王國是什麼樣的情景,學佛的不知道佛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學科學的不知道科學的本質是什麼,在不瞭解事物本質的情況下人所堅定奉行的行為實質上是在麻醉自己,同時也在麻醉別人,是在自欺欺人。

    量子力學給我們帶來了一線曙光,使我們能把意識和物質有機的聯繫起來,但同時,量子力學給我們帶來了更大的困惑,稱為波函數之父的薛定諤有一天給玻爾發出了發自內心的呼喊:"我真正感到遺憾的是有一天我被量子力學搞混了。"

    "搞混"的不僅是薛定諤,也不僅是愛因斯坦,而是全部的科學界,更是全體人類。

    量子力學給人類,特別是給科學界帶來的困惑是什麼呢? 

    一.物質歸根結底到底由什麼構成?亞原子世界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微觀物質到底由粒子組成,還是由波構成?還是統統具有波粒二象性?而所謂的波到底是具體的波,還是抽象的波?如果是具體的波,象電磁波、聲波、水紋波那樣,它就不存在測不準的問題;如果是抽象的波,什麼是抽象的波?抽象的波在現實世界如何起作用?

    二.世界到底是確定的、必然的,還是隨機的、偶然的,這又是量子力學給我們的一大困惑。海森伯有一個著名的結論:"模糊不清為亞原子世界所固有,並且什麼辦法都不能使它消除。"難道上帝靠"擲骰子"方式管理宇宙嗎?物質世界由原子世界構成,原子世界由亞原子世界構成,如果亞原子世界"模糊不清",那麼,物質世界也必然是"模糊不清"的,這樣的話,人類社會難道還有光明的前程嗎?我們修行修煉還有什麼價值和意義?

    三.海森伯的測不準原理使我們的認識受到了巨大的障礙,原來並沒有什麼絕對的知識,那麼,耶穌說的"我就是道,就是通往真理的門"就有了問題,這個"門"也難以測準,既然測不準,我們到哪兒去找這樣的門?難道就沒有門了嗎?

    四.一個人能否同時出現在許多互不關聯的場所?從常規思維來講,這絕對不可能,但是量子力學告訴我們這在亞原子粒子的情況下是可能的,人是粒子的集合體,只要亞原子粒子可以同時出現在不同場合,那麼,人當然也可以同時出現在幾個不同的場合,也就是可以同時出現在不同的時空中,那麼,我的另一個我,或另幾個我在哪兒呢?困惑。

    五.天體有運行軌道,事物都有運行的軌跡,我們可以計算出日食、月食要發生的準確時間,在適宜的土壤中播種,我們就將會有收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必定要報,"可是,在量子力學描述的亞原子世界裡,一個特定事件並非由因果性決定,也就是說,有些果沒有因,有些因沒有果,這明說了,人生就是一場賭博,不困惑嗎?

    六."觀測創造現實"這又是一個讓常規思維困惑的怪論。量子力學告訴我們,亞原子粒子的運行方式和特性與觀察它的觀察者的位置和方式有關,這可以理解為沒有"人"觀察它時,它就象一隻貓,在跑動,但當有"人"觀察它時,它有可能成了一隻貓頭鷹,在飛動,奇怪不?

    七.量子力學允許有多重現實世界的存在,這不困惑嗎?既然觀測創造現實,那麼,宇宙中必定有難以計數的"人間",只是它們沒有被我們觀測而已。

    八.我們有辦法阻止自己的父母相遇,而使自己不能出生嗎?量子的實在與過去似乎有一種神秘的聯繫,量子力學似乎允許刪除"人"的過去,嚴格地講,儘管看起來刪除了過去,"人"依然知道自己的過去,依然"複製"出自己的未來,這讓人困惑的是,如果沒有我們的父母,我們依然能夠降生到這個地球上來,我們可以阻止自己的父母相遇,但無法阻止自己的誕生。

    九."現實不是客觀的"又是量子力學給我們的一大困惑。現實不能脫離觀察者而獨立存在是量子力學的一大收穫,這純粹屬於唯心主義觀點了,但是這個觀點錯了嗎?有哲學家說"我思故我在,"佛學講"萬法唯心",這大千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它們是由於我的觀察而存在的嗎?我不觀察它們,難道它們就不存在嗎?客觀的不是現實的,現實的不是客觀的,那麼,到底有沒有客觀的現實的東西,到底什麼才是現實的?主觀是現實嗎?

    十.質子有孿生兄弟好象也是一大困惑,並且,無論這兩個孿生兄弟相處多麼遙遠,他們之間是心靈瞬時相互感應的,這個感應似乎是超越時空沒有速度的,或者說,他們相互之間聯繫的速度是絕對遠遠超越了光速的,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速度?

    就量子力學我發出這十個困惑,還可以引申出更多的困惑,我的總體感覺是,量子力學是人類思維上的一大突破,我從中看到了人類無限美好的未來,科學、哲學、宗教完全可以同坐在一條船上而和諧共處發展。

    我自信而驕傲的是,以上這些困惑在我這裡都有答案,提出這些問題,為的是讓大家發散思維,不要固守殘破的堡壘,而應該讓自己的心靈自由飛翔,如此,我便有辦法讓大家明白自己。

    關於量子力學本身,望大家詳細閱讀或參考有關量子力學的書籍,我不做介紹,因為我用的是渾沌思維,所以,經常出現跳躍性意識,若過分地注意細節,反而會影響整體上的美感(就時間和空間而言。)

————————————————————————————————————————

意識決定存在  

雪峰

  是存在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存在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的分水嶺。對這個問題,人類至今沒有正確的認識。

  貿然地下個結論,一定會引起人們思想上的混亂,如若我們把人群分為渾人、俗人、凡人、賢人、仙人五類,然後根據各層人對物質世界的態度,就可以明確為什麼有些人認定是存在決定意識,而另一些人則清楚是意識決定存在的原因。

1、渾人是靠本能生存的人  

  他們雖然屬於人類,但與動物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們不懂得什麼叫創造,什麼叫思維,只要是生存必須的,只管去奪取就是,若把他們放到荒島上去,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對渾人而言,存在決定一切,沒有存在,就沒有一切。

2、俗人是靠慾望生存的人  

  生活的中心內容是金錢、地位、權勢、名譽、美色,他們的一生就是為這些內容而活著,一旦得不到以上這些,他們就會痛苦不堪。對俗人而言,存在決定了他們的意識,他們每日的活動具有明確的目的和目標,就是如何去獲取存在,如果沒有了金錢等因素的"勾引",俗人一天也活不下去。

3、凡人是靠情感生活的人  

  生活的中心內容是家庭親情、親戚朋友、同事同學、團體宗族、國家民族,有了這些,他們才活得有滋有味,沒有了這些,他們會感到寂寞、無聊、空虛、孤獨。所以,對凡人來說,仍然是存在決定意識,沒有了存在,他們的意識就會崩潰。

4、賢人是靠理智生活的人  

  是經常問為什麼的人,是想了解表面現象(存在)後面的本質的人,存在是賢人意識的基礎,沒有存在這個基礎,他們就無法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比如各個領域的科學家們、哲學家們、思想家們都屬於賢人範疇。雖然存在是賢人們意識的基礎,但意識對存在的反作用他們也比較重視。所以,對賢人來講,存在和意識同等重要,由於他們在存在的基礎上把時間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了意識領域,所以,賢人容易成為人類中的佼佼者。

5、仙人是靠靈性存在的人。  

  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感知到的存在的東西對他們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靈覺意識到的東西。靈覺純粹是一種意識活動,所以,對仙人而言,是意識決定存在。

  綜上所述,對渾人、俗人、凡人來說,是存在決定意識,對他們講意識決定存在,就象對牛彈琴,弄不好還會尥你一蹄子;對賢人來講,存在和意識等值,不存在誰決定誰的問題;對仙人而言,是意識決定存在,我們若對仙人說存在決定意識,他們只能認定我們愚昧無知。

  那麼,到底是存在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存在?

  首先,我們來看看人類創造的一切東西。比如汽車,汽車是如何出現在地球上的?地球上本來就沒有汽車,怎麼會憑空冒出汽車來?

  啊!原來是人在意識中先想象出來,然後根據其意識中的想象製造出來的。

  房子是如何出現在地球上的?啊!也是人先想象出個房子結構,然後依據想象的結構再造出來的。

  時裝是如何流行起來的?啊!原來是時裝設計師們先在大腦中意識到,然後製造出來引導潮流的。

  由此推知,凡人類創造的一切東西,首先是人意識中先想象出來,然後根據其想象創造出來的。若人沒有想象,也就是沒有思維、沒有意識,那麼,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存在的一切人造物都不會出現。這就明明白白地證明,是意識決定存在。沒有人的意識,哪來地球上這麼多人工製造的東西?

  我們再來看人類的居處和自然環境。我們進入一個喜歡乾淨整潔人的家裡,看到桌椅床鋪擺放的整齊有序,無論是牆上掛的圖片,還是窗臺上養殖的花卉,都給人一種自然、和諧、美觀、適宜的感受,為什麼會這樣?啊!原來是這家主人意識中有一個明確的空間佈局格式,她家裡一切東西的有序存在,是她意識中先想象出來的,若她的意識是混亂的,她有可能會把茶几放到桌子上去,她也想象不到栽幾盆花擺放到窗臺上去。

  十年來,我觀察過津巴布韋許多人的住宅,大凡白種人的居處環境,乾淨整潔、井然有序,草坪永遠是修剪的整整齊齊,鮮花永遠是嬌豔多姿的,草木總是青蔥翠綠的,就連衛生間(廁所)裡面,也是鮮花滿室,廚房裡永遠看不到油漬。再看我們中國人的環境,院內雜草叢生,狗糞滿地,廁所裡一股臭味,廚房內蟑螂橫行,灶臺上油膩一層。。。。。。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不都是人嗎?原來區別不在於存在,而在於意識,中國人和白種人對環境的意識不一樣,居處環境的優劣取決於這個環境中人的意識,有好的意識,就有好的環境存在,沒有好的意識,當然就不可能有好的存在環境。

  我孩子曾經利用假期自己開著車到華盛頓和紐約旅遊,我在電話中問他:"看了紐約,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沒想到他回答說:"紐約的唐人街太髒太亂,與紐約的文明和繁華不匹配。"

  這能是存在決定意識嗎?如果一箇中國人自始至終都生存在國內,那麼,他的居處環境髒亂差可以勉強說成是由於周圍髒亂差這個環境的存在導致了他自己生活環境的髒亂差,但我們到了一個環境優美的國度,那裡的存在本身是美好的,為什麼我們住著住著環境就變了樣呢?不就是我們的意識決定了我們的存在嗎?假設我們中國人與日本人和德國人交換一下,我們都住到日本和德國去,讓日本人和德國人都住到中國來,不出50年,中國將會成為世界上最美麗優美的國家,而日本和德國將會成為兩個髒亂差的國度。

  意識決定著存在,有什麼樣的意識就有什麼樣的存在。人人好戰,這個世界就將戰亂不息,人人愛好和平,哪裡還會有戰爭?

  意識決定著存在。看看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基督教的教堂、佛教的寺廟,其建築風格和造型迥然不同,為什麼?因為設計建造者的意識相互不同。

  意識決定著存在。比較一下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和中國首都北京的城市佈局,哈拉雷的商業區、工業區、居住區涇渭分明,相互至少有一公里的距離,而北京的商業區、居住區和工業區幾乎是錯綜交織在一起的。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存在格局,原因是英國人和中國人對人的意識不同,是不同的意識決定了不同的城市佈局。

  意識決定著存在。比較一下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女性的穿戴打扮與現階段人們的穿戴打扮,從時空的角度看,那絕對是兩個世界。文化大革命時期女性不要說燙髮、染髮、描眉、塗口紅,就是穿衣服,也大都是黃、灰、藍三種,裙子和高跟鞋是絕對不能穿的,既是乳房,也要想辦法緊緊地壓束在胸脯上,稍為隆起一點,也會被人們另眼相看,將被看成是"騷狐狸精下凡",是不安分守己、招蜂引蝶的標誌。看看現在的女性,一個比一個打扮得妖嬈美麗,千般姿態、萬種風情、曲線美、性感美、氣質美充分展顯,活出了個性,活出了自由和瀟灑,好象天上的仙女們都下凡了。為什麼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穿著打扮,原因是不同的時代人們有不同的意識,是不同時代的意識決定了不同時代的存在。

  意識決定著存在。為什麼美國人口數量發展比中國和印度的人口數量發展緩慢?為什麼智商越高、越富裕、文化水平越高的夫妻越少生育,而越貧窮、文化水平越低的夫妻生的子女越多?為什麼有些國家和地區一個男人可以擁有幾個妻子,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只能是一夫一妻?為什麼我們的上一代一對夫妻可以生許多子女,而中國現階段只能生一個孩子?難道這一切的不同不就是我們人類的意識決定的嗎!

  意識決定著存在,為什麼大多數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是美國人?為什麼中國大陸卻一個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也沒有?難道美國人就那麼聰明,中國人就那麼笨?主要的原因是美國人和中國人的意識不一樣。想吃漢堡包,肯定不會做出麵條;想吃雞肉,不可能把豬肉下到鍋裡,道理如此簡單,難道我們還要懷疑意識決定存在嗎?!

  意識決定存在。為什麼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政治體制相互不同?美國總統為什麼最多隻任兩屆,而有些國家的總統卻要一任再任?難道不就是各國民族的意識決定的存在嗎?

  地球是如何誕生的?地球上的動植物是如何出現的?難道不就是上帝的意識決定的嗎?

  前不久,我讀到一篇評論文章,大意是批評中國現階段的獨生子女們好高騖遠、不切實際、貪圖享受、胡思亂想,文章中還提到一名尚未畢業的大學生描述了他的遠景規劃:"我要到美國去,要在山清水秀的小城市建造一幢別墅,要有碧綠色的草坪,要有私人游泳池,要有奔馳車。"評論者對這位大學生的"胡思亂想"進行了一番善意的嘲笑,希望此類大學生們能面對現實、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

  以我之見,這位評論者就是存在決定意識的突出代表,他的思維仍停留在物質存在的狹隘領域內,他只看見的是今天,他只重視現實,他想象不出人類的未來由人類的意識決定,每個人的未來由個人的意識決定。這種人是井底青蛙,他看見的藍天就那麼篩大的一片,靠這種人引導青年人,不僅是誤人子弟,更殘酷的是壓抑人的靈性,斷送人的錦繡前程。這樣的人,從表面上看,是善良的,但從本質上講,是邪惡的。

  若讓我來評論這位大學生,我將說:"孩子,你絕對正確。心像事成,你心中對自己未來設計的圖象越美好、越清晰,你實現它的可能性就越大。眼睛看得見的地方就是你要去的地方,大腦中能意識到的情境就是你能到達的地方,因為你的行為由你的意識控制,你想到東邊去,你的腳不可能邁向西邊。現實的存在是不斷隨著人類的意識變化的,若把自己的意識侷限在現實存在之中,我們就永遠是現實存在的奴隸,我們就永遠創造不出一個美好的明天來。孩子,宇宙無邊無際,空間有36維,你就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地自由翱翔吧,美好的未來屬於能想象的一代。"

  存在決定意識,意識決定存在,決不是玩文字或概念遊戲,也決不是吃饅頭還是吃麵條的問題,誰先誰後,直接決定著每一個人的未來,有什麼樣的意識,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有什麼樣的意識,就有什麼樣的存在。

  存在決定意識是靠本能生存的動植物的思維,意識決定存在,是賢人和仙人們的思維,是神佛的思維。存在決定意識,我們就只有一個地球,意識決定存在,我們就有36維空間;

  存在決定意識,我們只能永遠在現實的矛盾和痛苦中求生存,意識決定存在,我們就可以超越現實的存在,把目光聚焦到未來的發展變化之中;存在決定意識,我們只能被動地受制於環境的左右,意識決定存在,我們就可以主動地在現實存在中開闢出一條"陽光大道"來;存在決定意識,我們就看不到上帝的光華,就只能生而死,意識決定存在,我們就可以破解宇宙時空的奧秘,把有限的生命延伸到無限的美妙時空中去,就可以死而生。"

  存在決定意識是常規思維,意識決定存在是反常思維,美好的未來屬於有反常思維的人。



手機用戶59358268433


我不是科學家,“薛定諤的貓”與量子力學之間的關係,不是我能說清楚的。但是我非常想闡述一下我對“薛定諤的貓”理解。

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假定理論”!

“薛定諤的貓”在某種意義上是在拷問:“到底是客觀世界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客觀世界!”在我眼裡,他對客觀世界產生了懷疑。

這個實驗非常像巴斯德曲頸瓶試驗,或者說可以做個類比。兩者都試圖把實驗對象與研究的“作用力”隔絕。巴斯德隔絕的是細菌,卻不隔絕空氣;薛定諤隔絕的是主觀意識,卻不隔絕影響結果的因素。

可惜薛定諤的實驗……確實無法真正實驗的。或者說,無法創造一個“絕對的”條件來實施實驗;又無法用“意識”來求證一個對於“意識本身”的實驗結果。

但是,其闡述的理論卻很明確,就是:在驅動裝置後,打開盒子前,不存在所謂的“既定事實”!

這個說法,在另一個叫“單光子干涉實驗”(我個人起的名字,不知準確否)中卻得到了“顯現”。

這個實驗就是,同一時間只對一個雙縫隙柵欄發射一個光子。那麼,這個光子要麼通過左側縫隙,要麼通過右側縫隙,並在最終的“感應板”上整齊地排列成兩列……然而,實驗大出人們預料:最終沒有排成兩列,而是形成了“波”才有的干涉光柵。

難道單個光子自己會干涉自己嗎?還是說,單個光子實際上同時穿越了兩個縫隙,形成了實際上的“波”?

於是,科學家在柵欄邊放置了一個感應器,來監視這個單一光子到底穿越了哪個縫隙……

詭異的是,這樣,最終結果就不再是形成光柵了……而是,整齊的兩列!其“波”的特性竟然在監視下就失效了!!

難道意識真的能夠影響,甚至決定客觀世界嗎?!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三體》……實驗物理的窮途末路!!恐怖啊!


泰紐比勒v5



貓論的原意是這樣的,一個原子粒子,它既可衰變,同時也可以聚變,但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衰變,什麼時候聚變。

假如一個箱子裡放一個貓,而原子的衰變會讓貓死,聚變會讓貓生。那麼貓因為量子有疊加現象在箱子裡既死又生交叉狀態存在。由於貓在箱子裡,觀察者不能確定與不可測定貓是死是活,只有打開箱子(觀察者干涉)才確定貓的生死。

其實這個是思想試驗。

貓也是想象中的貓箱子也是想象中的箱子。它只不過是更形象化地表達,量子運動中的不確定原理,不可測定原理與量子的關聯疊加干涉現象。

並不是表達生命可以死去復來。這個試驗是比較科學的思想實驗。沒有一點故弄虛玄。非常嚴慎。

這裡不得不講到一個毛骨悚然的實驗,電子雙縫干涉實驗。


上圖,是著名的揚氏光量子雙縫干涉實驗圖,完美地解釋了光量子的二象性與干涉現象。是科學史上最完美的實驗。


有一次有人突發奇想,居然用電子做雙逢試驗,從而打開了量子的潘多拉盒子。

實驗是這樣的,首先他用密集式電子轟擊雙縫,顯示屏出現象光量子一樣的多條幹涉紋。他覺得奇怪,為什麼不是兩道干涉絞呢?於是,使用電子發射器 一個一個發出,奇怪的是顯示屏仍然是多條幹涉紋。天,難道電子也有波粒兩象性?於是他決心用觀察器觀察電子是怎麼樣穿過雙縫的,居觀察,無論集發還是單發電子都是同時穿過雙縫!這不難理解,光量子也是同時穿過的。但是,觀察顯示屏,居然是兩條幹涉紋!也就是說電子被觀察時居然沒有波動性。他想不會吧,他又觀察試一次,奇怪的是顯示屏又恢復了多條幹涉波。咦?不會吧!他又不觀察試一次。天!顯示屏又只顯二條幹涉紋!見鬼了,他又不觀察,多條幹涉紋又恢復。天,他反覆多次試驗,當他觀察時是兩條。不觀察就是多條。電子象個調皮的小孩,他就是不讓你觀察他!

這個電子雙縫試驗,是科學家們一百年前做的。後來的一百年裡有近代科學家即使用了各種先進儀器不同方去做了試驗,結果是一樣的。電子不能觀察,你一觀察它,它就坍塌成為粒子。

蔡定諤的貓論由此而生,這本來是譏笑電子存在"意識",這種現象的。因而在箱子里加了個貓,貓是有生命的,它不可能存死與生的交替疊加現象。這個現象,連大智大慧的愛因斯坦都無法相信與無法解釋,引發了愛因斯坦與同事玻爾的"上帝是否在投色子"之爭。

但貓論不僅沒有成為笑話,電子不可測,電子關聯疊加現象,電子二象性反被大多數科學家認可與實驗證實。

電子這一現象直接轟擊人類的觀念,推翻從前所有認知。但這電子一神奇現象開始為人類從電子通信,量子衛星這些尖端科技裡廣泛使用。

由於量子力學微觀世界裡面的物質運動規律確實存在顛覆人類三觀,難以為人類理解與觀察物理現象。它們許多現象到今仍是一個謎。

上帝擲不擲色子與人類無關,微觀量子雖然俏皮搗蛋卻不是我們為之止步探索它們的障礙,同時不能作為放棄我們信念,迷信上帝存在的藉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