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永和:不信東風喚不回

「脫貧攻堅」永和:不信東風喚不回

「脫貧攻堅」永和:不信東風喚不回

永和縣委書記加天山帶領縣級包鄉鎮領導深入田間地頭,與鄉村兩級幹部商討產業扶貧工作。

永和縣地處晉陝大峽谷,七梁八峁九面坡是永和典型的地貌特徵。就在這貧瘠的土地上,永和人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脫貧攻堅的戰鬥中,全縣上下齊心協力,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對標“繡花”功夫,勤儉節約,奮發圖強,開闢了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

盤活機制,黨員幹部有活力


在全國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永和縣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統一要求和整體部署,將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最大民生工程,強化組織領導、創新工作機制、制定精準政策,為贏取扶貧攻堅戰的勝利構築堅強堡壘。
  臉上總帶著溫和笑容,但做起事來卻雷厲風行,這是縣委書記加天山最突出的性格。他在來永和上任前,在黃河岸邊的吉縣工作多年,深知黃河沿岸老百姓的苦情。但到了永和,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老百姓的生存現狀還是讓他始料未及,超出了想象。


  縣委書記加天山深知,要想打勝仗,用人是關鍵。在2016年鄉鎮換屆中,全縣7個鄉鎮,其中有6名鄉鎮書記都是來自鄉鎮工作經驗豐富、熱情高、幹勁足的鄉長,年齡均在45歲以下;6名鄉鎮長均是從鄉鎮副書記中提拔任用,年齡在40歲以下。併為每個鄉鎮配備了專職扶貧幹部,選拔使用優秀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28人;全縣79個村黨支部書記,吸收在外創業的“能人”48人,佔60.8%;把黨員中年富力強的中堅力量,培養成為脫貧攻堅的“能人”,建立了86人的村級班子儲備庫。“能者上庸者讓”的用人機制,盤活的不僅是“位子”,更是內心強大的驅動力。
  走進永和,縣、鄉、村三級黨員幹部均是步履匆匆。他們或是進村入戶走訪調研,或是慰問孤寡老人,或是商談產業發展大計……
  永和的脫貧攻堅同樣得到了中央、省、市的大力支持。國家衛計委胡小濛掛職縣委副書記,省委從省農科院、省旅發委、省林業廳、省農發行選派4名優秀幹部掛職該縣副縣長,7名省派下鄉工作隊長掛職擔任鄉鎮黨委副書記。駐村第一書記共78名,省派14名、市派36名,佔到64.1%。他們帶給永和的不僅是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更是老區人民脫貧的希望!

模範帶頭,貧困群眾生動力


“我們都窮怕了,幹什麼都是掙得起賠不起!”貧困的老百姓都有這樣的心結,面對這種情況,走在前面的就是黨員。“別人怕賠,難道你們就不怕賠嗎?”每當人們這樣問時,他們都會笑一笑說道:“賠就賠了,誰叫咱是黨員呢!”樸實的話語,道出了黨員的本色——為人民服務。
  李永紅是永和縣桑壁鎮堡則村人,現為華龍果業公司總經理,在永和縣享有“蘋果大王”的美譽。
  從2003年到2007年間,他養過羊、開過飯店、種過核桃、販過蘋果……最窮時,參加不起親戚家的喜宴,因為兜裡掏不出100元禮錢。負債最多時有十幾萬元,村裡人都躲著他走,怕他借錢。曾當過兵的他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再苦再難,他都咬牙堅持,直到2007年,他的蘋果事業漸漸有了起色。
  李永紅富了,但這遠沒有達到他心中的目標,回想起剛退伍回到家時,村裡人生產生活的景象,他為鄉親們還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感到心酸。

2010年5月,李永紅成立了永和縣萬森蘋果專業合作社,到2014年的時候已經有社員134人,種植面積4000餘畝,其中掛果面積1000餘畝,產值1000多萬元;2014年,李永紅注資500萬元成立了永和縣華龍果業有限責任公司,並註冊了“大美乾坤”蘋果品牌,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運營,並在全縣5個適合蘋果生產的鄉鎮建立了標準化示範基地;公司還與一些貧困戶簽訂幫扶協議,以保護價收購其生產的蘋果,並免費提供技術支持等。2018年,閣底鄉成立了“蘋果產業聯合黨委”,李永紅任黨委副書記。李永紅說,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吸收能人進黨組織,把黨員培養成能人是永和縣的一大舉措,這樣子的例子不勝枚舉。
1983年出生的張瓊,是省委組織部幹部三處副調研員,積極響應組織號召,2017年4月,主動請纓到永和縣閣底鄉閣底村任第一書記。
  由於長期靠天吃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生產技術和手段落後,大部分村民形成了“等、靠、要”的依賴思想,一入戶就給張瓊提出“你能給點啥?”的難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走訪調研,張瓊緊扣貧困戶、貧困村貧困根源,圍繞發展產業、增加收入兩個主題,依託
“科技助力精準扶貧項目”,多次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取經,制定工作方案,36頭“扶貧牛”落地生金。村支部與36戶貧困戶簽訂協議,資助每戶養殖一頭西門塔爾母牛。本著公平、公正、公開原則,以抓鬮的方式分牛。貧困戶僅需承擔牛總價的35%就可通過繁殖小牛每年增收5000元。養牛戶節省了一大筆資金,又看到了致富希望,一個個笑逐顏開,親切地把她稱作“牛書記”。
  通過項目實施,輸血更造血,調動了更多村民發展養殖的積極性,激發了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目前,閣底村正著手成立養殖合作社。
  張瓊說:“剛來閣底村時,村民幹啥我幹啥,現在我幹啥村民幹啥。”現在的閣底村,各項脫貧攻堅工作有序推進。
  通過省委組織部領導積極協調,電力部門施工隊在全鄉率先實施併網作業,72戶個戶光伏於6月30日前併網發電,預計每戶每年可增收5000元;通過與省科協和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積極協調,全省首個全智能食用菌大棚計劃在閣底建成投入使用,帶動貧困戶增收;創新“支部+ e站”的形式,把主題黨日活動也開到了e站,收到了雙帶動、雙促進的良好效果;“一村一品一主體”工程大力推動,黨支部與山西澳坤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土地流轉模式示範種植黑枸杞400畝,每年每畝地200元,村民在種植、管護、採摘環節還可獲得勞務報酬。

  這些政策、項目的順利實施都依賴於張瓊踏實肯幹的務實作風,轉變了村民的思想觀念。
  張瓊說,“老百姓不看你說了啥,要看你幹了啥!當好領路人是我的職責使命。”
  辛清平生活在地處黃河邊緣的永和縣南莊鄉,是一個天然產棗的地方,這裡家家都種植著紅棗樹,少則幾十株多則幾百上千株,世代靠著紅棗生活。
  依仗這塊土地上的棗林,靠著自己辛苦拼搏,辛清平不僅讓自己脫貧致富,還帶動了本村和鄰村的51戶人家,每年為百姓們創造200多萬元的收入,僅去年一年淨收入就達50多萬元。
  辛清平從事紅棗收購已經21年了,這是生在棗鄉、長在棗鄉的他能想出的唯一方法。2005年,他學習紅棗加工技術、企業管理經驗。2006年,投資30多萬元,創建了一個700平方米的浩民紅棗加工廠,為本村40餘名村民帶來了就業機會。
  所有事業都不會那麼一帆風順。2009年,由於市場調研欠缺,連續幾年的陰雨天災,害得紅棗產量大降,加工好的蜜棗出現了滯銷,辛清平不得不思考自己和村民們的出路在哪裡?

2011年,辛清平與一個朋友合夥在新疆租種了280畝棗林,4年間產棗500多噸,獲得了豐厚的收入。離開的4年裡,辛清平人在新疆,心在家鄉永和,離鄉使得他更加眷戀家鄉的山水與土地,家鄉濃郁的棗香味是金錢所不能替代的。
2015年底,他回到了家鄉,辛清平發現這4年裡,實際情況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廠子太小,遠遠裝不下過量收購的貨物。大批收回的紅棗堆積在院子裡,急得他夜夜難眠。
  鄉政府瞭解到這一情況,積極為他提供場地、資金貸款,支持他增加設備,把工廠擴建到3000平方米。看著建成的廠房,辛清平的內心感慨萬千,他把黨和政府的關心與支持默默地埋在了心底。辛清平通過學習提高管理經驗,制定出了一套簡單易行的管理模式:收入計件,多勞多得。他也不斷向員工們灌輸新的理念,提高紅棗質量,讓他們站在用戶角度去思考問題。
  如今,辛清平的浩民紅棗加工廠通過淘寶、天貓、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網絡銷售,銷售範圍已覆蓋全國大部分省市。去年,辛清平的浩民紅棗加工廠就為全鄉棗農銷售100萬公斤,佔全鄉紅棗銷售總額的40%,成為全縣帶領農戶脫貧數量最多、影響最大的紅棗加工企業。他以實際行動回饋了黨和政府的信任,更讓鄉親們過上了好日子。

特色產業,脫貧攻堅添實力


永和地方不大,信息傳播快,這一件件脫貧致富的事蹟,觸動著每一個貧困農民的“貧痛”神經,也讓他們的思想觀念悄然發生變化,農民們知道黨和政府是想讓他們脫真貧、真脫貧、奔小康。只要跟著黨和政府走,他們過去的生產生活方式就能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永和縣政府縣長範洋平介紹,脫貧攻堅關鍵靠產業,產業發展不能停留在種植和銷售初級農產品層面,也不能完全靠政府“輸血式”扶持,必須依靠黨支部的核心凝聚作用,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引入或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提升農業效益,激發農戶參與的積極性,促進產業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隨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化,各種農村產業協會、合作社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如何讓這些合作社更好地帶領農民群眾發家致富呢?永和縣積極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組建形式,以產業為依託,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逐步形成

“村村有產業,業業有組織,戶戶有幫扶”的黨群共建產業發展格局。
  到2017年底,永和各鄉、鎮、村逐漸形成自己的脫貧主導產業。閣底鄉以乾坤灣4A級景區創建和發展全域旅遊為抓手,不斷提升景區服務功能,推動旅遊資源整體開發。引入“公司+農戶+扶貧”運作模式,投資1684萬元,建設民俗旅遊村,現完成了閣底、東征、石家灣、馬家灣等村80個農家樂建設。成立以閣底村、東征村、馬家灣、十家灣、奇奇裡村黨支部為骨幹的旅遊產業“聯合黨委”,由省委組織選派工作隊長慕建偉擔任聯合黨組書記;採取“支部+旅遊(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成立了紅色東征綜合服務中心(公司)和錦繡東征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桑壁鎮、交口鄉以蘋果、核桃等經濟林種植為龍頭產業,李永紅、郭彥青等致富能人起到了積極的示範帶頭作用。南莊鄉、打石腰鄉以紅棗加工、肉雞養殖等為主導產業,加工出馬牙棗、烤棗、蜜棗、棗加核桃等紅棗產品,遠銷全國各大城市,南莊鄉的郭家村與臨汾市堯都區亨貞畜禽屠宰有限公司簽訂了“訂單合同”,採取“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發展了“麻紅”、“蘆花”、“三黃”等籠養肉雞4萬隻,由黨支部引導貧困戶組建的麻紅公雞合作社負責養殖,公司負責銷售,帶動有養殖願望而無能力的貧困戶10戶,70天出籠,去年一年,10戶貧困戶僅靠養雞就收入達到2萬元;坡頭、芝河以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養殖業為主導產業,坡頭鄉索駝村黨支部牽頭組建了“黨旗紅農副產品加工合作社”,村民以土地等資源入股,通過養殖肉牛、種植巨菌草等。在村黨支部和第一書記李之煒的傾力支持下,李亮牽頭成立了索駝生態農場養殖專業合作社,可帶動13戶貧困戶每年增收3000元到5000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施精準扶貧政策短短的三年,全縣30個村委,3539戶,10261人就實現了脫貧,到2017年,全縣貧困發生率已由過去的35.8%下降至17.87%。這個從未有過的變化,正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結果。永和人民踏著時代的節拍,在黨建引領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走出了一條脫貧之路,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著美好的生活!


「脫貧攻堅」永和:不信東風喚不回

記者:靳淑琴 通訊員:靳蕾 瑩超 李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