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打從姜文的第一部導演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在1994年上映之後,他再也不安心只是作為一個演員了。演員這個身份的確也能發揮自己的天賦,但是姜文心裡覺得明顯不夠,能親自駕馭一部電影的方方面面,更痛快!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但是他從來不濫拍電影,1994年之後,到《邪不壓正》上映之前,他只有五部導演作品。然而每一部都會引起極大的熱議,即使對於第五代的張藝謀、陳凱歌兩位大導,也沒有這種聲名。

這位“混小子”到底有什麼魅力,值得觀眾這樣寵愛著他呢?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原因當然得從他的電影中尋找。姜文的電影有著一種超現實的味道,但是這種超現實又和達利、布努埃爾等人的“超現實主義”不同,他的場景和對話經常浪漫而荒誕,和現實世界完全不同,喜歡的人讚賞他的“主觀創造力”,反感他的人會覺得他的電影太過虛假。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他的處女作,也是這種風格的濫觴。影片講述了一個叫做馬小軍的男孩,在文革時和北京大院一幫少年朋友的故事,主線則是圍繞馬小軍對女孩米蘭的愛慕,但是在影片的結尾,這種青春片的模板完全被打破,因為:這可能只是一箇中年男人惡意的意淫。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這讓觀眾非常惱火,因為他們在觀看的過程中是懷著信服的態度,可是狡猾的姜文連這點機會都沒留給觀眾。

這種虛假和誇大其實在一開始就有,馬小軍雖然還是個上中學的孩子,但是卻經常溜門撬鎖,打開別人家的房子,窺測各種秘密。他比希區柯克《後窗》中的斯圖爾特更過分,因為他不僅有偷窺癖好,還喜好“實戰”中的刺激。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於是,電影中那種不真實的打光,在馬小軍眼中被放大的米蘭,緊緊吸引著觀眾,讓他們進入到一種虛幻的夢境中。有人就問姜文,他是不是總是拍自己的夢境,姜文卻說,我以為我拍的都是觀眾的夢境啊!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不過沒多久,2000年的《鬼子來了》讓人以為這種夢境就要被打破了,因為姜文拍抗日時期的電影了。畢竟,有多少人敢拿“抗日”打趣呢?這可是個沉重的話題。

但是姜文就敢,很多人後來對這片子也是諱莫如深,有人說,這片子諷刺刁難了中國的農民,將抗日時期平民百姓的愚昧著實地批判一番。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是這樣嗎?

我看不至於,姜文雖然愛開玩笑,經常打趣各種文化和歷史人物,但是他沒有那種犬儒的毛病,待在精英分子的瞭望塔上看芸芸眾生的姿態,他做不出。

《鬼子來了》其實不是在諷刺,而是在弔唁,在哀悼而已。中國農民在片中的確愚昧,但是這種愚昧不是農民自己的過錯,而是被各種剝奪生存權利的外來勢力給逼的。所以姜文用了大量的黑色幽默,荒誕情節,連迫害農民馬大三的日本兵,還得被全村的人供起來養著,生怕被責怪。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這依舊是一個夢,只是這個夢充滿了掙扎的浪漫和黑色的荒誕而已。

但是由於《鬼子來了》沒有經過審查就到戛納參加影展,導致姜文被禁了五年的導演電影的權利。直到2006年《太陽照常升起》才讓姜文再次能在大銀幕中做夢。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但是很多人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是:看不懂。的確,姜文拋棄了前兩部電影中連貫的故事情節,以及逗趣滑稽的對話場景,放大了之前的浪漫、荒誕和超現實。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不管是周韻飾演的瘋母親,還是黃秋生飾演的音樂老師突然自殺,姜文在片中都沒有給出任何原因。和他們一樣,片中的眾多人物,可能突然會做出某個決定,姜文會為了讓房祖名知道天鵝絨長什麼樣,從雲南去一趟北京;而孔維為了嫁給姜文,會從澳大利亞奔赴未知的邊疆沙漠。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這些人並不需要你抱著理性去理解,也不要你用邏輯去牽連,你可以罵他們全是瘋子,但是一旦你換一個角度,他們卻會成為異常專情而純真的人。觀眾之所以看不懂,不是姜文故弄玄虛,而是他在講述一段現實中沒有的浪漫故事。

但是觀眾卻逼著姜文:我不僅要看到浪漫,更要看到故事,不僅要看到故事,而且還得是個有邏輯有前因後果的故事。所以,2010年的《讓子彈飛》讓大部分的觀眾都如願以償。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以前被觀眾在牌位上寫著“高深莫測”的姜文從此之後換了個標籤:爽片大戶。

《讓子彈飛》講了一個極致的商業故事,一幫土匪和一個買官的縣長,以及一個地方土豪各懷鬼胎,相互鬥法,最後邪不壓正,角色各安天命。這故事絕對的清晰,也絕對的直接。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但是姜文不僅想要把錢掙嘍,還得站著掙錢,所以片中依舊是姜文的各種“私貨”。

“鵝城”城門前的一片水澤,為了自證清白剖開自己的腸子,亦或者是為了激起民憤,把白銀灑滿街道。這些出乎意料的場景設計,都依賴於姜文超常一般導演的奇異靈感,如果深究這些古怪的畫面為什麼能夠讓觀眾目不轉睛,無非還是抓住了浪漫之後的純粹。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何解?姜文曾經在訪談節目中這樣說過,在拍《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時,他想要拍北京的衚衕口,而在他的印象中,那時候的衚衕是沒有任何垃圾的,非常乾淨,所以在拍戲之前,他都要把地掃的乾乾淨淨再拍。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試請問,真正的大街地面上能沒有絲毫的紙屑垃圾嗎?肯定有,但是在姜文的印象中如果沒有,那就按照沒有的拍。效果怎樣呢?一個字:好。

鵝城城門前的水澤和纖塵不染的衚衕口一樣,一汪清水,環繞鵝城,水澤和城門間還留有一塊齊整的石板地。不管民國時期有沒有這種地方,可觀眾一看到這種異乎尋常的講究,自然會被吸引。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這種異乎尋常的講究又過了四年,姜文放到了《一步之遙》的身上。民國時期的“閻瑞生案”被姜文換了一種滑稽的方式重新演繹,影片不再關注原先謀財害命的兇殺案,而是再講述如果這個案子壓根就是個冤假錯案,各派勢力會如何介入。

法租界、上海媒體、軍閥家庭、警察機構、戲劇電影圈子,都企圖利用嫌疑人馬走日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案件本身被消解了,各懷鬼胎乍現了。但是他們距離自己目的的達成都還距離“一步之遙”,這種荒唐感才值得玩味。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到了《一步之遙》時,姜文的夢境倒不再拘泥商業片和藝術片的區分,《一步之遙》固然充滿了娛樂色彩。然而本片卻絲毫沒有講述一個通俗故事的企圖。連結尾都像是費里尼的《八部半》一樣,充滿了遊戲和荒誕感。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於是觀眾再次看不懂了,《一步之遙》再次面臨和《太陽照常升起》時一樣的困境。但是不管是喜歡姜文的人,還是反感姜文的人,在面對《太陽照常升起》之後的《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後的《邪不壓正》依舊懷著極大的熱情。

姜文,這個中年男人的極致浪漫,以及對現實的荒誕戲謔,讓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最獨特的存在,即使他在《邪不壓正》中依舊沒有討好觀眾,但是他總是選擇“站著”,而觀眾即時相隔四五年依舊對他熱忱不減,惦記的就是這份“站著”的姿態。

姜文憑什麼“站著”,還能把你的錢給掙了?

本文首發“巴塞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