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为什么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

淡晚6


这个问题有意思。

我们常说中国是“上下五千年”,五千年是个大略的数字。这个说法,一般是从炎帝/黄帝时代说起。为什么会从炎黄开始,何以说是五千年呢?且听我道来。

1、黄帝时代,是“开辟鸿茫、告别蛮荒”的伟大时代

黄帝时代,文字出现了,这是确定文明的重要标志。

创造汉字的人是黄帝时代的仓颉,实际上在此之前,一些简单的语言符号就产生了。在很早之前,就有“结绳纪事”的说法,就是结草绳作成各种符号,用来表示不同的事物。我们可以想象,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运用的符号越来越多,渐渐形成了文字的基础。到了黄帝时,由于他统治的范围已经相当广阔,有必要把各类形形色色的语言符号统一为文字。在这个时候,仓颉应运而生了。

仓颉是怎么造字的呢?据说他是受到鸟儿的影响,看到鸟用爪子在地上乱扒而得到启示,所以创造出“鸟迹书”。今天的汉字是方块字,方方正正,以前则不是,歪歪扭扭的,一眼扫过去,还颇有鸟迹的模样。


黄帝时代的第二大贡献,是历法的产生。

中国的历法,采用“干支”纪年体系所谓的“干支”,就是“天干地支”。“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国人又以阴阳的观念,把十天干分为五阳五阴,把十二地支分为六阳六阴,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依次相配,得到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古代便是用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实际上是一种六十进制。

一直到二十世纪采取西历公元纪年之前,这种干支体系一直是中国纪年主流,即便现在被边缘化了,在日历上仍然会标注出来。发明干支体系的人,据说名唤“大挠”

黄帝时代在天文学等领域也有很大进展,包括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历等等。古代中国天文学与历法的发展,为后世推算历史时间提供了依据。

2、黄帝以降的君王谱系

黄帝之后的帝王分别是少昊——颛顼——帝喾——挚——尧——舜——禹,之后是夏——商——周。

我个人感觉,在尧之后的谱系是比较准确的,但黄帝到尧帝之间,很可能有缺失。因为尧距黄帝是4代,而舜距黄帝是7代,禹距黄帝是8代。舜是尧的女婿,也是接班人,但从辈份上却差了三代,这个显然是有点多。合理的解释,应该是黄帝到尧之间,应该有缺失的记录。

上古的史料,从尧帝时代开始丰富。那么尧帝距离现在是多久呢?

夏朝大约是470年,商朝大约是650年,周朝大约800年,周以后的历史纪年就明确了。这样推算下来,

尧帝的时间大约就是公元前23世纪。这个时间准不准呢?现在有了另一个证据来证明。

3、通过《尧典》的天文记录反推尧帝的时代

帝尧时代的天文历法观测记录,为后世提供了推断历史年代的科学佐证。天文学研究表明,中国的历史记录是可靠的。

尧帝派羲、和二氏观测并确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时间,同时观测两分两至时对应的星象。

当时人们把天上星辰划分为二十八星宿,东方为青龙七宿,北方为玄武七宿,西方为白虎七宿,南方为朱雀七宿。据《尧典》所记,春分日,朱雀七宿在黄昏出现在正南方;夏至日,青龙七宿中的火星出现在正南方;秋分日,玄武七宿中的虚星出现在正南方;冬至时,白虎七宿中的昴星出现在正南方。用观察星体位置的方法,来辅助确认二至、二分点。

正是这个记载,给我们科学推断帝尧时代的年限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由于知识的局限性,上古时的人认为二至、二分点对应的星宿是固定不变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后世的天文学家在观测时,发现二至、二分日的星象实际上是不断变化的。起初天文学家们对此问题十分困惑,存而不论。直到公元四世纪时,晋朝天文学家虞喜,根据自己的观测结果,参照《尧典》中 “冬至日短星昴”的记录,大胆地提出存在“岁差”的理论,以天体为对照,冬至点每年都在西退(夏至,春分、秋分也如此),对应的天空中的星体就显得是东进了。虞喜的观测,当时冬至点已经偏离昴星宿五十多度,时间距帝尧时代已经过了二千七百年。据此,虞喜得到了岁差值是五十年退一度。

以现在的精密测算,岁差大概是七十一年退一度。虞喜为什么出现计算的偏差呢?这里的原因,很可能因为他采用冬至点观测计算的原因。后来西方天文学家H.YEE通过现代岁差公式,以《尧典》的记录,夏至/春分/秋分三个记录都可以反推到公元前2200年左右,但是冬日至有所偏差。即便如此,YEE博士得出的结论是“《尧典》记叙的时代确实是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时代。

今天还有很多人怀疑中国史书的可靠性,事实上,不论是天文学还是考古学,都不断地证明中国古代史料是靠得住的。

尧帝时代是公元前23世纪,同时代的舜距黄帝是7代,禹是8代,时隔数百年之久。现在是21世纪,距尧帝时代大约4400年,加上尧帝距黄帝的数百年,加起来即使没有5000年,也相差不多了。


君山话史


谢逍遥和千古幽扁二先生邀!

一,中国历史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习惯说中国有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对此说法,不但西方学术界有质疑(不承认),就是国内学者也有很大的争议。我们先持“年代不可定”论,对盘古开天辟地到殷墟遗址(妇好墓)出土(公元前一千二百年)这个时间段出现的重要人物和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简单的梳理,姑且称之为“中国人活动的历史。”

一,神话时代:纪元前二百七十六万零四百八十年一一一纪元前二十八世纪。

(一)盘古开天辟地一一一纪元前二百七十六万零四百八十年。

(二)天、地、人三皇时代一一一纪元前二百十六万零四百三十年后。

(三)五氏一一纪元前几十万年一一纪元前六至七千年。

1,有巢氏 一一筑巢而居。

2,隧人氏 一一钻木取火。

3,伏羲氏 一一乃画八卦。

4,女娲氏 一一化生万物。

5,神农氏 一一教民稼穑(炎帝)。

二,传说时代一一一纪元前二十七世纪至二十三世纪,

(一)黄帝王朝一一五帝时代。

A:黄帝,五帝之首(姬轩辕)一一纪元前二六九八年一一前二五九八年。此一百年间,被以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突飞猛进发展的时代,因此轩辕皇帝被尊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一一人文初祖。黄帝和他的妻子及大臣完成下列重大发明:

l,房屋 2,衣裳 3,车船 4,兵器 5,阵法6,音乐 7,器具 8,井田。

9,嫘祖(妻)一一发明养蚕抽丝。

IO,苍颉(臣)一一发明文字。

11,隶首(臣)一一发明算术。

12,容成(臣)一一发明历法。

B:尧帝,五帝之四(伊放勋)一一纪元前二三六七一一前二二五八年。这期间,尧帝命水利专家姒文命治理了①弱水②黑水③黄河④渭水⑤洛水⑥济水⑦淮河⑧汉水⑨长江共九条河流。

C:舜帝,五帝之五(姚重华)一一纪元前二二五五一一前二二O八年。尧、舜间的权力交接被后世儒家学派誉为“禅让”。舜在位期间,改组政府,设立下列九部:

①司空一一工程部长

②后稷一一农业部长

③司徒一一内政部长

④ 士 一一司法部长

⑤共工一一建筑部长

⑥虞官一一林业部长

⑦秩宗一一祭祀部长

⑧典乐一一音乐部长

⑨纳言一一秘书部长

并把全国划分为十二个“方”(州),每“方”设一名最高行政首长,称为“方伯”,负责解决各部落间纠纷,并征收赋税。又制定统一的法律。

二,半信史时代

(一)夏王朝一一公元前二十三世纪建立。

首位君主禹帝(姒文命)以首都安邑(山西夏县)为中心,把全国分为“五服”暨九州:①冀州②兖州③青州④徐州⑤豫州⑥雍州⑦梁州⑧扬州⑨荆州。

(二)商王朝一一公元前十八世纪建立。

首位君主子天乙,首都亳邑(河南商邱)。

第二十三代君主武丁在位时间为公元前

一二五零年至一一九二年。武丁王后妇好墓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发掘,出土文物证实距今三千二百年。

从商王朝第二十三代君主武丁至今三千二百多年的中国历史,为中外学界所公认,没有疑义。关健是武丁以前,即商王朝的前二十二位君王在位时间及夏王朝和黄帝王朝的时间算不算?如果算,从黄帝至今四千七百多年,说五千年历史没有问题。我的观点是应该算,理由是:

|,从黄帝时代中华文化已进入文明形态,有政府架构,有大型聚落(首都及其它城市),有文字,有金属治炼技术(青铜器),有宫殿和祭祀建筑,已符合文明的认定标准(满足历史的认定标准)。我较详细的列举以上人物事件,就是为了证明这一点。

2,司马迁的《史记》中一朝(黄帝王朝)三代(夏商周)历史的记载应该是在前朝历代史官记录的基础上整理的,而不是凭空杜撰的。

3,西方学术界的标准是,要当朝的文字或出土文物佐证,如刻在巨石或青铜器上的文字,后世转述的文字记录不算。这一点,确实对我们不利(其它条件都符合,就差这一点),因为我们的文字是刻在竹简和甲骨上,宫殿建筑为木结构,无法保留至今,陵墓又深埋在地下,地面标志消失不好找,不像古希腊和埃及的巨石建筑。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因为其中的文字没有破解,又被排除在中华文明圈外。但是,有许多事例能反证,例如,以前西方及国内接受西方观点的学者连商朝都不承认,认为司马迁的记录是前朝编造的以讹传讹,结果殷墟遗址的出土,证明了商王朝实实在在的存在,也印证了史书记录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将中国历史向前推进了几百年。现在他们又不承认夏朝及黄帝王朝,我想,随着新的考古发现,一定会驳倒西方学术界为我们故意设置的门槛。其余的话,我已在上周回答类似的题中说了,不再重复。





武丁仗剑决云霓


有熊氏,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青阳(氏)一世,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

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今山东曲阜)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高阳氏,即颛顼,又号黑帝,前2322—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 [9] 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曾孙,炎帝的曾侄孙。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高辛氏,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白帝少昊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青阳(氏)二世,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陶唐氏,即尧,前2168----前2049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西省临汾市。

丹朱,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49----前2046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有虞氏,即舜,前2046----前2007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夏后氏,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07----前1997年在位,定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后迁都于阳城(河南登封)。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大禹崩逝后,子夏后启继位,迁都于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夏朝建立。古代中国部落联盟制时代结束。中国进入宗法封建制社会时期,正式步入文明时代!

注:所谓“三皇五帝”是历史学界专家们对中国上古时期所有部落联盟首领的概括性简称,并非确指。

本表所注在位年限依据【中华史表】及【三皇五帝年表】推定。

年表意义:本年表是自民国时期以来第一份完整的关于中国上古时期的世系年表。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叙事体年表。本表将纪年与记事相结合;以原【三皇五帝年表】及【中华史表】为蓝本,将上古时期列位部落首领的氏族号、尊号、在位年限、亲属关系、都城及葬地都一一予以完整记录,方便读者参考及查证。本年表对未来考古学界与历史学界研究中国上古历史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皇帝含义

皇,远古之时,人皇居任城(济宁),其庙号曰“壬”,娶妻皇娥,其妻皇娥庙号“丁”,于是人皇将丁字居壬字之上,丁+壬=皇,合称“皇”,自称皇族,任姓皆皇族之后,故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丁有火德,其人凤凰。故皇乃龙凤合体,尊贵无比。

帝,人皇之妻丁生有一子,曰戊,戊娶癸,癸+戊=帝,合文曰帝。传说成汤就是帝族,丁生戊,曰“成”,故名成汤,成汤也自称武王,成汤生于任城,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建立了帝族。帝族的代表是黄帝。其人土德。

夏,帝之子曰甲,娶妻己,己+甲=夏。

殷,夏之子曰庚,娶妻乙,乙+庚=殷。殷朝与早期商朝不同,是盘庚迁都后建立的,盘庚为了突出自己的地位,迁都后自称“殷”。

商,殷之子曰丙,娶妻辛,辛+丙=商。商朝建立的较早,燧人氏在商丘建立的,属于早商。


虎133444096


我们都说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而易中天在他的《易中天中华史》里却说中华文明只有3700年历史,易中天为何会这样说?这样说有没有道理?今天我不妨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但到底有多少年历来有争议,我们现在所说的五千年是一个粗略说法,这种说法最早起源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布告,当时的湖北军政府通电各省采用黄帝纪年法,就是以黄帝即位之年(公元前2698年)为元年,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为黄帝4609年。


据说当时是由史学家推算出来的。这种不足五千年而接近五千年就就是“上下五千年”说的来源。传统古史书认为中国史应从从大禹治水算起,根据目前的考证应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时。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朝代夏朝约出现在公元前2070。但是目前出土的文物有限,学界还存在争议,所以西方普遍不承认夏朝的存在。


中国历史上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是商朝,出现在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到现在是3700年了。从商朝开始,中国的历史有清晰的记载,所以国际上说中国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关于文明出现,西方的判定标准主要是道德礼仪的出现,严格来说要有文字的出现,国内一般认为人类进入国家时代就进入了文明社会。

显然易中天写的这部书是受国外学界的影响。研究历史有文献学和考古学两大门类,而易中天在这里使用的是文献学,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说“3700年中华文明从商朝开始,中国的历史有清晰的记载,所以国际上说中国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关于文明出现,西方的判定标准主要是道德礼仪的出现,严格来说要有文字的出现,国内一般认为人类进入国家时代就进入了文明社会。显然易中天写的这部书是受国外学界的影响。研究历史有文献学和考古学两大门类,而易中天在这里使用的是文献学,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说“3700年中华文明史的原因。


我观点是易中天说中华文明自3700年前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要强调的是没有文字记载,充足的证据证明,并不能说明文明就不存在。刨去民族情感不说,我认为世界文明那么多,不是每种文化都是有文字记载留存的,东西方文化与文明发展与西方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用西方标准来判定中华文明有失偏失,所以中华文明只有3700年文明史”的结论也存在着的某些局限和不足。


盛唐豪歌李艺泓


“算上夏朝才四千年”!瞧这话说的?古人都晓得“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才区区几千年,今人把三皇五帝都忘却了,否定了,根本说不过去。其一,尽管上古的简策散佚了,还可以通过甲骨文卜辞中占筮的天象变化时间节点推算;其二,对史书和古籍中的有关史料作深入广泛研究,去伪存真,鉴定考证;其三,对近现代考古发现的上古皇帝王候嫔妃将相的遗骨等,进行碳14断代法予以精确测定,如使用加速器质谱法等。

《汉书·律历志·太初历》记载,汉昭帝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待诏李信经过对黄帝调历(万年历)的整理,认定黄帝至元凤三年六千余岁,但丞相属宝不以为然,又同长安的单安国、安陵的桮育等待诏,一起研究考证了《终始》等古历书,重新认定“黄帝以来三千六百二十九岁,不与(历书)寿王合,昔者,黄帝氏族……”。这是关于黄帝朝建章立制时间明确、最直接的年代资料

《晋书·律历志·中)》记载,针对太史令覆校的“舆天度日昔差异”时,郎中李恩、董巴议曰:昔伏羲始作三画八卦,则以二十四画象征一岁;一岁分十二节、十二中气,即二十四节气。黄帝因循之,初作“调历(太初历)”,历代十一,更年五千(原注:黄帝、少昊、颛顼、高辛、陶唐、有虞、夏、商、周、秦、汉共十一代,五千年也)

《魏书·律历志》记载:“历之作也,始自黄帝,辛卯为元,迄于大魏(改甲寅为岁首),十有余代,历祀数千……”。以上内容虽简,但与《晋书(律历志.中)》大同小异……

《中华文明史——上下一万年》记载:黄帝元年是在公元前6008年。黄帝朝共传十世计2520年,这还没有算上燧人、伏羲、神农“三皇”的氏族公社时期…总之,中华文明史仅以汉代朝野共同考证过的“黄帝以来三千六百二十九岁”起算,即:(公元前3629十78)年十(公元2018)年=5725年


来取笑


确实,跟问题中所说一样,现在不少人都在质疑,说夏朝作为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其年代也仅仅是从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 年,到今天也就四千年左右,但为何还会有中国上下五千年一说呢?


其实,中国上下五千年这一说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从有大量文字记载的商朝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信史时代,但是在信史时代之前,还有一个漫长的传疑时代或是传说时代。

中国有众多且丰富的神话传说,这其中就包涵了伏羲,女娲,皇帝,炎帝,以及后来的尧,舜,禹。虽然只是传说,但是经过今天的考古发掘来看,这些传说也不都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可信度。

不论是陕北的石峁,晋南的陶寺,还是江浙的良渚,这些史前遗址的发掘,都表明,在中国历史进入夏朝之前,其实在中国的土地上,早就存在灿烂且辉煌的文明。

历史是需要一个发现脉络的,它不可能直接从茹毛饮血的原始人一下子就进入夏朝这样的奴隶社会,而是在夏朝建立之前,还存在一段漫长的发展时间。

随着陶寺遗址的发掘,人们越来越相信这就是传说中尧舜的都城平阳,这也从侧面证实,其实部分的神话传说是有现实根据的,是有可信度的。

而在伏羲女娲的出生地,甘肃陇东地区的天水一带,考古学者们也发掘出一座规模巨大的史前遗址,大地湾遗址。大地湾遗址距今约七千多年,在大地湾遗址中,有规模庞大的宫殿区,表明当时的大地湾文明,已经出现了权力的划分。

因此,不少观点认为,大地湾遗址其实就是当年伏羲氏部族留下的文明遗迹。当考古发掘与神话传说达成一种默契,这也从一方面说明,神话传说存在着可信度。

因此,中国远古时期漫长的传疑时代或是传说时代,其实并不是空穴来风,那是有现实依据的。文明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而从原始社会进入夏朝这样的奴隶社会,在这中间的那一段漫长发展时期,就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

从大地湾等遗址的发掘来看,可见,中国历史,可能还并不只是上下五千年而已。

大家觉得呢?


蜀北一


世之所嵩,莫若黄帝!祖兮生我,宗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弃其本者,荣华槁矣!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皆给以符,谓之告身!时矣今朝,定鼎改元!

以越万载,敷衍经旨!因以规讽,敷演旧章!

揍而改焉,感慨今昔!能自任杖,不须扶持!

赏罚不正,枉直失措!陷于比周,隳我纲目!

功盖五席,泽及牛马!鲲族子嗣,敬以待命!

经营四方,告成于王!王巡三军,遥襟甫畅!

桓桓抚军,先烈作冠!修复祖宗,抚临万国!

敢有贰心,丢节婪馋!干黩尊严,伏地待罪!

勿谓丰财,经费不节!须知府库,聚民膏血!

予怀怆然,感而后应!百姓愁怨,情无告诉!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天道循环,疏而不漏!

迫而后动,禁其浮靡!抑其鼓私,逸兴遄飞!

一片初心,惑于浮议!中道见弃,奉行未明!

纲要克举,斧正不辍!怪石珷玞,孚道盈缶!

刚肠疾恶,轻肆直言!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刚肠激发,不遑辞候!朝发博桑,日入海棠!


互m联m网


要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只会是说少了,决不会是说多了,夏朝是属于王权社会了,王权社会是属于高度文明时代了,前面还有启蒙时代和部落时代,这两个时代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时代,人类社会是越往后发展才越快,这是因为知识的积累的原因,特别是有了语言和文字以后才应该是快速发展时期,是因为有了这两样神器以后才能互相交流总结,知识才能传承和积累,特别是现在有了电脑、互联网、有了大数据,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我们人类以后的发展会更快的,会快到我们现在的人都无法想像的地步的。


落叶松25


一个文明系统,约二千五百年一个周期,孔子到现在也已经有两千五百年了,也即是说,这个以孔子开创或者推广的文明教化系统,已经从主导走到了无一人所知的程度!当今之人,只知孔子之名与儒家这名词,已经无人明白了儒家学问之基础了!孔子之前,也有一个文明的启蒙过程,到孔子之时,这文明启蒙系统已经完成了其周期,人们对上古文明也已经无人所识,正如当今之人一样,历史与文明的意义是什么?其实这个认知关系是很模糊的!这跟哲学的那三个问题一样,看似简单,其实哪个都回答不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在中华文明的传统中,许多人对生命的意义认识是很清晰的,现在呢?只有物欲横行与自我适应与自我愉悦这个关系了。我们都会死的,人类社会与历史的最终意义,其实就是价值观,善恶观,是非观的形成与磨灭的过程。。。


杨宇林745


中国上下五千年,根据二里头出土文物经碳14测距今3700年,二里头夏后期,商初期,夏朝是470年,往上有夏朝的一部分,往上的人物有舜、尧、挚、帝喾、颛顼、少昊、黄帝、炎帝、神农、女娲、伏羲、有巢氏、燧人氏。古遗址有汾襄陶寺、红山文化、仰韶文化、石峁遗址、贾湖遗址等遗址。陶寺有陶器,石峁有玉器,二里头有青铜器,有城,面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