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时期,为什么山东人选择东北,而不去更为富庶的江浙呢?

黄元中


很多人看过《闯关东》这部电视剧,剧中大批山东人为了生计,纷纷迁徙到大东北,并从此在东北安家落户。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会选择东北,而不选择更为富庶的江浙呢?下面有书君为大家提供解答。

一、东北地势广阔,适合种植开垦,江浙恰恰相反。

当初山东人大举移民,就是为了生计,而中国一向是农业大国,理所当然,山东人会选择有田可种的地方迁徙了。

而东北地广人稀,正是适合耕种的好去处,尽管开垦农田,变荒为宝是个极其辛苦的过程,但是那些山东汉子能够解决温饱,又何乐而不为呢?

而江浙一带,虽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名,但也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俗语,可见江浙田地稀薄,并不富饶,令那些纷纷想迁徙的山东人望而却步。

在没有田地可种,无法妥善解决温饱问题的条件下,他们是不会将江浙作为移民之地的。

二、东北人口稀少,有容身之地,江浙已被别省捷足先登,无容身之所。

东北地广人稀,好比一个巨大的帐篷,外形巨大,里面却空,这正是需要外来人口将他填充起来的时候。

山东人敢为人先,首先发现了这块宝藏一般的地方,依靠他们吃苦耐劳的特性在这里安身立命,占得一席之地。

而江浙那带,早在清朝时期,就已经被太平天国战争所累的湖南人填满,江浙这只气球已经膨胀得几乎吹弹可破的地步了,哪还有东北人什么事呢。

况且东北人也是大举移民的,江浙本地人加上湖南人,已经呈“超载”之势了,若再加上山东人,那更是连立足之地都弥足珍贵了,因此山东人不会选择江浙作为移民之地。

三、东北离山东近,两地人民尚能语言沟通,江浙离山东太远,语言沟通有障碍。

早在清朝时期,就有山东人融入了东北这个生活圈,代代相传下来,山东人与东北人的语言基本相差无几,沟通起来也是轻而易举。

而且,多年的融入使得二者之间又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如此一来,二者更为亲密。选择东北还可以投靠亲戚,又何乐而不为呢!

再看江浙,远在千里之外,先是语言沟通困难,加上人生地不熟,初去还得先熟悉那里的语言文化,才能与当地人沟通,否则会被当地人耻笑,试想这样能在那长久待下去吗?

显然不能。迁徙江浙对于山东人来说太费周章,因此不会考虑迁徙此地。

闯关东本是一件需要很大勇气和决心的事,山东人凭借他们惊人的毅力和过人的胆识在东北闯出了一番天地,并在东北站稳了脚跟,实在勇气可嘉。

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种勇敢的品性是值得被大大提倡并代代相传下去的。


有书共读


清朝最后几年到民国初期,确实有大量的人从关内跑到关外,尤其是山东人,也就是俗话说的闯关东。

与闯关东同时的,还有走西口,也就是山西人大量的越过传统的长城线,进入内蒙。

为什么呢?

因为关外也就是东北,和内蒙一样,在整个清朝,官府都是禁止汉人迁入的,尤其是汉人去进行开垦,发展农业。

因为清朝统治阶层认为,这是他们的自留地,是基本盘,是不能动的,要留着以备将来他们在关内混不下去的时候,还要回去。

一直到晚清新政,也就是1905年之后,因为日本已经大量移民到东北,进行开发和建设,俄国也在不断渗透,德国和美国也有意去分一杯羹。清朝迫不得已,才从1907年以后,逐步放开了对汉人迁入的禁令,允许汉人迁入东北,进行开垦和建设。

这是闯关东和走西口的大背景。

那么,当时是什么样的人闯关东、走西口呢?当然是在内地活不下去的农民,他们需要找有土地的地方去找活路。

而当时国内还有大片未开垦土地可供农民占有和开垦的,就只有内蒙和东北、新疆了。所以,他们开始大量迁徙到这些地区,找一块无主土地,进行开垦。去江浙、两湖这些地方,本来就已经人口很多,开发很充分,并不缺乏劳动力的地方,当然没有意义。

在内蒙,其实是大量的山西农民去内蒙,找到蒙古王公们,向他们租佃原来的牧场,进行开垦。这也是清末民初内蒙一度出现蒙古下层穷困潦倒的牧民反对汉人情绪特别严重的原因。

因为牧民别无所长,不会种地,只会放牧。而对王公们来说,把土地出租给汉人农民垦种的收益要比出租给牧民放牧高得多,所以他们更愿意把土地出租给汉人种地。从而造成了内蒙原来的下层牧民大量失业,没有出路,被迫造反的问题。

东北虽然寒冷,但是土地肥沃,江河湖泊众多,不缺水,大片的平原地带也很适合农业,整好是汉人最习惯和最喜欢的。

所以,很快东北的汉人就数量很庞大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东北的汉人就达到了三千万,遍布东北的每个角落。

这其实也就是电视剧《闯关东》和《西土地》的基本背景。

可以说,在闯关东的过程中,是汉人和日本人、俄国人抢时间,看谁能先在东北站住脚,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结果是中国人更勤劳勇敢,人口也更多,所以才能占得先机。


萧武


不去江浙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江南虽然看上去富庶,是鱼米之乡,但人口众多,而本区域内丘陵起伏、水网密集,随着明末清初不断开垦,早就没有那么多适合耕地了,也就是说,即使去了,也没地种了……没有了土地,在那个以农业为绝对支柱的时代来说,根本就养活不了人。

二、所谓的富庶,也是相对而言的,其实江浙底层的农民生活也是很悲苦。从明朝以来,江南地区的粮食税是比华北、两湖等地重的多。我们对于江南的美好感受很大一部分是想象中的,那只是一小部分有钱有闲的文人对于江南的咏叹,其实根本就不是整个江浙。那时候的江浙也多灾多难,水灾、风灾、兵灾......所以江浙并不是天堂。载

三、被其他地方的人抢先了一步。19世纪后半期,在经历了太平天国战争的14年洗礼后,长江流域诸省变得很空旷,于是,大批湖南湖北的农户,以及苏北农民,河南农民、灾民迅速的填饱了江南一带。等山东人想去的时候,人家都已经先下手为强了。

至于去关东的原因,同样也很简单:

那个年代,华北自然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和社会动荡不安,对山东和华北的农民来说,移民已是一种迫于生活的必需。移民关东,他们也未必真心愿意,谁不想去更好的地方呢?可经过现实的筛选,东北不仅已是唯一的去处,且还刚好是最佳去处。因为除去东北,天下间已无闲田旷土来容纳他们的插足!这样的去向尽管令清政府十分不悦,却也并非移民有意迕逆政府的心思,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其实,在山东等地“闯关东”由来已久,也有不少移民中向家乡寄钱者有之,带财物回乡过年者有之,也不乏发财致富成家立业者,这些刺激了更多的民众要到关外谋生赚钱。山东有些村庄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逐渐形成了“闯关东”的习俗。所以在华北特别是山东的胶东和河北的冀东,劳动力稍一充裕,或一遇天灾人祸,首先想到的是携家带子,或集结亲戚好友,蜂拥到关东去谋生。


清颜2017


这个问题可以类比于当年英国受迫害的清教徒为什么要逃亡印第安人正在茹毛饮血的美洲,而不是逃亡法国、德国这些相对富庶的国家!(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这些国家虽富,但却因为人口的聚集,早已是尘归尘,土归土,每一寸土地都是泾渭分明,并没有多余的闲散土地来安置这些英国的“异端分子”。

而且这些在国内称之为“政治犯”的一群人,很容易成为当地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进而对原有的社会秩序造成冲击,因此,清教徒并不是跨过英吉利海峡,来到近距离的邻国法国或者德国,而是逃往了大部分地区还处在待开发阶段的美洲。

因为经过几百上千年的发展,与自然作斗争已经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倒是与人争斗,成为了一件更可怕的事情。

同样的道理换到闯关东的人身上,如果说到富庶的江浙地区,并一定就能比原来的生存环境好到哪里去,因为江浙并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


闯关东的人大多都是朴素的老百姓,让他们去经商或者创办工厂,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他们拥有一定的资本,大可不必冒着生命危险闯关东。

如果他们涌向江浙当地的农村,以当时的土地生产力,断不可能有什么多余的人口容量给他们,反而会加剧他们与当地人的矛盾,“地域黑”也就顺理成章的被提出来了。

因此,闯关东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满清对东北实行禁止开发的策略,使得东北地区在满清260多年的历史上并没有多少人移居这里。

当晚清民初禁令解除,大量的无主土地暴露在因缺少土地衣食无着的老百姓千里眼前时,这就是他们眼中的新大陆,这就是他们眼中的美洲。


而且当时沙俄、日本对于东北的矿产资源虎视眈眈,开发如火如荼,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对于只剩一身气力的农民来说,简直就是福音。

因此人们没有选择到富庶的江浙地区,而是到了原始状态保存比较完好的东北地区去了!


历史三日谈


关于山东人闯关东的事,要从清朝说起。山东人闯关东,有两个派系: 挑挑的和在网的!挑挑的指的是背包罗伞推车的,在网的指的是靠水上打鱼摸虾的!


那时候的山东省,人口过多,资源供不应求,而且灾疫频发,是生活所迫,不得不闯关东!但是为什么不去江浙地区呢?主要是因为江浙地区也一样是人多地少物产不足,而且气候炎热,也不好过。而东北就不同了,地广人稀,物产丰富,四季分明,气候适中,日子好过!尤其是黑龙江省,盛产山珍野味,土壤肥沃,因此,有很多山东人都是来黑龙江省“放山”“柲宝”的。但是在清朝咸丰年间以前,黑龙江省是禁止开垦的。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黑龙江大将军特普钦才解除禁止开垦的命令。于是就有了大量的山东人来到了黑龙江省生活!听老人们说,他们勤劳,朴实,多才多艺,特别能干。有开荒种地的,有放山挖人参和采药打猎的,有下江打鱼的,有耍手艺的,有做生意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



进入中华民国后,随着军阀混战和日寇入侵山东,山东人民更是不得不背景离乡逃到关东!这期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东北被日寇占领,并且成立了伪满洲国,由于东北人的顺从和对日寇的臣服,所以日寇给每家都发了良民证,这样东北是比较安全的,于是山东人就大量的涌向东北,其中来黑龙江省的是最多的!直到现在黑龙江省仍然驻留着大量的山东人,几乎每个城镇乡村都有很多山东人!也正是这些闯关东的山东人的勤奋开垦建设,才让黑龙江及东三省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自从党的11届三中全会后,我们的党和国家实行了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大了对山东省的开发和扶植,山东省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日子好过了,所以很多曾经闯关东的山东人重返故里,为故乡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聪明才智!2009年,我去山东省旅游,亲眼目睹了山东省的美丽和富足!我爱你,美丽富饶,文明发展的山东!






15166420098


《闯关东》电视剧,不知道第几部,大少奶奶是牛莉所饰演。有一场戏是她打麻将:

这场戏是牛莉影史上最性感的镜头之一。

它——不,是她,直接启发了一个少年的知慕少艾之心!


那文从家里要了十块大洋,到镇上和韩老海打牌赌钱,结果赢回了那帮子老爷们的半个家当。

那只是我去小餐馆填肚子顺便看到的一集,但灯光下那文的风情万种与霸道千军,至今萦念尽头。

《闯关东》的原著是我漫长的蹭书店生涯中惟一几乎看完但确实不曾看完的书。

也确实是我回忆不起任何能有效提供“山东人何以闯关而不闯江浙”这个问题解答素材的一本书。

我这么说犹如此地无银三百两,但请相信,看在牛莉的份上,确实不曾撒谎。


我在沈阳呆了十年,租房在砂山。

以外幕墙装修为工作,跑遍了东三省及包括内蒙古扎兰屯、海拉尔、赤峰、通辽等在内的广义东北区域。

自然认识了很多兄弟。

这些如亲兄弟一样的哥们可举如下几位:家住新民大民屯,姓“邴”、兴隆堡,姓“周”(堡,念pu)、鞍山岫岩县,姓“李”、吉林辽源市,姓“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姓“钟”、内蒙古赤峰市,姓“贾”、黑龙江省讷河市,姓“鲁”以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姓“吴”的两位,完全不会本民族语言,但是东北话比我溜十倍的鄂温克大哥……

他们所有人,除前四位互相认识之外,再不两两熟识。说到自己祖上来自哪里,都无一例外的说了一个名词——闯关东!

讷河市这位哥除外。

我曾开玩笑损内蒙这位鄂温克大哥(他其时在山西吕梁包工程,成家立业在陕西咸阳,户口在呼伦贝尔),行啊你,一正宗汉人,跟少数民族兄弟争竞什么啊?

你以为我愿意啊?老吴说,我老舅、我妈都是鄂温克,但我爸可是山东汉子。

家中老伯是闯关东过来的吗?

是啊。那会儿日子苦,和爷爷一起过来的。

知道山东哪儿吗?

据说是黄县?或者是冠县?记不太清了。


赤峰的老贾给我讲了另一个更凄凉的故事。

这边俺贾家人就我跟我爸俩,在这儿成的家。据说从山东什么县过来。老太爷领着一家几口子,我爸是老二,一起坐着骡车,家里都吃不上饭了,不走不行啦,奔关外就走,路上见着冻死了不少同路的人啊!

走吧,不知道为啥,老人家愣没爱在沈阳那些好地方呆——要在那有块好地,我也不用现在还出来挂理石了(我没告诉他,要呆在大民屯或兴隆堡,也终不免和我那两位哥一样出来讨生活)。

可是他们不知道在哪里就走散了,只剩我爷爷一个人继续裹在这拨人里头,继续往前走。

然后呢,哪累哪歇,不想走了,看到这片地有草有水,适合开荒,何处青山不埋人——就住下来。

然后结婚生子。

安定下来后,也熬到解放了,听人说城里有个打镯子的像二哥,去认,哪是呀!

就再也没有家里人的消息了……

山东那边也找不到亲戚……

只留下我跟我爸,两个孤零零的贾家人……


我听之泪目!

我和老贾在通辽“曼陀花园”工地认识,2016年9月,我离开通辽远赴青海,并至今不曾履及东北大地。

当晚的火车上,接到老贾的来电,问,过查布嘎了吧?

我说过一会儿啦。

下一站是林东,嘿嘿,那就是俺家。要不你下车吧,我这就回来,你上俺家呆俩月去。

谢谢啦贾哥。我笑,但是——可拉倒吧!

恩,那你注意身体。老贾说,买张卧铺票,躺着舒服点。

行。我说。但最终并没订卧铺。

只想,我这去绝域,算不算是走西口呢?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

送哥送到大门口。

这么伤春悲秋,我觉得自己竟有《一无所有》崔健的范儿。

后来我在网上看到资料山东人闯关东,多以掖县、黄县为主,又说电视剧的主人公设定便是黄县人。曾想联系老贾,但最终捱到了现在,不曾致电。


王事情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在天灾人祸的冲击下,原本人多地少,土地兼并严重的山东有大批农民流离失所。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了“闯关东”。

明末清初由于战乱使得山东的人口减少严重,据说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随着时间的增长,人口不断恢复,到鸦片战争的时候,山东人口已经达到了32408273人。人口增长如此之快,但是土地的增长却是有限的。特别是随着山东能开垦的土地都基本开垦完毕以后,耕地已经无法满足要求了。


历代王朝灭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土地兼并。当时的山东也是如此,正如1684年山东巡抚张朋羽所说:

“今见山东人民逃亡京畿近地及边外各地甚多, 皆由地方势豪, 侵占良民田产, 无所依靠, 乃至如此。 ” 乾隆时, 有丁、 岳、 郭、 王四大姓, 土地几 占半县, 都是有名的大地主。”

1855年的时候,黄河在河南改道,滔滔黄河水结束了南宋以来南流700年的历史。这次改道对下游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尤其是山东受灾最重。原本依仗黄河的很多地方逐渐衰落,加上改道后的河道常年泛滥,大批农民破产逃亡。在这种情况下,山东还不时出现各种天灾。比如光绪初年山东大旱,造成无数人饿死,史称“丁戌奇荒”。

在这种情况下,山东人就不得不外出谋生了。至于为什么要去东北,是因为东北当时的条件远远优于去江浙这些地方。


清军入关以后,东北地区大部分人口也随之入关。据统计当时东北满族人口约为100万,迁入关内的达到了90万之多。特别是当时的朝廷把东北作为“龙兴之地”,害怕关内的汉人进入东北。因为他们觉得汉人会损害旗人的利益,以及破坏满族的习俗和秩序。

康熙七年(1668)推行了封禁政策,以后的措施越来越严厉,从局部封禁到全面封禁,从验关封海盗驱逐流民。虽然禁令严格,但是山东和直隶省的农民却依然不断的涌向沉睡的东北。原因自然很简单,人口稀少的东北,各种资源太丰富了。

至于江浙这些地方,虽然富裕,但是无法吸纳太多的农民。因为这些地方都是人口稠密的地方,土地真的是少。特别是浙江,俗话“七山二水一分田”,土地非常有限。这大概就是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差别,因为工业时代,一个地方富裕必然有大量的工厂,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就如同现在的广东一样,但是农业社会不是,去土地肥沃,人口稀少的地方才是最佳选择。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是闯关东的问题,不过问法不对,道理太简单,人口导入都是往空旷地区走,怎么可能会往人口稠密、人地矛盾严重的地区呢?

历史上的例子,比如明朝初期的山西填山东,清初的湖广填四川,都是因为战乱导致山东、四川人口剧减,这才有临近地区人口填入。

至于清末“闯关东”的情况,则另有特殊性。

清末民初所说的“关东”即现在的东三省,此前也被称为“满洲”,也就是清朝旗人的发源地。

当然,说满洲是旗人的发源地也不尽然,毕竟东三省幅员辽阔,而旗人人口有限,加上在明朝中后期汉人已经在辽东开垦,因而满洲的情况不可一而概之。

但是,在八旗入关鼎定中原后,满洲确实成为了一特殊地区,即被定义为所谓满洲人的“龙兴之地”,非旗人不得入内垦殖。

顺治年后,满洲与内地分段修建了千余公里的“柳条边”篱笆墙(也叫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被称为“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称为“新边”( 康熙中期竣工?)。

至此,以柳条边为界,满洲遂成为旗人的保留区,非旗人不得入内。而在这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偌大区域里,旗人人口仅一两百万增长到三四百万,到光绪年间,也仅仅五百万左右,形同空旷之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康熙年间开始,在不到两百年时间里,中国人口急剧增长,从六千万迅速突破一亿、两亿、三亿大关,并且在嘉庆中期突破四亿人口。由此,清中后期的人地矛盾日益激化,而以满洲为保护区的做法,不能不说是满人统治者的私心所在了。

也正因为人地矛盾激化,在近代以后,也不断有人开始“闯入”关东(闯关东本身有违禁的意思)寻找活计,而在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下,清朝统治者也有意思的逐步放开边禁,但在甲午之前,步子仍旧很小,进入东北的人口十分有限。

边禁放开的契机主要来自1894年的甲午战争。在此战争中,日军在进入东北后如入无人之境(也确实形同无人之境),由此激起了霸占全东北的野心,而在1896年后,沙俄建造横跨东北的中东铁路并宣布向东北移民60万(?),这些都让清朝统治者感到十分惊惧。

是以,慈禧太后断然废弃老祖宗两百多年的边禁政策,并动用官方力量鼓励支持大量的关内人口迅速进入东北,这就是绵延二三十年的“闯关东”人口大迁移浪潮的开端。在电视剧《闯关东》也可以看到,当时官方组织船只将山东人运送到辽东,就是这一政策的体现。

这一政策的改变,虽然已经稍晚,但不能不说是极其英明了。所谓“守土有民”,无民则无土可言,偌大的东北地区如果没有大量中国人居住而任由外人进入,东三省究竟是何人所有,恐怕真不好说了。

由此,在1897年全部开禁到1910年的人口统计中(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相对可靠的人口统计),东北人口从500万左右迅速增加到1800万人,而其中,至少有一千万人是从关内流入的,其中又以山东、热河、直隶等省为主(这是闯关东的头一批人,这批人发家致富的比较多,因为去得早,拿的地也好,并可以拿到更多的地(上限一千亩),地价也低(形同白送)。后来的因为来的人多了,地也少了,相对就没太多好处了。)

到民国年后,闯关东的热潮仍旧在持续,在民国元年到十年,在张作霖的治理下,涌入东北的人口仍旧是高峰,直到民国二十年后,因为九一八事变的原因,进入东北的人口开始衰减,但此时东北人口也已经突破了3千万。到1949年,东北人口接近4千万。

还是那句话,所幸慈禧太后果断改变边禁政策并大力引导人口进入东北,否则东北今日是何人之手(日本朝鲜俄国人个个虎视眈眈),真是不好说!


坑爹史册


我想说全国各个省的人都是不断的迁移的,比如现在都去北京,上海,广东!还有如果你们家有很老的族谱就知道你的祖先都在哪些地方定居过,迁移除了有很小一部分人为因素(比如修建三峡之类的迁移了很多)外,大多数是因为自然因素,如干旱歉收,人口繁育过多,人过于贫穷等!

在清朝时东北是满祖人的祖地,是不允许外祖人进去东北的,咸丰年间由于政府对东北的管制日渐消弱,就鼓励农民去东北谋生,山东以前的腐败,环境恶化,政府的鼓励等都是闯关东的重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我感觉是不去东北,东北就被俄罗斯吞并了!)一直持续到前十年吧!现在因为粮食收的多,能出门打工了大家就都不去东北了,甚至还出现了东北往山东回流的现象!

不止是闯关东,还有走西口,下南洋等…大家都是从中原地区一路闯出去的,现在的省界才定了多长时间啊,根本不能说明我们是怎样的人,大家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江浙以前也跟山东一样的都是人口众多,属于汉族重要的聚居地,以前水稻产量没有现在高也是养活不了这么多人,而东北当时才300万人,大部分都是荒地所以大家去了只要肯出力就能吃上一顿饱饭!


只因我相信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三次自发性人口大移民。而三次移民中,其中“闯关东”历时最长、迁移的百姓最多!成为了近代史上不可忽略的大事件!


关东是指今天的黑吉辽三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东三省,又因为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关东地区。

东北作为满清王统治者爱新觉罗氏的起源地,是女真人时代生活的故土,被满清统治者看做“龙兴之地”,也是他们可以控制的大本营,因此自从清政府统一全国后,屡颁严令禁汉人随意出关,严把山海关关隘,清朝前期执行效果较好,但清朝中后期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八旗子弟和功勋旧贵圈地严重,农民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并且租金不断上涨,很多家庭开始出现饥饿和无法自给自足的情况,因此当时的人口大省侏儒山东山西河南直隶(今河北)以及南方地区如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农民开始寻求新的出路,因此出现了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三个不同方向的移民迁徙。移民潮开始到来!


尤其是山东地区,人口众多,且灾难不断,旱灾蝗灾经常发生。每逢灾荒之年,流民“往往挑起扁担,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吃饭的家伙什儿,或东出山海关,或偷渡渤海湾,不顾旅途艰险和东北的恶劣气候,无数人踏上闯关东之路。“闯关东”之名即由此而来。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面对民意所向,清政府于1860年(咸丰十年),将关闭的山海关大门向流民敞开。

“闯关东”的农民,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其中尤其是山东人最多,进入民国时期,“闯关东”依旧居高不下。1927、1928、1929连续三年超过百万。

山东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土地缺乏,又是近代史上有名的灾害多发区。有人统计,在清代268年中,除仅有两年无灾外,每年都有程度不等的水旱灾害。每逢大灾之年,总会有“闯关东”的移民风气涌起。

与天灾结伴而行的是人祸。近代山东兵灾匪患连年不断,可谓是“火上加油”。家乡饱受磨难,因此便有了逃荒闯关东的浪潮。毕竟树挪死,人挪活。当时流传这么一句话:“富走南,穷进京,死逼梁山下关东。”

至于为何选择闯关东而不是去南方,原因有以下几点:关东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照书上的话说,“关东地区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矿,曰盐”,“荒”居首位。

而彼时的南方,经历了鸦片战争,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和起义北伐。早已经变的满目疮痍,山河破碎。下层的老百姓生活并不比山东地区的好过,彼时的南方穷苦百姓也是在寻找出路,而他们的选择便构成了另一移民大军——下南洋!此处不表。

1860年山海关大门敞开后,流民如怒潮一般涌往东北。“当时的奉天、锦州二府,荒地很多,稍加开垦,即成膏腴良田。”《胶澳志》记载说,“每逢冬令,胶济铁路必为移民加开一二次列车。而烟潍一路,徒步负载,结队成群,其熙熙攘攘之状,亦复不相上下。综计一往一来,恒在百万以上……且多货其田庐,携其妻子,为久居不归之计。”由单身到全家,由“候鸟”到移居,这是一种渐进的转化。也是一种幸福的开始。

“闯关东”浪潮不仅使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的面貌得到改观,使全国人口分布趋于平衡,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一种脱胎于中原文化和关东旧文化的区域文化——新型关东文化风俗逐渐形成了。


这一切的选择,正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不屈精神。这正是中华民族能够发扬光大永立世界之林的根本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