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轮巡视聚光灯:医疗等民生问题如何治

首轮巡视聚光灯:医疗等民生问题如何治

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的反馈意见于7月22日公布,巡视“问题清单”陆续出炉,民生领域问题被重点点名。医疗、环保、扫黑等一批与民众息息相关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纳入重点关注事项。而党中央一直以来针对民生领域的反腐败工作也从未停歇。

首轮巡视聚光灯:医疗等民生问题如何治

  • 教育、医疗、环保、扫黑、“微腐败”等一批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问题成为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侧重点之一。
  • 中央巡视组在反馈对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党组巡视的意见中指出,其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监管“四个最严”要求和中央决策部署上有“温差”,政治责任感不够强,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不够坚定。
  • 污染防治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自然也会成为中央巡视的重点。

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点名民生领域问题

7月26日晚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公布了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对16个单位巡视反馈情况。至此,第一轮对30个地方、单位的巡视反馈情况全部公布。

梳理巡视反馈意见发现,教育、医疗、环保、扫黑、“微腐败”等一批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问题成为侧重点之一。

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被巡视组指出“解决群众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问题力度不大”。

而巡视组对湖南省的反馈则提到,有的领导干部仍走大拆大建搞大项目的老路,有的解决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问题不力。

此外,还有两个省份的“微腐败”问题被提及。其中,海南省“脱贫攻坚工作领导不够有力,存在‘微腐败’问题”;而山东省则被指出“软”问责多、“硬”问责少,不收手、不收敛问题和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近期被舆论关注的“扫黑”问题也被巡视组聚焦,这次巡视中,河北就被指出扫黑除恶不够系统深入,山西则存在“扫黑除恶不够有力”的问题。

食药品审批监管领域反腐形势严峻复杂

食品药品关乎“舌尖上的安全”、关系男女老幼的健康,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

中央巡视组在反馈对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党组巡视的意见中指出,其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监管“四个最严”要求和中央决策部署上有“温差”,政治责任感不够强,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不够坚定。需切实提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新要求的担当能力,切实增强危机和风险意识,防止因监管漏洞导致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首轮巡视紧盯食品药品等行业安全)

长春长生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案件调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吉林 调查追责长生生物疫苗案腐败问题

据国务院调查组消息,长春长生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案件调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已基本查清企业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的事实。

据介绍,7月6日至8日,药品监管部门对长春长生公司进行飞行检查时,发现企业违法违规生产行为,随即责令企业停产。此后,长春长生公司为掩盖事实,对内部监控录像储存卡、部分计算机硬盘进行了更换、处理,销毁相关证据。7月15日,国家药监局检查组再次进驻长春长生公司进行调查。

日前,公安机关已对长春长生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案件开展立案侦查。截至25日,公安机关依法对长春长生公司董事长高某芳等16名涉嫌犯罪人员刑事拘留,冻结涉案的企业账户、个人账户。案件侦办工作正在进行中。

长春长生销售曾卷入12起贿案 涉河南安徽福建广东4省

在过去十多年中,不完全统计,长春长生及其母公司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少涉入了12起受(行)贿案,案情多为该公司销售人员或者地方经销商向当地负责疫苗采购的相关人员提供好处费、推广费、回扣款,以获得疫苗的优先采购或更大的采购份额。

这12起案件集中发生在安徽、河南、福建、广东四省,时间跨度从2001年至2017年,受贿人员大多为县市一级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也有医院免疫门诊的负责人,属于典型的“蝇贪”,只有一起案件被告人为安徽省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另外,一些案件中常常一人受贿,多人分得好处。而行贿人则多为医药代理公司的销售人员。12起案件中,直接牵涉长春长生工作人员的为4起。行贿方式主要为按疫苗的销量提供回扣和提成。

吉林检察机关依法对崔洪海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7月26日,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崔洪海(正厅长级)涉嫌受贿罪一案,由吉林省长春市检察院向长春市中级法院提起公诉。

吉林等16省检察机关启动疫苗安全"保卫战"

在疫苗事件引发各界关注的同时,一场由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发起的疫苗安全“保卫战”也拉开序幕。据正义网传媒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已有冀、辽、吉、黑、浙、鲁、豫、川、陕等16省检察机关开展行动,调查问题疫苗情况,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中央巡视直指生态环保领域问题

污染防治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自然也会成为中央巡视的重点。

首轮巡视聚光灯:医疗等民生问题如何治

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可见,中央巡视组对相关地方和单位在污染防治攻坚方面的巡视,极具针对性。

最高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最高检近日下发《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通知》(下称《通知》),强调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惩治、监督、保护、教育、预防等职能作用,确保保护生态环境“最严密的法治”依法有效运行,推动保护生态环境“最严格的制度”进一步完善。

首轮中央环保督查覆盖31省市 问责1.8万人

首轮巡视聚光灯:医疗等民生问题如何治

从2015年底在河北试点到2017年底中央环保督察已经实现了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全覆盖。两年间,中央环保督察直接推动解决8万多个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问责党政领导干部超过1.8万人。

严惩环境污染"保护伞" 问责无所作为"太平官"

现实中,环保问责不到位的情况的确存在。问责的板子虽高高举起,拍下时却“轻声细语”,既起不到警示作用,又解决不了实质问题。问责仅针对基层监管人员,对决策、审批、监管人员却不追溯责任。

针对此类问题,中央近年来推出了不少制度。不管是“两高”发布环境污染犯罪司法解释,还是新修订《环境保护法》;不管是中办国办印发《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还是中央深改组通过的《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无不是从“严”“全”上发力。

打出扫黑除恶“组合拳” 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近期被舆论关注的“扫黑”问题也被巡视组聚焦,这次巡视中,河北就被指出扫黑除恶不够系统深入,山西则存在“扫黑除恶不够有力”的问题。

十个扫黑除恶督导组将赴地方“督战”

“扫黑+反腐”严打“保护伞” 遏制黑恶势力蔓延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今年年初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结合起来,既抓涉黑组织,也抓后面的“保护伞”。

最高检印发通知:深挖黑恶犯罪背后的腐败 从重惩处“保护伞”

对于“村霸”、宗族恶势力、“保护伞”以及“软暴力”等犯罪,最高检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结合本地实际,聚焦涉黑涉恶突出的重点地区、行业、领域,把打击锋芒对准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黑恶势力犯罪。同时,要切实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把每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

坚持“零容忍”,严肃查处教育系统腐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九大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教育系统的不正之风一直是群众深恶痛绝的。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时有发生

从监督执纪情况看,教育系统“四风”问题主要表现在:极少数干部仍顶风违纪,贪图享受,借机收受礼品礼金或接受公款消费,甚至向企业转嫁出国费用;有的领导干部存在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为子女和亲属入学、就职等谋取不正当利益;有的违规在下属单位取酬、重复领取或多头取酬;有的违规开展面向基层的比赛、挂牌、评比活动,甚至借机敛财;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担当精神不足等“四风”新表现也不同程度存在。

高校腐败涉及领域广、“微腐败”占比高

首轮巡视聚光灯:医疗等民生问题如何治

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组收到的信访举报中,反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增长最快、占比最高,2018年1至5月比去年同期增长42%。教育部直属系统有1919人次因违纪违法受到处理,其中直属高校人员占97.5%,141人因职务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

高校腐败问题有3个突出特点:一是涉及领域广二是“微腐败”占比高三是多种问题交织

首轮巡视聚光灯:医疗等民生问题如何治

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直接危害到老百姓的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社会各界对此深恶痛绝。对于群众反映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社会稳定,对于纪检监察机关来说,必须要站在一定的政治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严肃查处涉及民生腐败案件的信心和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