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棋盤有「楚河漢界」,現實中在哪?不是條河,跟你想像不一樣

象棋棋盤有“楚河漢界”,現實中在哪?不是條河,跟你想象不一樣

象棋,亦作“象碁”,在中國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史書《楚辭·招魂》中記載,“菎蔽象棊,有六簙些。”後人對其註釋曰,“言宴樂既畢,乃設六簙,以菎蔽作箸,象牙為棊,麗而且好也。”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裡,我們總能看到下象棋的人,象棋早已成為中國老百姓普遍接受的棋類益智遊戲。關於象棋起源問題,史書記載模糊不清,有起源神農氏、黃帝、武王伐紂等說法。

象棋棋盤有“楚河漢界”,現實中在哪?不是條河,跟你想象不一樣

相信大家對象棋棋盤的佈局不太陌生,在棋盤中間,都會寫上“楚河漢界”四個大字。從棋盤的佈局來看,楚河漢界的兩邊分別是九條直線、五條橫線。數字“九”是數字上的最大;數字“五”在數字中處於中間,豎九橫五代表了“九五之尊”。

“楚河漢界”這四個字源自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楚漢相爭”,那麼“楚河漢界”在哪裡呢?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

象棋棋盤有“楚河漢界”,現實中在哪?不是條河,跟你想象不一樣

司馬遷說的鴻溝就是“楚河漢界”,歷史上的楚河漢界在古代豫州滎陽成皋一帶,它北臨黃河,西依鄺山,東連平原,南接嵩山,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之所以這裡成為“楚河漢界”,源自項羽和劉邦在此兵戎相見。

公元前205年,項羽在彭城擊敗漢軍,劉邦被迫退守滎陽(今河南滎陽市)。此後,項羽和劉邦在滎陽一帶互相攻伐,持續了兩年之久。後來,劉邦趁機攻下了楚國的成皋,並屯兵廣武山。

象棋棋盤有“楚河漢界”,現實中在哪?不是條河,跟你想象不一樣

得知成皋失守後,項羽立即調兵前去。為了儘快迫使劉邦投降,項羽把劉邦的父親押到廣武山,企圖以此要挾劉邦投降。任憑項羽如何叫陣,劉邦就是閉城不出,而且還派出韓信截斷楚軍後路。

禍不單行,就在此時項羽的軍糧出現了危機,情形對項羽越來越不利,被迫與劉邦簽訂盟約,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全過程,“漢王復使侯公往說項王,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項王許之,即歸漢王父母妻子。”

象棋棋盤有“楚河漢界”,現實中在哪?不是條河,跟你想象不一樣

從此之後,鴻溝就成為了“楚河漢界”。對了這個鴻溝並不是一條河,而是一條寬約300米的大溝,位於今河南滎陽城東北的廣武山。

喜歡的朋友可以添加關注哦,小編會定時給大家更新精彩的內容,並且會在粉絲中抽取粉絲髮送一些福利。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

象棋棋盤有“楚河漢界”,現實中在哪?不是條河,跟你想象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