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問《大庾嶺北驛》:誰是無恥之徒?

宋之問《大庾嶺北驛》:誰是無恥之徒?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唐詩三百首》的作者名叫孫洙,號蘅塘退士,早年是一位大清官,每當卸任時,當地百姓更是攀轅哭泣,為他送行,告老還鄉,乃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人總歸是要有一點兒愛好的,這位老兄有什麼愛好呢?喜歡做學問,當時通行的《千家詩》“工拙莫辨”,也就是好的壞的、魚龍混雜,他於是決定編輯一部唐詩選集取而代之,這就是今存的《唐詩三百首》,成書於乾隆年間;至於《宋詞三百首》為晚清選本,《元曲三百首》更是近人所作,況且詞、曲在文學史上地位並不高,因而我們選詩,首推《唐三百》。這本集子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310首詩,其中五言、七言古詩、絕句,樂府,五律七律均衡分佈,可以說囊括了精華。我們也十分感激有這樣一部集子,吸吮唐代真正的精華,大千世界與濃淡山水,飛鳥魚蟲與江流湖海,每一份風景都是驚喜,每一滴眼淚都留味綿長。

宋之問《大庾嶺北驛》:誰是無恥之徒?

蘅塘退士對於宋之問的這首《題大庾嶺北驛》,有一句點評:四句一氣旋折,神味無窮。正是:

山色蒼茫上庾嶺,瘴氣氤氳下梅關。

隴頭春梅尤憐色,不知他鄉幾時還。

宋之問《大庾嶺北驛》:誰是無恥之徒?

在《題大庾嶺北驛》之外,還有一首《度大庾嶺》也是廣為傳頌: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江雲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感情真摯,以景襯情,情景交融詩人在貶謫路上,也是哀怨悽絕。看到這裡,也許大家認為宋之問是位壯志難酬的文藝青年,多半不見容於奸臣昏君,報國無門,自艾自怨。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當了解到歷史背景後,或許讀者們會高唱一曲“大快人心”,畢竟沈宋的人品,是很值得深思的。

宋之問《大庾嶺北驛》:誰是無恥之徒?

《唐才子傳》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是千古名篇,吟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他又嘆曰:“死生有命,豈由此虛言乎!”宋之問是劉希夷的舅舅,非常喜歡這句話,知道他外甥還未嘗發表,就讓外甥讓給自己,但劉希夷也是不願,“之問怒其誑己,使奴以土囊壓殺於別舍”,天資聰穎的劉希夷未至三十便遭此橫禍。自然,以宋之問的才氣,不必與劉希夷搶句,這則故事也是難辨真偽,但宋之問的人品是為當世所不恥的,他先後諂附於張宗昌張易之兄弟、武三思、太平公主、安樂公主,在桂州被唐玄宗賜死,結束了一生。

世事紛繁,人間攘攘,利慾橫飛,難的是不忘初心。宋之問既然是一介文人,更應當有一介文人的膽氣。或許人們評價他的詩文,“又更加靡麗,講究回忌聲病,約句準篇,猶如錦繡成文”,這軟婉的詩骨,害得了軟骨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