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官窑瓷器烧造原材料

论官窑瓷器烧造原材料

瓷器是我国的瑰宝,也是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发明,官窑和民窑相比却有着天壤之别,自洪武二年建立官窑制度,官窑的烧造也就衍生出了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

官瓷烧制是一个集大成的系统工程,工艺都从以往的民窑中总结而来,每一道工序技艺都掌握在以世代传授的工匠手里,形成独门绝活,逐渐形成七十二道工序,所以当今的工匠很难掌握烧制。

就拿七十二道工序为首的原料来说,只有景德镇高岭村的高岭土,以及附近麻仓山的麻仓土两种才是最好的瓷土。而且这两种原料是皇家制瓷的专用瓷土,管控极为严格,民窑难以得到,现已消耗殆尽,再也烧不出当年质感的瓷胎了。

论官窑瓷器烧造原材料

自洪武二年建立官窑制度以来,瓷器的发展日新月异,成就了以明三代,清三代为巅峰的朝代。俗话说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所以明看成化,是因为成化瓷器工艺精湛而成为六代之首。

明代成化皇帝喜爱小型器物,耿宝昌老师提出,成化年代最常见的官窑瓷器小件居多,故有成化少大器之说。

成化斗彩团花纹碗为此朝代表作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